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赵沨,字文孺,自号黄山,金东平人。大定二十二年进士,仕至礼部郎中。性冲淡,学道有所得,尤工书。正书体兼颜、苏,行、草备诸家体,其超放又似杨凝式,当处苏、黄伯仲间。小篆与党怀英齐名,时人号曰党赵。 法若真,清山东胶州人。见“黄石”条。 鲍时迪,号黄山,清闽人。工山水,深得郭熙旨趣。 黄树谷,清仁和人。见“松石”条。 黄山huáng shān(号)见松石。
黄山huáng shān(号)见文孺。
黄山huáng shān(号)见汉儒。 黄山黄山宮,地名,在今陜西武功縣東。揚雄《羽獵賦》:“北繞黄山,瀕渭而東。”張衡《西京賦》:“掩長楊而聯五柞,繞黄山而款牛首。” 黄山 三十六峰高倚天,瑶台金阙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比,犹少灵砂一道泉。 《苕溪渔隐丛话》: “图经载,黄山旧名黟山,东峰下有朱砂汤泉,热可点茗,春时即色微红,昔人诗云。”黄山,秦朝时称黟山,这是因为山色青黑且苍润的缘故。唐朝天宝六年(747),唐玄宗下诏改名为黄山,其理由是,传说轩辕黄帝曾率领左右丞相容成子、浮丘公来黟山采药炼丹,后来乘龙升天。这首诗就是写黄山的雄伟形势及有关传说的。 全诗共四句。首句总写黄山山峰的高峻。黄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句中的 “三十六峰”当指三十六大峰,如天都、莲花、浮丘、容成、桃花、轩辕、上升、炼丹、飞龙等峰。“高倚天”,即高耸直达天上,倚(yi),在这里是 “靠”、“挨近”的意思,三十六峰中的莲花峰,海拔1873米;天都峰海拔1810米,都是我国东南地区罕见的高峰,其他的山峰也都挺拔高峻,因此,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游黄山后惊叹地说: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诗人赞叹三十六峰的高峻之后,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写道:“瑶台金阙贮神仙。”瑶台,指美玉砌成之台;又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金阙,道家认为天上有黄金阙(城楼)、白玉京,是仙人或天帝居住的地方。诗人由黄山的“三十六峰”高耸入天,便联想到天上神仙藏身居住的 “瑶台”、“金阙”,这就更进一步写出黄山三十六峰的神奇,也向读者暗示,如果登上黄山的三十六峰,就可以与天上的神仙会晤了,真可谓是想落天外,读之使人有飘然凌空,遨游仙境之感。 三、四两句,作者又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黄山的朱砂汤泉。黄山有“三奇四绝”,“三奇”是奇松、怪石、云海,再加上温泉,合称 “四绝”。而温泉中的朱砂汤泉,泉水温度很高,可以点茗(即沏茶),这可以说是奇中之奇了,所以作者在诗中特别赞美此泉。然而作者又不是一般泛泛地称颂朱砂汤泉。而是把它视为黄山优于嵩山的主要条件: “嵩阳若与黄山比,犹少灵砂一道泉。”“嵩阳”,意为嵩山之阳(南面),在这里即指嵩山,位于河南省境内,是中国著名的 “五岳”中的 “中岳”,山势亦颇雄伟峻峭,且处于“五岳”之中,堪称名山。但嵩山和黄山相比,却没有灵异的朱砂汤泉。这就更突出了黄山的特异之处。 诗的语言必须凝练,这是因为诗是用语言给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象,它在有限的诗句中含蕴丰富的思想内容。黄山仅风景荟萃之地即有154平方公里,其中最高峰达1800多米,要写黄山,可写的峰峦云泉何止万千,然而本诗的作者仅用28个字,既概括地写出黄山的耸入苍穹的三十六峰,又点明黄山异于嵩山的特殊景象,还融入了作者的丰富的想象。从而有点有面地给读者的想象力提供了既概括又具体的黄山形象,确实收到了以少总多,寓万象于短柬的艺术效果,洵为吟黄山诗作中的精品。 黄山【同义】总目录
黄山黟山 大山 大山岠 介丘 高入云端的大山:鹏背 著名的大山:名山(~大川) 泰山:岱(岱山;岱岳) 太山 大山 东岳 泰岳 衡山:南岳 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岣嵝 华山:西岳 华山中峰:玉女峰 黄山:黟山 庐山:匡(匡庐;匡岭;匡岳;匡阜;匡俗山) 康庐 南障山 武当山:篸岭 谢罗山 ☚ 各种程度的山 山峦 ☛
土山 土山阜(阜丘;土阜;山阜;邱阜;丘阜) 屯 堆 黄土山:黄陆 黄山 为攻城而堆积的土山:堙 有石的土山:崔嵬 大土山:陵(陵丘) 陆 墟 大丘 高的土山:高阜 尖削的高丘:椒丘 ☚ 石山 山丘 ☛ 黄山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项目。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风景名胜区范围154 km2,外围保护地带142 km2。黄山原名黟山,以山石黝黑而有光泽得名。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修道,唐明皇信其说,便将黟山改名为黄山。风景区内峰林地貌独特,自然美景千变万化,构成奇、伟、幻、险的景观。共有自然景点400余处,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号称“天下第一奇山”。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高度称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当代文学家郭沫若也发出了“敢云黄山天下奇”的咏叹。黄山号称有72峰,大峰36,小峰36。