字词 | 北沙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沙参 【概况】: 异名 莱阳参、莱阳沙参(山东)、辽沙参(辽宁),海沙参(江苏、河北)。 基源 为伞形科珊瑚菜属植物珊瑚菜的根。珊瑚菜属全世界仅1种,分布东亚和北美,中国有产。 原植物 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A.Gray)Fr.Schmidt ex Miq.(Cymopterus Iittoralis A.Gray ex Stev.;Phellopterus littoralis Benth.) 历史 古代本草沙参并无南北之分,所指大多为桔梗科沙参属Adenpophora Fisch.植物的根部。《本经逢原》载:“北产者坚实,性寒,南产者体虚力微。”虽将沙参分为南北两种,但在种类上并未加区别。如今所说的北沙参在历代本草中并无记载,民间俗称莱阳参或北沙参。 本世纪初曹炳章著《增订伪药条辨》中载:“按此沙参山东日照、故墩、莱阳、海南、各县均产,以海南、莱阳产者质佳,日照、故墩出者次,关东出者更次,其它台湾、福建、广东出者最次不入药用。”这里所说的系指北沙参而言。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20cm。根细长圆柱形,长20~30cm,有时可达1m,径0.5~1.5cm,少有支根。 茎下部常埋于沙内,上部露出地面,直立,不分枝。基生叶具长柄,叶柄长8~12cm,基部具阔叶鞘,边缘膜质;叶片革质,轮廓为卵形或菱状卵形,二~三回3出式分裂至深裂,裂片卵圆形,长1.5~6cm,宽1~5cm,先端圆至急尖,基部截形,两面疏生细柔毛。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生灰褐色绒毛;总苞片2~3,有时无;伞辐10~29,长1~2cm,不等长;小总苞片8~12,披针形;每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被绒毛;花瓣5,白色,先端内折;雄蕊5;萼片5,窄三角状披针形,疏生柔毛;子房下位,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2裂。双悬果圆球形,直径约1cm,5果棱具木栓质翅,被棕色粗毛,油管较多,连成1圈,胚乳腹面略凹陷。 花期5~7月,果期6~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093页.图391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岸沙滩地,山东莱阳一带有大量栽培,通常栽培于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分布于中国沿海各省,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 。【生药】:栽培 宜温暖湿润气候,能抗寒,耐干旱,宜栽于海滩、河岸沙土或砂质壤土,忌水涝和连作。 用当年种子繁殖,春播或冬播均可,但以冬播为好。按行距23~27cm开沟条播,深3~4cm,播幅10~13cm。 播时将种子拌入草木灰或细土中播下,每亩用种量6~7kg。播后覆土镇压,保持土壤湿润。 待苗长有2~4片真叶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分次间苗,株距23cm。生长前期应以人畜粪水或尿素追施,生长后期追施磷、钾肥。 现蕾时应及时摘除,以免消耗营养。病害有根结线虫病,用80%二溴氯丙烷乳油100~150倍液(亩用2~3kg)沟注,填土封闭;锈病,可喷97%敌锈钠300~400倍液。 虫害有钻心虫、蚜虫、可喷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防治。发现病毒病株,及时拔除烧毁。 采集 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去泥沙,稍晾,置沸水中烫后,去外皮,晒干及烘干。药材主产于山东莱阳、烟台、文登,江苏连云港,河北秦皇岛及辽宁旅大。 鉴别 性状 根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0~45cm,直径0.3~1.2cm,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有细纵皱纹或纵沟,并有棕黄色或白色点状皮孔和细根痕。质硬脆,角质,横断面皮部厚,淡黄白色,木部黄色,放射状。 气特异,味微甘。以质地紧密、色白者为佳。 显微 本品横切面: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有分泌道散在。不去外皮的可见木栓层。 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外侧筛管颓废作条状;分泌道散列,直径20~65μm,内含黄棕色分泌物,周围分泌细胞5~8个。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射线宽2~5列细胞;导管大多成“V”形排列;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296) 理化 ❶ 北沙参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2g,加乙醚6ml,冷浸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10ml溶解,点于中性氧化铝CMC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以欧前胡素为对照。展距17.5cm,置紫外光灯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97-1)。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97-2) 。【化学】:含挥发油、三萜酸、豆甾醇、β-谷甾醇、多糖、生物碱及15种香豆素类化合物:香柑内酯(Bergapten)、花椒毒酚(Xanthotoxol)、花椒毒素(Xanthotoxin)、欧芹素乙(Imperatorin)、异欧芹属素乙(Isoimperatorin)、补骨脂素(Psoralen)、欧芹酚-7-O-β-龙胆二糖甙、8-香叶醇氧补骨脂素(8-Geranyloxypsoralen)、别异欧芹属素乙(Alloiisoimperatorin)、马末辛(Marmesiin)、东莨菪素(Scopoletin)、8-(1,1-二甲烯丙基-5-羟基补骨脂素)〔8-(1、1-Diimethylallyl-5-hydroxypsoralen〕及7-0(3,3二甲烯丙基东莨菪素〔7-0(3,3-Dimethylallyl)Scopoletin〕,还含北沙参多糖[3]。 果实含有呋喃香豆精珊瑚菜素(Phelloptetin),脂肪酸主要有岩芹二酸(Petroselinicacid)。鲜果实含欧前胡素(Impetatorin)、香柑内酯[1,2]。 参考文献 [1]Chem Pharm Bull 1980;28∶1847 [2]中国民族药志.第1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80 [3]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7;3(4)∶24 。【药理】:❶ 解热镇痛 根的乙醇提取物能使正常家兔体温轻度下降;对伤寒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也有降温作用。 另外还有镇痛作用。(兔牙髓电刺激法)。 叶的乙醇提取物作用较差,根的挥发油更差[1]。 对在体蛙心的使用与离体相似。麻醉兔iv水浸液可使血压稍有上升。 呼吸加强;切断迷走神经此作用仍存在[3]。 参考文献 [1]医学中央杂志(日) 1961;164∶154 [2]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7;3(4)∶24 [3]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药理), 1964∶122 。【药性】:性味 甘、微苦,微寒。 ❶ 《本经逢原》:“甘、淡,寒。” 归经 肺、胃经。 ❶ 《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功效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主治 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虚劳日久干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 ❶ 《本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亦可熬膏或入丸剂。 使用注意 风寒咳嗽及胃虚者忌用。 《本草从新》:“恶防己,反藜芦。”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麦冬、桑叶,治肺虚燥咳。 ❷ 配知母、鳖甲,治阴虚劳热。 方选和验方 ❶ 《卫生易简方》:“治阴虚火炎,咳嗽无痰,骨蒸劳热,肌肤枯燥,口苦烦渴等征:真北沙参、麦门冬、知母、川贝母、怀熟地、鳖甲、地骨皮各120g。或作丸,或作膏。每早服10g,白汤下。 ” 单方应用 《本草汇言》:“治一切阴虚火炎,似虚似实,逆气不降,清气不升,烦渴咳嗽,胀满不食:真北沙参15g。水煎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