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州府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弘治)黄州府志

湖北地方志。明卢希哲纂修。十卷。希哲,浙江天台人。成化进士。历官刑部侍郎,黄州知府。是志编纂据明一统志并参旧志。弘治十三年(1500)成书。记事止成化八年(1472),约十七万字。首载黄州府、黄州、麻城、黄陂、蕲水、罗田、蕲州、黄梅、广洛等八州县图。正文分地理、官制、宫室、人物、艺文五门;下系建置、沿革、分野、形胜、疆域、风俗、城池、藩封、山川、土产、关梁等三十三目。为该地现存最早地方志书。地理门先叙建置、沿革、分野,次叙形胜、疆域、风俗、城池、藩封、山川、土产、关梁、陵墓共十一目。山川(附图)载峰、岭、坡、洞、岩二百七十余;江、河、港、溪、湖、池等一百四十余,为该地重要自然地理资料。艺文类凡古今碑文题咏,盖取其有关可备考据者录之,或有关山川、风俗、人物纪咏,为一郡风雅者载之。计有唐代杜牧、李白,宋代苏轼等人诗、歌、赋、说、序、记、传等三百五十余篇。有明弘治十三年刻本,1965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光绪)黄州府志

湖北地方志。清英启修、邓琛纂。四十卷,首一卷。英启,汉军镶白旗人。进士,官朝议大夫,文渊阁校理,翰林院编修。邓琛,黄冈(今属湖北)人。道光举人。官四品衔刑部山东司郎中,教习。是志因乾隆旧志纂辑,始修光绪八年,于十年(1884)告竣。记事止光绪八年。全书约一百五十万字。正文为疆域,建置、赋役、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等十志,凡五十八目。为该地现存卷帙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志书。仿畿辅、广西、江西诸通志例,不为小叙。地图用计里开方法绘制。疆域志含府舆图、府城、黄冈、蕲水、麻城,黄安等共十图。山水以县为纲,分别记载位分阴阳,并附考证及诗咏于其下;水以源流为主,有主流支流之别,并仿《水经注》例,凡至故城、旧县、古殿、荒台、亦考沿革、疏证等。古迹载邾城、西阳、西陵等废城堡,山、楼、堂、亭等二百余。祥异辑自晋迄清光绪八年,有关地震、水溢、大旱、大雨水、大雪、特别黄梅大水等。为该地较有价值的自然历史地理资料。载职官四百三十余人,唐以来历朝进士凡六百四十余人,对研究该地历史、和人才分布颇有意义。有光绪十年(1884)刊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黄州府志

❶九卷,清苏良嗣修,奚禄诒纂。苏良嗣,辽阳州(今辽阳市)人,荫生,官黄州知府。奚禄诒,字克生,黄州人,进士,官常州府同知。府志明弘治十三年 (1500),郡守卢希哲修,万历三年(1757)郡守潘允哲修。此后百余年未经补辑。苏良嗣奉檄重修,搜求旧志,参以采访,遂成此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印。因府志废缺,有百余年,经明末兵燹之后,典籍散佚,志成凋谢,地理、田赋二志,凡山川险易,风土醇醨,田赋登耗无从考证,各县志乘也未足征信,故仅录旧志,无所损益。职官、选举、人物三志,取明代督学道高世泰《三楚文献录》为依据,然高世泰为吴人,以吴人记楚事,难免传闻异辞,故所录姓氏,遗漏舛错甚多。旧志无学校一门,此志也未增加,实因陋就简而成书。
❷ 二十卷。清王勍修,靖道谟纂。王勍,字恕堂,陕西鄠县人,选拔教习,官黄州知府。靖道谟,字果园,黄州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云南姚州知州。郡志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前守苏良嗣继万历志重修,迄六十余年,乾隆十四年(1749)刻印。分地理、建置、赋役、学校、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志、外志十纲。旧志山川桥梁,每并附疆域志,此编以山川为天地自然之位置,附于地理,桥梁为后人所创设,附以建置。旧志所载物产,有通产和专产之分,每载专产通产则略而不录,此编以通产为郡县所本有,未能割弃,逐条增入。人物志、文苑、宦绩等类依次补收。忠臣、义士、烈女、贞妇采访尤详,所属各县,按次序而分别载录。艺文志,古文诗赋体裁不一,苏志分各州县载之,头绪纷繁,此编分别各体,合八属并载,仍以年代为次序。学校志,万历志缺载,苏志因之,此编辑列为四卷。
❸ 四十卷,首一卷。清英启修,刘燂、邓琛等纂。英启,字续村,汉军镶白旗人,进士,官黄州知府。刘燂,字悔复,黄州人,进士,官湖南衡州知府。邓琛,字献之,湖北黄冈人,举人,官刑部郎中。黄州乾隆王勍修志,文简事赅,远胜康熙苏志。光绪间邓琛与修通志,往来鄂省志馆,得见楚中舆记,如廖道南《楚记》、廖元度《楚风补》、朱日浚《黄州文献录》等书,凡有关黄州者,摘要抄录,并征各属志乘,依据王志,与同馆诸人,商榷采择,郡志告成。光绪十年(1884)刻印。此志疆域至武备,抄录王志,职官、选举、人物依类增加,艺文变更前例,广为搜采。前志所载诗文,用范成大《吴郡志》例,分注各条之后,无类可归则于集部后附存。碑碣择其典雅者著于篇。杂志所录具有见解。王志胜于苏志,是志则更详于王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