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为三大主峰,莲花峰最高,海拔1864.8 m(2007年4月)。由于黄山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十分发育,经过第四纪的冰川作用、冰冻风化作用及现代的风化剥蚀与流水侵蚀作用,把黄山切割成山峰离立,形成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且分布着众多的山涧沟谷,其中大谷36条,形成36源,汇入24溪,丰富的水资源更增添了黄山的魅力,全山有近百处瀑布与池潭。黄山植被覆盖率达83%,自然分布有原生种质植物1450种。黄山松是其一大奇观,它们形态奇异,或盘绕于危岩,或挺立于峰巅,其中迎客松已成为黄山的象征。黄山还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物,鱼类有24种,两栖类20种,爬行类38种,鸟类170种,脊椎动物300种。黄山是文化名山,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名流雅士。保存古建筑近100座,摩崖石刻200处。总长50000 m的古“蹬道”,有石阶36000级连接着各个景点。 黄山 黄山黄山雄崎于安徽省南部,位于地球北纬30°08′,东经118°09′的交汇点上。黄山原名黟山,747年,唐玄宗据轩辕黄帝在此炼丹得道升天的传说,赐改为黄山。 黄山地区在距今4亿年前,是一片古扬子海。两亿年前,在一次名为印支运动的地壳运动中,古扬子海干涸,黄山地区变为陆地。此后,经过儿次造山运动,黄山花岗岩体隆起于地壳。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洗礼,形成了气势磅礴、奇峰穿云的峰林地貌,造就了奇特、梦幻般的天下奇山。 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风景区,加之千年的人文活动,形成了辉煌灿烂的黄山文化。1990年黄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黄山是一座综合松、石、云、泉等景观于一体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黄山奇松,遍布峰壑,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破石而生,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根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于威武,如猛虎归山。著名的有迎客松、送客松、黑虎松、连理松、团结松、卧庞松、探海松、竖琴松、龙爪松、麒麟松、凤凰松等,特别是迎客松,更名扬中外,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 黄山怪石,星罗棋布,妙趣横生。大者石林耸峙,石笋罗列;小者玲珑剔透,鬼斧神工。有的酷似珍禽异兽:有的宛如各式人物;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 黄山自古云成海,黄山云雾流动在千峰万壑之间,浩瀚天际,雄伟壮观。峰尖浮海,犹如孤屿,时隐时现,似见非见,瞬息万变,气象万千。云海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壮美瑰丽。 黄山温泉,古称“灵泉”、“汤泉”、“朱砂泉”,水质清澈,可饮可洗。黄山清溪飞瀑,山明水秀,更使胜景增色,溪水纵横交错,深潭清澈见底。流水潺潺,如同琴音。雨后山水,急流奔腾,声震山谷。听涛看泉,别有风味。 黄山文化底蕴丰厚,景区内现有摩崖石刻200多处,各朝修建的古道、古桥、古亭等古建筑近百处,历代歌颂黄山的诗词歌赋达2万多首,以黄山为题材形成的独树一帜的“黄山画派”均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山中的温泉、云谷、松谷、北海、玉屏、钓桥六大景区,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单位: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邮编:242709 电话:86-559-5562363 传真:86-559-5562396 ☚ 世界遗产/文物单位 西递村 ☛ 黄山 141 黄山位于黄山市黄山区,相传黄帝在此修身炼丹,故名黄山。为无人工雕琢的大自然风景,可谓集天下名山之大成,夙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辞。风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全山由肉红色花岗岩组成。有名可指的共72峰,其中天都、莲花、光明顶为三大主峰,高度均在1800米以上。峰峰相连,造型迥异,雄伟壮观。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称为黄山“四绝”。还有湖、溪、潭、瀑胜景,与之相映生辉。主要景区有:温泉、玉屏楼、北海、云谷寺、松谷庵等。黄山索道长2804米,便利游人登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包公祠 九华山 ☛ 黄山 黄山Huangshan古称黟山。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在安徽省南部,跨歙、黟、休宁诸县,属黄山市黄山区管辖。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面积154平方公里。