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宋·王禹偁 黄冈①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②去其节,用代陶瓦③,比屋④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⑤西北隅,雉堞圮毁⑥,蓁莽荒秽⑦,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⑧通。远吞山光⑨,平挹江濑⑩,幽阒(11)辽(12),不可具状(13)。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14)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15)然;宜投壶(16),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17)之暇,披鹤氅(18),戴华阳巾(19),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江山之外,第(20)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21)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22)也。 彼齐云、落星(23),高则高矣,井幹、丽谯(24),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25),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26),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 吾以(27)至道乙未(28)岁,自翰林出(29)滁(30)上;丙申(31),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32)。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33)。己亥(34)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35),庶(36)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①黄冈:黄州治所。 ②刳(kū):剖,削。 ③陶瓦:用泥土烧成的瓦。 ④比屋:等于说“挨屋”,意即家家户户。比,连,并。 ⑤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这里当指附筑于城门外的“月城”或“瓮城”,方形或半月形,用来加强城防。 ⑥圮(pǐ)毁:毁坏,坍塌。 ⑦蓁(zhēn)莽荒秽:草木丛生疯长。蓁莽,丛生的草木。蓁,通“榛”。荒秽,荒芜。 ⑧月波楼:黄州的西北角城楼。 ⑨山光:山色。 ⑩平挹(yì)江濑(lài):近处可以看见江上水波。挹,汲取,这里指收入眼底。江濑,指江波。濑,流经沙石上的急水。 (11)幽阒(qù):幽静。阒,静无人声。 (12)(xiòng):远,辽阔。 (13)具状:一一描述。具,完全地。状,描述。 (14)韵:和谐的声音。 (15)丁(zhēng)丁:象声词。 (16)投壶:古人的一种游戏。在宴会间举行,宾主向壶中投矢(箭),以投中多的为胜。 (17)公退:公事完毕回家。 (18)鹤氅(chǎng):用鸟羽编织的外套。氅,外套。 (19)华阳巾:曹魏时,韦节隐居华山,自称华阳子,他所制的头巾样式,称为华阳巾。 (20)第:但,只。 (21)茶烟:指茶炉的烟气。 (22)胜概:美好的境界。概,景象,状况。 (23)齐云、落星:都是楼名。齐云楼,在苏州旧城区,唐朝恭王所建。落星楼,在建业(今江苏南京)东北,吴嘉禾(孙权年号)元年(232)建。 (24)井幹(hán)、丽谯(qiáo):都是楼名。井幹,在长安,汉武帝时所建。丽谯,本指楼观华丽而高耸。魏武帝曾筑一楼,名叫“丽谯”。 (25)妓女:以歌舞为业的女子。 (26)稔(rěn):谷子一熟叫一稔,引申指一年。 (27)以:于。 (28)至道乙未:宋太宗至道元年(995)。 (29)出:指由京城到外地任职,这里指贬为外任。 (30)滁:即滁州(今安徽滁州)。 (31)丙申,移广陵:王禹偁出知滁州,闽人郑褒徒步来谒,王禹偁爱其儒雅,为郑褒买一马,有人说他买马亏价,皇帝没有听信,但改派他知扬州。丙申,至道二年(996)。广陵,今扬州。 (32)丁酉,又入西掖:至道三年,宋太宗死,真宗(赵恒)即位,因作者上疏言事,恢复知制诰之职。丁酉,至道三年(997)。西掖,指中书省,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 (33)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咸平元年(998),作者因参加编写《太祖实录》,直书赵匡胤篡夺皇位,被贬知黄州。戊戌,宋真宗咸平元年。岁除日,农历腊月最后一天。齐安,即黄州。 (34)己亥:咸平二年(999)。 (35)嗣而葺之:继续修理它。 (36)庶:或许。 【译文】黄冈地区盛产竹子,大的像椽子那么粗。竹工破开它,刮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户户都这样,因为竹瓦既便宜又省工。 在月城的西北角,女墙塌毁,野草丛生,我利用那里的空地,盖了两间小竹楼,跟月波楼接通。登上小楼远望山色一览无余,平视江波,幽静辽远,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降下骤雨最相适宜,会听到瀑布的声音;冬天飘着大雪最为适宜,这时小楼会听到碎玉落地般的声响。这里最适宜弹琴,琴声和谐流畅;最适宜吟诗,诗韵清新绝妙;最适宜下棋,棋声丁丁悦耳;最适于投壶,箭声铮铮动听。——这些乐趣,都是竹楼给予的。 