主峰光明顶,海拔1 841米,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 873米,风景秀丽,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主要景观包括:3湖、3瀑、14洞、16溪、20潭、24泉、72峰等。但最突出的是黄山“四绝”:云海、奇松、怪石、温泉。由于这些原因,我国伟大诗人李白在唐代时就写下了“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诗句。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怪峰怪石是黄山主体景观骨架。大小72峰,按其特点可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前山以天都峰、玉屏楼、莲花峰为中心,形成群峰黛拱、柱峰巍峨之势。后山有始信峰、仙女峰、望仙峰、芙蓉峰等,隽秀活泼,玲珑剔透。整个黄山怪石百出,拟人拟兽,著名如猴子观海、天女绣花、五老上天都、仙桃石等。云海是黄山天然画屏中又一杰作,向有“黄山自古云成海”之誉。这里的云雾是暖湿空气沿山坡上升致冷所形成,因磅礴浩瀚,奇特多变,而分别命名为:天海、前海、西海、东海、后海。一年之内有三分之二时间处于云蒸霞蔚之中。奇松是黄山又一胜景,这里的松多落根于奇峰怪石之中,不仅数量多,且态势奇颖,历有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之说。著名的有迎客松、蒲团松、麒麟松、凤凰松、卧龙松、探海松、连理松、龙爪松、接引松、黑虎松等10大名松。黄山温泉在紫云峰下,水温42℃,日涌水量约400吨,属碳酸盐型高温泉水,具有洗浴、饮用、治病等利用价值。黄山不仅风景佳丽,而且是亚热带著名的生物宝库。据考察,这里共有维管束植物1 500种以上,占安徽省植物种类的三分之一左右。山地垂直变化明显,从下往上:山麓至海拔1 100米为常绿阔叶林;1 100—1 600米为落叶阔叶林;1 600米以上为高山矮林。著名的珍稀植物有紫金楠、水青冈、黄山杜鹃、黄山天女花等。高等动物目前已知有1 500种左右,约占安徽全省动物种类的三分之二,著名的保护动物有大、白鹇、白颈长尾雉、黄山猴、大灵猫、梅花鹿、毛冠鹿、苏门羚等。现已建立黄山自然保护区。 
黄山风景区平面图 ☚ 玉山 庐山 ☛
黄山 黄山Huangshan位于安徽省太平县与歙县之间,为峰林状花岗岩高山构成的山岳风景名胜区。面积约1 200平方公里,有72座山峰,天都峰、莲花峰及光明顶为三大主峰,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 860米。黄山的风景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峭,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泉,峨嵋之清秀,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四绝”闻名于中外。主要景点有北海、西海、天都峰、玉屏楼、云谷寺等。玉屏楼背靠玉屏峰,在这里可以遥看天都,莲花两峰对峙,前海云雾翻腾,是黄山风景的“绝胜处”。楼前巨石上,刻满了历代游客赞美黄山的字迹。附近悬崖上有三棵古松,其中一棵形似伸臂招手迎人,是著名的迎客松。早在明代,著名旅行家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叹。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黄山风景赢得了中外游人的盛赞。 ☚ 泰山 五岳 ☛ 黄山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的太平、歙县、黟县和休宁县之间。山脉呈东北—西南伸展,南北长约8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最高峰莲花峰(1873米)。自古黄山以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参见“旅游学”中的“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风景区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徐霞客赞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四绝”可概括风景的特点:1.奇峰怪石,有莲花峰、天都峰、始信峰、石笋林、飞来石、猴子观海、梦笔生花、蓬莱三岛、关公挡曹、鳌鱼驮金龟等;2.云海,每年约200天有云雾,四季可见。文殊台、清凉台、排云亭、光明顶等是观云海佳处;3.奇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凤凰松、黑虎松、卧龙松、棋盘松、探海松等;4.温泉,平均每小时涌水48吨,水温常保持42℃,水质清澈,可饮可浴,富有医疗价值。1000多年前就已利用,现辟温泉浴室和温泉游泳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为黄山公园。参见“地理”中的“黄山”。 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为世界著名游览胜地。方圆250公里。黄山山峰奇特,直插入云,气象万千。苍松翠柏,形状怪异,千姿百态。烟云雾海,飘渺如入仙境。著名胜景有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峰。天都、莲花、光明为黄山三大主峰。迎客松、梦笔生花、飞来石、猴子观海、人字瀑更是让人神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黄山四绝”。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峭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眉之清凉,皆集于黄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一点都不为过。 ☚ 雁荡山 采石矶 ☛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主峰光明顶1841米,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松石、云为奇。建有黄山市。 黄山huáng shān《本草纲目》水部第5卷温汤(12)。地名。在安徽省东南部,以温泉闻名。 黄山 黄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饮食业、服务业和商业也蓬勃兴起。黄山风景区内的黄山宾馆、北海宾馆、玉屏楼宾馆依山而建;在桃花溪畔、群山万峰之中,听涛居、散花精舍、翠明轩等仿古徽派旅游建筑群,傍山而立,错落有致;一排排鸳鸯竹楼,散落在万绿丛中,若隐若现,疏朗有姿。农家旅社如雨后春笋,散布在景点周围,为多层次游客所喜爱。 抗战时期曾有“小上海”之称的屯溪区内有屯溪饭店、华山宾馆、江心洲宾馆、花溪饭店、徽州宾馆等大中型高档旅游饭店。1989年全市有各类宾馆、旅社325家,床位33000多张,其中带有卫生间设备的床位近7000张。以屯溪商业大厦、黄山友谊商店、屯溪水心亭商场为中心的经营日用工业品、五金交电、副食、饮料、旅游纪念品的商业大厦、营业楼房、网点建筑古色古香,十分雅致。1989年全市商业网点14283个,从业人员34965人。区内享有“东方古罗马”盛誉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屯溪老街,长达1.5公里,古朴雅致,引人入胜。牌坊楼屹立街头,石板街道两侧,店铺招牌、酒帘错落醒目,依山傍水新辟的大庆路、延安路、大寨路、车站路等热闹的商业大街,林荫蔽宇,网点密布,群楼栉比,新区与老街交相辉映,欣欣向荣。主要街道从西镇街、老街连接黄山西路、黄山东路至前园北路一条线有3.5公里长。跃进路、公园路、新安路作为商业辅助网,屯光、隆阜、阳湖、高枧四乡则形成围绕市区的卫星镇。 ☚ 铜陵 二 主要城市商场 ☛
黄山 《黄山》双月刊,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旅游杂志。立足黄山风景区,兼顾其它旅游点,面向广大旅游爱好者,着重宣传、介绍黄山和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景观及经济文化新貌。辟有“黄山论坛”、“名人与黄山”、“民族风情”、“山水文学”、“中国旅游大广角”等10多个栏目,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多样。1984年5月创刊,1988年前为季刊,1989年改为双月刊。职工总数7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初级职称5人。期发行量4000份。 ☚ 清明 艺术界 ☛
黄山 黄山古称“三天子都”,秦后名黟山。唐代,“黄帝炼丹黟山得道成仙”的神话广为流传,于天宝六年(747)六月十七日,唐明皇下诏改名为黄山。位于黄山市北部,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风景游览区15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在东径118°09′、北纬30°08′。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是长江、钱塘江两水系的分水岭。山体为花岗岩,源于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地壳运动,又经第四纪冰川和长期风化作用,形成了气势磅礴、险峰林立的山岳奇观。 黄山风景精华处于皖南山区的崇山峻岭深处,古时交通闭塞,人烟稀少,鲜为人知。唐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下诏改名的影响,及名人登临、名作传世,声誉渐兴,终于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描绘。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度来游,叹为“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现代学者与诗人郭沫若也曾有“森罗万象难比拟”,“深信黄山天下奇”的赞叹。1979年,黄山对外开放,随之扬名海外;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5年入选中外游客评选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坚硬的花岗岩、特殊的山区小气候,共同构成了雄伟险幻而又瑰丽多姿的神奇景观。山中群峰林立,有名高峰72座,崔嵬雄浑、峻峭秀丽、各显奇姿。最高的莲花峰、最险的天都峰、最敞的光明顶,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并称三大主峰,游人可登顶畅游。海拔1873米的莲花峰可谓安徽之巅,极目远眺,百里黄山美景,在云雾变幻中争奇斗胜、气象万千。新编《黄山志》选录了主要山景82峰、30岭、2关、7矼、22岩、10台、29洞、5室;主要水景36源、24溪、3瀑、15潭、15泉、7池和2湖。