在办完公事后的闲暇时间,披着鸟羽编织的大氅,戴上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默坐,排除世俗杂念。这时,水色山光之外,眼前只有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罢了。等到酒醒之后,茶尽烟消,送走夕阳,迎来皓月,这也正是谪居生活中的快乐之处啊。那齐云楼、落星楼,高确实是高,井幹楼、丽谯楼,华丽确实是华丽,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贮藏妓女,陈列歌舞罢了,这不是诗人应做的事情,我也不屑于去做。 我听竹工说:“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如果铺两层,就可以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乙未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丙申年又转到广陵;丁酉年又调入中书省。戊戌年的除夕,奉命调到齐安。己亥年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之间,奔走不停;不知明年又在什么地方!难道还怕竹楼容易朽坏吗?希望后来的人跟我志向相同,能接着修整它,或许这座竹楼永远不会朽坏吧。 咸平二年农历八月十五记。 字数:2396 李支舜 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84-487页.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宋]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②,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③,雉堞圮毁④,蓁莽荒秽⑤,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⑥。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⑦,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⑧,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⑨,戴华阳巾⑩,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11),高则高矣! 井干、丽谯(12),华则华矣! 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13),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14),丙申移广陵(15),丁酉又入西掖(16),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17),己亥闰三月到郡(18)。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 ①本篇选自王禹偁《小畜集》。黄州,今湖北黄冈县。②刳(ku哭),剖开、挖空。③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如内城及附郭的月城。④雉堞(die蝶),城墙的泛称。⑤蓁(zhen真)莽,荆棘野草丛生。⑥月波楼,楼名,在黄冈县西北城上。作者另有《月波楼咏怀》诗:“郡城无大小,雉堞皆有楼。”⑦幽阒(qu去),幽沉寂静。辽敻(xiong兄去声),旷远。⑧投壶,古代宴会时的游戏。设特制的壶,宾主以次投矢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罚饮。⑨鹤氅(chang敞),鸟羽做成的裘衣,用作外套。⑩华阳巾,道士所戴的头巾。(11)齐云,齐云楼,唐曹恭王所建,故址在旧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子城上。落星,落星楼,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12)井干,井干楼,汉武帝刘彻所建。丽谯,丽谯楼,魏武帝曹操所建。(13)骚人,指诗人。自《离骚》问世以来,作诗者多仿效之,故称诗人为骚人。(14)至道乙未岁,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滁上,即滁州,今安徽省滁县。(15)丙申,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广陵,即扬州,今江苏扬州市。(16)丁酉,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西掖(ye夜),中书省的别称。(17)戊戌,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齐安,齐安郡,治所在黄州。(18)己亥,咸平二年(公元999年)。 〔分析〕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王禹偁于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被贬黄州时作。王禹偁在北宋政治舞台上,因秉性耿直、敢于直言而屡遭贬谪。最先是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在担任知制诰并兼大理寺判的时候,为处理一起公案而得罪了皇帝,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他在政治上获得转机,以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的官职奉召为翰林学士。