旧志记有全山景点共400多处,现已开发可游的150多处,还有几十处近期将陆续开发。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称“黄山四绝”。奇松是千百年来大自然优胜劣汰的骄子,有“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之誉,天然生长在千米以上的高峰。因为覆土瘠薄,只能扎根岩隙,形同“破石而生”;又因要与强风冰雪抗衡,多成盘根虬枝、顶平如削的奇特造型。那些挺立绝壁、迎风傲雪者被视作“高洁”的象征,倍受赞赏。最著名的有迎客松、送客松、卧龙松、黑虎松、凤凰松等10大名松,多为千年古松,各具神韵。巧石成景,几乎举目即是,古人有“一步十叫绝”的赞叹。其中“梦笔生花”、“猴子观海”、“蓬莱三岛”、“仙人下棋”和“飞来峰”等最 ☚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_一 名 山 第二章 旅游资源 ☛
黄山 黄山古称“三天子都”,秦后名黟山。唐代,“黄帝炼丹黟山得道成仙”的神话广为流传,于天宝六年(747)六月十七日,唐明皇下诏改名为黄山。位于黄山市北部,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风景游览区15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在东径118°09′、北纬30°08′。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是长江、钱塘江两水系的分水岭。山体为花岗岩,源于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地壳运动,又经第四纪冰川和长期风化作用,形成了气势磅礴、险峰林立的山岳奇观。 黄山风景精华处于皖南山区的崇山峻岭深处,古时交通闭塞,人烟稀少,鲜为人知。唐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下诏改名的影响,及名人登临、名作传世,声誉渐兴,终于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描绘。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度来游,叹为“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现代学者与诗人郭沫若也曾有“森罗万象难比拟”,“深信黄山天下奇”的赞叹。1979年,黄山对外开放,随之扬名海外;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5年入选中外游客评选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坚硬的花岗岩、特殊的山区小气候,共同构成了雄伟险幻而又瑰丽多姿的神奇景观。山中群峰林立,有名高峰72座,崔嵬雄浑、峻峭秀丽、各显奇姿。最高的莲花峰、最险的天都峰、最敞的光明顶,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并称三大主峰,游人可登顶畅游。海拔1873米的莲花峰可谓安徽之巅,极目远眺,百里黄山美景,在云雾变幻中争奇斗胜、气象万千。新编《黄山志》选录了主要山景82峰、30岭、2关、7矼、22岩、10台、29洞、5室;主要水景36源、24溪、3瀑、15潭、15泉、7池和2湖。旧志记有全山景点共400多处,现已开发可游的150多处,还有几十处近期将陆续开发。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称“黄山四绝”。奇松是千百年来大自然优胜劣汰的骄子,有“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之誉,天然生长在千米以上的高峰。因为覆土瘠薄,只能扎根岩隙,形同“破石而生”;又因要与强风冰雪抗衡,多成盘根虬枝、顶平如削的奇特造型。那些挺立绝壁、迎风傲雪者被视作“高洁”的象征,倍受赞赏。最著名的有迎客松、送客松、卧龙松、黑虎松、凤凰松等10大名松,多为千年古松,各具神韵。巧石成景,几乎举目即是,古人有“一步十叫绝”的赞叹。其中“梦笔生花”、“猴子观海”、“蓬莱三岛”、“仙人下棋”和“飞来峰”等最受称道。大则数峰相聚,小则孤石一方,神形兼备,妙趣天成。由于方位、气象变化,多有一石数景,如喜鹊登梅与仙人指路,飞来石与仙桃峰,猴子观海与猴子望太平等。至于青松添巧,白云增奇,更难以胜举,尽可不拘一格,各凭神驰遐想,自得其乐。黄山云海,以其分布广、景色奇,又极有规律而专称“黄海”,有东、南、西、北、天五大“海域”,四季都可观赏。每当云气开始升腾,气象随之变幻,在重峦叠嶂间演化出无穷画面,静若玉池,动成怒潮,缓似轻纱,急如飞瀑,直至汇而成“海”,波澜壮阔,浩渺无际。尤以破晓时,云海与日出同现,辉煌灿烂,最为瑰丽壮观。黄山温泉为天下名泉,因有疗效,古代即誉为“灵泉”,有“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山一道泉”之赞。温泉水质清净,可饮可浴,水温常年保持在42℃左右,久旱不涸,霪雨不泛;泉为碳酸盐型,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对消化、神经、心血管和运动系统的疾病均有疗效。景区设有浴池和游泳馆,对游客开放。 黄山冬景也堪称一绝。冰天雪地,千峰万壑一派清新。晶莹剔透的冰挂,玲珑奇妙的雾淞,随风起舞的雪花,把年月的诗情画意又化作另一番童话的世界,给人以梦幻般的感受。冬游项目,前景广阔。 “山中一夜雨,到处挂飞泉”,“入山千万曲,曲曲流清溪”。黄山雨量充沛,峰陡壁峭,可观的水景很多,有2湖、3大瀑、16泉、20潭、24溪。以人字瀑、百丈泉、桃花溪、青龙潭、翡翠池最为著名。雨后初晴,波光霞影,声情并茂,往往是观赏水景的最佳时机。 黄山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形成独具一格的植被垂直带谱。共有植物1452种,其中木本占1/3。珍稀树种有黄杉、南方铁杉、鹅掌楸、香果树、金钱松、天女花等,还有名贵的野生灵芝和石耳。黄山杜鹃花是全国杜鹃评比的“花魁”,被选作安徽省省花,苍劲奇特的黄山松已列为省树。黄山毛峰茶是饮誉海内外的中国名茶精品。山林中栖息着野生动物300余种,其中鸟类170余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梅花鹿、黑鹿、毛冠鹿、苏门羚、短尾猴、白鹇等14种。八音鸟鸣声婉啭动听,有林间乐师的雅号;美丽多情的相思鸟则尤为恋人钟爱。 第四纪冰川遗迹,也是黄山一大自然景观,由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最先考察论证。主要有青鸾峰下的冰川擦痕,北海的冰斗,桃花溪的U形谷,逍遥溪以下的漂砾等,既有科研价值,也为人们提供猎奇揽胜,丰富知识的难得去处。 黄山的神奇,还在于无止境的云雾变幻。前人总结为:“朝岚夕烟,千态万状,山不一境,境不一时。”因此,“虽千万人游,亦第各领所见,而未尝同”。可以说,黄山有限而景无穷。古今名人游山留下大量珍贵的题刻,保存完好的有唐宋以来历代摩崖石刻和碑刻200余处,多分散在风景绝佳处,引人入胜。一些气势恢宏的高空巨作,更以古代石工巧匠的绝技令人惊叹。 黄山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2300毫米,年平均气温16.3℃,七月份最高,一月份最低。各景区因海拔不同而有差别,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高山景区,夏季平均17.2℃,最高为28.9℃,冬季平均-9.3℃,最低为-15.5℃。山中四季可游,夏日清凉宜人,为避署胜地;隆冬也极富魅力,有防寒设施,提供冬游服务。 游览区内交通已初步配套。可达景点都有整齐的石级路相通,总长度达50余公里,近4万级台阶,沿途险段均有栏杆、铁链防护。景区间有二条盘山公路和一条登山缆车索道相接,从山下温泉接待中心到高山景区北海,已可乘缆车到达。外部交通便利,景区公路可与205国道和“杭徽”、“芜屯”公路干线相接,通往各大城市。黄山机场距黄山风景区70公里,可起降大型客 ,并设有海关,与北京、上海、广州、合肥、西安、桂林、深圳等主要城市和口岸都有航线相通。 黄山已规划为6个景区:温泉景区、云谷寺景区、玉屏楼景区、北海景区、松谷庵景区、钓桥庵景区,其景观和服务都各有特色。 温泉景区 以温泉得名,是目前进入黄山的主要通道和接待中心,也是最大的客流集散地。面积1481公顷,海拔600米左右。可达景点28处,主要有温泉、桃花溪、白龙潭、人字瀑、百丈泉、鸣弦泉、虎头岩、醉石、丹井、白龙桥、观瀑楼、慈光阁等,还有青潭、紫云、朱砂、桃花诸峰和水帘洞等可望景点20余处,有“桃源仙境”之称。 桃花溪沿桃花峰终年流淌,两岸佳木浓荫,繁花似锦,黄山文化艺术中心、温泉大酒店、桃源宾馆和风景区管理机构等各具风采的建筑,多散布于溪畔竹林间。著名的温泉位于紫云峰下,有邓小平同志手书的“天下名泉”题刻。温泉为优质矿化水,总矿化度0.06—0.12克/升,以含重碳酸盐为主,还有纳、钙、铁、镁、碳酸根等离子。所含气体主要是氮(占85.6%)、氧(13.9%),还有0.5%的二氧化碳和微量的有益于人体的放射性氡。水温常在42℃,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一些疾病有疗效。景区内设有温泉疗养院,还有对游客开放的温泉浴池和游泳池。历史上曾有泉水含朱砂的传说,现经对水质和岩石、土壤分别取样分析,均不含汞、硫和辰砂矿物颗粒,水质是可靠的,不仅可浴,而且能饮用。温泉区海拔低,高山溪泉汇集而下,水景最多,三大瀑中的人字瀑和百丈泉都在这里。人字瀑又名飞雨泉,瀑长50米,一源两流,呈26度夹角走壁下泻,左奔右腾,恰似巨大的人字,因此得名。岩壁有明代遗留的登山古道,前人由此攀登而上,戏谓罗汉升天,取名罗汉级。桃花峰麓建有精巧的观瀑楼,是观赏此景的最佳位置。温泉宾馆附近还有观瀑亭,是为观赏百丈泉而设。鸣弦泉、洗杯泉、醉石诸景都有李白游踪的故事流传。景区石刻较多,尤以“大好河山”等高空摩崖石刻称著。青鸾峰上有“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联,刻于300米高的峭壁上,每字约50平方米,气势非凡。峰腰有第四纪冰川擦痕。 慈光阁距温泉3公里,有公路相通,是登玉屏楼景区山道的起点。原有慈光寺,始建于明,清初重建,后渐败。1963年维修后建成慈光阁,1984年重建,现为清代风格的两进楼阁。附近有千僧灶、法眼泉、披云桥等古迹。阁前有徐霞客雕像,以纪念这位明代大旅行家于1616、1618年两度登临和所作的著名游记。阁内设有黄山博物馆,有景观、开发史和规划等展品供参观。 温泉距玉屏楼和云谷寺两景区均为7.5公里,至云谷寺有公路相通。 云谷寺景区 面积1027公顷,海拔900米左右。古木参天,云雾缥缈,鸟语花香,溪水潺潺,环境十分清幽。主要可达景点有狮子抢球岩、千古石、仙人榜、丞相源、灵锡泉等5处,可望景点数十处。主要有钵盂、眉毛、香炉、罗汉诸峰和千年银杏、铁杉、黄杉等珍贵 树,以及历代僧人、名士的古墓多处。三大瀑中最壮观的九龙瀑就在罗汉、香炉二峰之间,水源来自天都、玉屏等高峰,汇至香炉峰悬崖,飞流九折而下,一折一潭,故名九龙瀑、九龙潭。每逢大雨后,飞瀑雷鸣而泻,九龙腾舞,气势磅礴,声震数里。沿潭壁有险峻石级可攀登。 云谷寺位于黄山东南方,属中山景区,下距温泉、上达北海都是7.5公里;下通公路、上通缆车,另有步行石级路贯通。黄山第一条客运索道全长2804米,高差773米,由云谷寺至白鹅岭,单程运行为8分钟,速度7米/秒,车厢式缆车载客40人,5座钢架最高为40米。