但好景不长,即在任翰林学士后不久,因在开宝皇后(太祖皇后宋氏)丧礼问题上讲了几句为最高统治者不愿听的话,被贬滁州知州。第二年改移扬州,为扬州知军。此后虽一度又被重新起用为工部员外郎,仍在中书省任知制诰的官职。但在参与撰写《太祖实录》时,因直书其事而又遭落职,贬为黄州知州。此文所说的“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指的就是至道元年贬滁州以来的经历。王禹偁在黄州的时间最长,自咸平元年(公元998年)除夕受命,次年闰三月到任,至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春,历时三年。咸平四年虽又奉调为蕲州知州,但当时他已重病缠身,到任未久,就离开了人世。 黄州,亦称齐安郡,辖黄冈、黄陂、麻城三县。这一带盛产竹。当地因竹价低廉,有剖竹代瓦、盖屋造楼的。王禹偁贬黄州后,择地盖了二间竹楼。此文即以韵致超绝的笔调,记述建造竹楼,抒写自己悠闲自适的谪居生活。 起首一段,先从竹写起,虽淡淡几笔,写得自然畅明:“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一上来就使人对黄冈之地的风物习俗留下印象。 第二段的前五句,写所建的竹楼是利用一块废地,它的位置在“子城西北隅”。这个地方原为城墙旧基,故地势较高;然原来是杂树乱长,野草丛生,荒秽不堪。竹楼一造,这里却光景大变。特别是“与月波楼通”一句,叙出另一景点,顿使它显得并不孤立而相映成趣。 “远吞山光”四句,是写竹楼建成以后的观感,笔意舒展,超尘绝俗。黄冈地处长江北侧,云梦泽之南,山川景色,令人神往:“远吞山光,平挹江濑”两句,从极为宽广的角度,把此地的山光水色,形象地描画了出来。至于那一派幽静深远的景象,作者仅用“幽阒辽敻”,一笔带过,自然不必详尽地把它描绘了。 “夏宜急雨”、“冬宜密雪”四句,写的是身居竹楼以后,在不同的节气所遇不同的感受。前者如瀑布倾泻,后者若碎玉落盘。这些描写都与声音有关,给人以回味的余地。举了冬夏,而不及花雨春夜、月露秋云,便是作者的省文,它所概括的是此处的四时之景。王禹偁于咸平二年春到任,至同年八月建楼作记,写作此文时,他实际没有经过冬日,“冬宜密雪”云云,当是作者的想像。 “宜鼓琴”八句,进一层描述了竹楼所特有的情趣。竹子青翠坚洁,新建的竹楼自然更具韵味。这八句写了四个“宜”字。鼓琴、咏诗、围棋、投壶,又都是与声音和声波的回响有关。作者据琴、诗、棋、壶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的声音效果作了状述。这样,连前面共用六个“宜”字,从楼外到楼内,采用纵横交错的描写,把竹楼的特性形容得淋漓尽致。 第三段写作者悠游无事、怡然自适的谪居生活。前六句把自己的衣着打扮、悉心阅读《周易》与焚香默坐、消遣世虑作了形象的描绘。特别是“披鹤氅”、“戴华阳巾”的装束,俨然成了一个超然物外的隐者,流露出作者多次贬谪之后,随遇而安的心情。“江山之外”八句,写的虽是竹楼所见,但视野之开阔,风光之壮伟,确实令人羡慕不已。我们可从作者所揭示的浩瀚境界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真趣。这里所见的,无论是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还是夕阳素月,种种一切,尽是实情。但就在这实情之中,又向人们展示出作者无比宽广的襟怀。作者文笔的高超,也可从这些句子中略窥一斑。 末尾一大段,是作者借题咏志,又是对竹楼和自己今后的前途所作的瞻念。文章列举了古时齐云、落星、井干、丽谯等名楼,它们或因高峻雄伟、或因秀美华丽而闻名于世。但在这些楼中,“贮妓女”、“藏歌舞”,用于骄奢淫逸的享乐,自然不是作者所向往的;他所爱者,却在此楼的“价廉而工省”。因是简易的竹楼,只能使用十年光景,即使重复加固,也不过二十年时间。联系作者近四年来的屡遭贬谪、漂泊无定,此刻正不知明年又在何处?所以,他对竹楼的易朽,倒也并不担心;而所期望的,则是以后与自己志向相同的人,能继承它、修葺它,不使它残破败落。当然,这也不过是文章的表面现象,埋藏在字里行间的是作者政治上的失意和身居僻壤的感慨。正如他在这个时期写的《三黜赋》所说的:“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无亏。”只是他对自己耿直性情的表达,在本文中处理得十分巧妙罢了。 〔评说〕 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冷淡萧疏,无意于安排措置,而自得之于景象之外。可以上追柳州得意诸记。起结摇曳生情,更觉蕴藉。”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通体俱切定竹楼,抒写胜概,玩‘亦谪居’句,则竹楼之景,尽属谪居之乐矣。‘吾以至道’数语,分明有由乐转入悲意,却妙在笔能含蓄不露。末以‘斯楼不朽’结到底,还他个记体。”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宋王禹偁撰。作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八月十五日。文章表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恬谈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庄重自持的思想情操,抒发了内心的愤懑不平的情绪。文章起笔写竹,以竹连楼,通篇紧扣竹楼加以描述,无旁逸斜出之笔,显得主干突出,见出作者构思的精巧。作者将自己沉挚的感情和理想寄托于小竹楼,以轻灵洒脱之笔,排比、渲染之法,勾画出幽雅清隽的境界,并善于寓情于景,以境达意,融情与景于一炉,因而简陋而平凡的小竹楼在作者的笔下却发出了夺目的光彩,洋溢着动人心弦的诗意,充满了清丽幽芳的情韵。 ☚ 唐河店妪传 严先生祠堂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