乘缆车空中观景,视野开阔,层次多变,可浏览佛掌、天都、玉屏、莲花、仙都、炼丹、胜莲、卧云、金炉等名峰,还可见到麒麟送子、老僧采药、苏武牧羊、双猫捕鼠、猴子捧松、天狗望月、喜鹊登梅、仙人指路等巧石,以及皮蓬群峰的风光。索道站房建筑为皖南山区民居风格,粉墙青檐,素雅美观,自成一景。 云谷景名取自深谷多云的环境,也源于著名的古云谷寺,又称掷钵禅院。古寺已早毁,遗址上兴建了一座具徽派园林建筑特色的新型宾馆,取名云谷山庄,依山就势,溪水穿庄而过,庭园长廊,隔扇漏窗,古朴淡雅。外观与环境极为协调,内部则按现代化宾馆标准建设和提供服务。 松谷庵景区 位于黄山北部,因明代古寺松谷庵而得名。面积1148公顷,植被覆盖率达95%,野生动物多栖息于此,水景也特别丰富。可达景点十余处,主要有翡翠池、老龙潭、青龙潭、黄明潭、乌龙潭、念字亭等。可望景点15处,主要有宝塔峰、书箱峰和关公挡曹、天鹅孵蛋、仙人观榜等巧石。两座明代古寺松谷庵和芙蓉居都保存较好。 青龙潭、乌龙潭等都是著名水景,翡翠池因造型奇巧、碧水诱人而倍受称道。池长约13米、宽约7米,深达10米,在芙蓉峰和枕头峰之间,由两侧山岩和前后巨石天然合成。池水源于山涧瀑布,清澈澄净,碧如翡翠,四围青山掩映。 芙蓉岭是北门登山的必经之地,岭上有芙蓉洞,须穿洞而行,洞中远眺,只见芙蓉峰云上耸峙;岭下遥望,溪水如带,绕岭而过,景色优美。前人有诗曰:“谁把芙蓉云外栽,亭亭秀丽四时开。清霄皓月峰头挂,宛似倩人对镜台。” 松谷庵,宋末有别号松谷的张尹甫隐居于此,初名松谷草堂,明宣德年间改建为松谷庵。周围青峰翠竹,深潭浅池,幽雅宜人。名茶“松谷雨前”就产于附近。 松谷景区是黄山的北大门,山下就是美丽的太平湖,游人谐称为“黄山的情侣”,隔湖相望又有佛教圣地九华山。已计划从北路再造一条登山索道,以松谷庵为起点,上站设在西海丹霞峰,“八五”后期可望建成,同时相应完善接待服务设施,实现南北对流。 钓桥庵景区 也称白云景区,以钓桥、白云两古庵得名。位于黄山西部,面积1655公顷,是正在开发的新景区。钓桥庵有公路与外部相通,成为西部门户。景区内新修了7公里长的石级路,名为“白云道”,通往黄山中部的天海。沿途穿越西海峡谷,奇险幽幻,神秘莫测,景点多,品位高,被认为是黄山风景区最有开发前景的处女地。 “西海群峰”是黄山最奇丽的景观之一,目前以远观为主,在北海宾馆以西约1公里处,有建于悬崖峭壁的“排云亭”,是观赏西海景色的最佳处。凭栏远眺,可见群峰错列,如剑戟森森,直插云霄。知名的有双笋峰、飞来峰、尖刀峰、石床峰等,无名峰难以数计,众多巧石散布其间,“仙女绣花”、“武松打虎”、“天女弹琴”、“仙人踩高跷”等等,维妙维肖。每当云雾漫卷,景物皆活,千变万化,美不胜收。这里除观赏云海、日出外,雨后初晴,往往还有“佛光”出现。西海地处黄山西缘,晚霞景色尤胜一筹,夕阳西下,霞光万丈,绚丽壮观,特称“西海晚霞”。新开辟的可达景点丹霞峰,海拔1712米,登高望远,别有天地。 著名的飞来石,高12米,宽7.5米,厚2米,孤峰独耸,立于飞来峰顶的天然平台上,犹如天外飞来。可以登上峰顶平台近观,石上有题刻“画境”两字,台下深渊莫测。在光明顶、天海和排云亭远看,所见是其宽面、上尖下圆,极象一只桃子,故又称“仙桃峰”。 钓桥庵一带,海拔较低,多溪流,绿竹掩映,古木参天,钓桥、白云两古庵遗址尚存。附近有伏牛岭、延寿桥、唤天桥、栗溪潭、鲤鱼潭等景点。还可远望九龙、云外、浮丘、仙人诸峰景色。 玉屏楼景区 是黄山最高的景区,面积424公顷,共有景点近百处。可达景点有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迎客松、送客松等34处;可望景点主要有蓬莱三岛、孔雀戏莲花、采莲船等27处。玉屏楼景区是黄山雄伟景观最集中的区域,三大主峰有其二,同海拔1700米的玉屏峰鼎足而立。《徐霞客游记》描述为:“左天都,右莲花,背依玉屏楼,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天都峰,海拔1829米,为第三高峰,世称“天上都会”,有“不上天都峰,玩山一场空”的谚语。顶段“鲫鱼背”是黄山第一险景。登天都已有两条道路,一条从天门坎上,由“童子拜观音”景点开始,登上约500米长的“天梯”,经“探海松”和“天桥”等景,到达“鲫鱼背”。顶段险景是长约30米、宽约1米的峰脊,纯石无土,状如鱼背,山道从背脊上越过,两侧万丈深渊,险象环生。现有铁链护卫,可以安全地攀援而过。到峰顶还有“仙桃石”、“仙人把门”等景,这些景名既有形似,也有前人对众仙来天都聚会的联想。另一条路线,从半山寺老人峰下开始,途中有“试胆壁”、“三道弯”、“三姑洞”和“天地一线”等险境,以及“双僧拜佛”、“贴壁松”、“盼客松”等景。踏过“步钟楼”景点时,可闻山石回音,声如钟鸣,再经“跳石板”即达峰顶。远眺云山相接、千峰竞秀,有“登峰造极”等石刻。这条路于1984年建成,穿行于险峰奇景中,选线精妙。两条路可以交叉上下,不再重复。 莲花峰,海拔1873米,是黄山第一高峰。峰顶岩体簇生,如莲花绽开,又常在云端,宛如出水芙蓉。从玉屏楼出发登莲花峰,沿途各景也多以莲相称,下“莲花沟”,攀“莲花岭”,过1500米长的“莲花梗”,穿越4个洞也称穿“莲孔”,山道常在云中盘旋,如入仙境。登上绝顶,豁然开朗,百里黄山尽收眼底,连险奇称绝的天都峰“亦俯首矣”!沿途岩壁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等石刻,让游人在观赏中留下无数惊叹。 玉屏峰是景区中心,建有玉屏楼宾馆,景色绝佳。旧有文殊院,世称“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举世闻名的迎客松就挺立在楼前的山道口,倍受游客珍爱。送客松、蒲团松等名松也在附近,遥相呼应。玉屏楼观景,左有天都、耕云诸峰和“松鼠跳天都”等景,右有莲花、莲蕊、圣泉等峰。莲蕊峰顶有巧石“采莲船”,远远望去,有帆有舵,雾起云涌时更象茫茫海上一叶舟,生动有趣。在送客松上方的立雪台,还可看到小峰如林的“皮蓬”风光。玉屏区也是观日出、云海、佛光的好地方。由玉屏楼北至北海、南到云谷寺都是7.5公里。 北海景区 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600米左右,面积1318公顷。景观以秀奇著称,景点近百处,主要可达景点有始信峰、狮子峰、清凉台、石笋矼、曙光亭、黑虎松、连理松、团结松等23处;主要可望景点有梦笔生花、猴子观海、仙人进宝、仙人晒靴、上升峰、石笋峰、笔架峰等70余处。山景以“海”称,是由于地处黄山五大云海的北海区。 始信峰是黄山最著名的高山景点之一,海拔1683米,峰奇景秀,游人至此多有“始信黄山天下奇”的感受。峰顶分裂为二,形成宽3米、深100多米的峡谷,两壁陡峭,穿云吐雾,景色奇绝。谷顶建有“渡仙桥”,桥头一古松扎根绝壁,出枝遥伸对岸,称“接引松”。峰顶多奇松怪石,有一处山岩平整如台,古人常在此赏景弄琴,称“琴台”,故台前古松得名“聚音松”。明末清初时隐居黄山20年的名士江天一常在此独坐弹琴,岩壁有“寒江子独坐”石刻和李一氓同志题书的碑记。 石笋矼号称奇景,最宜远观。在始信峰可见其中的“仙人下棋”、“丞相观棋”、“仙人进宝”、“十八罗汉朝南海”等胜景。始信峰也是观赏日出的最佳点之一。 清凉台位于狮子峰上,海拔1700余米,为黄山九台之首,是后山观日出、云海的理想高台。台建于三面凌空的危岩之上,宽3米,长5米,有栏杆防护,台下是烟波浩渺的“后海”。名景“猴子观海”、“望仙台”、“猪八戒吃西瓜”等都在眼前。猴子观海是指峰北一座宽平的山岩上有一块孤石巧如石猴端坐岩顶,凝神眺望云海。每当云海生成,就成望海,一旦云雾散去,峰峦毕露,远方平畴千里,村落点点,正是太平县境(今黄山区),就成了“猴子望太平”。台下有“清凉世界”、“天然图画”等石刻,苍劲雄宏。 狮子峰侧的散花坞也是著名景点。群峰环抱中一片深谷,长满繁茂的花草杂树,常年鸟语花香。坞内一小峰如柱,穿林而出,顶端尖圆如笔,“笔尖”上又长一松,亭亭玉立,十分美妙,取名“梦笔生花”,是黄山最著名的巧名。邻近一峰,顶分五岔,俨然一付笔架,即名笔架峰,相映成趣。坞内还有骆驼石、上升峰、老翁钓鱼等景,坞上最佳位置建有观景台。 光明顶,海拔1840米,是黄山第二高峰,以地形高旷闻名,是高山景区唯一开阔平坦的地方,游人至此常作小憩。这里因能看到四面八方的云海,且游客活动空间大,是云海、日出最主要的观景点。1955年国家兴建的黄山气象站,是华东地区最高的气象站。 北海有宾馆多处,服务设施较完善,是高山区的接待中心。东距云谷寺、南至玉屏楼、西达钓桥庵都是7.5公里,北到松谷庵10公里。附近白鹅岭到云谷寺有索道相通。 ☚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_一 名山 九华山 ☛ 黄山 黄山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传说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所以名为黄山。整个山区地跨歙县、太平、休宁、黟县,方圆250公里,精华部分154公里。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称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又说: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黄山确实兼有全国各地名山的胜景,又有自己的特点。其主要特色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山峰险峻、千姿百态: 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形状各有奇处。莲花峰是三大主峰中的最高峰,海拔1860米,主峰突出,小峰簇拥,像一条莲花仰天开放,绝顶处有一丈方圆,叫做石船。天都峰海拔1810米,是三大主峰中最险峻者,峰顶平坦,有 “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石室外有一块象醉汉斜卧的大石,名为 “仙人把洞门”。最险处是鲫鱼背,为通往天都峰顶的必经之路,长10多米,宽1米,纯为石脊,两侧深渊万丈,极难通过。光明顶高度仅次于莲花峰为1840米,形状象一只倒扣的钵头,顶上秋水银河,长空一色,是看日出和云海的佳处。 其次,黄山青松悬结危崖、挺拔奇岖,也是此山的一大特色。山上的松树大多生在石缝中,所以形成千奇百怪的姿态,有所谓 “十大名松” 之称。第一名松为迎客松,生在黄山南部玉屏楼东的文殊洞顶。明万历四十二年,普门和尚攀登到此,因见此境与他在代州时梦文殊菩萨端坐石台的情景相合,所以在此建屋,名文殊院。院前有文殊洞,左有狮石,右有象石,狮石前迎客松破石而出,枝干挺劲,长丫均伸向一面,如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四方来客。象右前还有送客松。人们往往将迎客松作为黄山的象征。接引崖下散花坞半峰有株 “扰龙松”,又名 “帝松”,裂石而出,主干高不及2尺,而枝叉斜拖曲结,弯曲蟠绕3丈多。松根长几十丈,透石而出,穿石上下,十分奇异。此外狮子峰、天都莲花峰诸峰奇松也很多。 再次,怪石巧石星罗棋布,也是黄山风景的特色之一。各处巧石奇形怪状,使人产生许多丰富的联想。黄山西部飞来峰上的飞来石,高10多米,孤零零地耸立在峰顶,根部和山峰分离、上尖下圆,象个天外飞来的仙桃。又如狮子峰顶有一块形如石猴的奇石,云海涌起时,它象是立在云海上凝神远望,人称此景为 “猴子观海”,云海散去后,对面群峰林立,石猴象是要跳过去,又称 “猴子过山”。鳌鱼背上有一块龟形大石,附近卧着几个蛋形小石,构成 “鳌鱼驮金龟”、“老鳖下蛋”的奇观。峰前有几块石头像螺狮,又有“鳌鱼吃螺狮” 的说法。另外石笋峰上的几块奇石有 “僧坐石”、“天牌石”、“海螺石” 等美誉。 黄山风景的另一特色是云海缥缈,气象万千。黄山云海有东海、西海、后海之说。站在光明顶上,东海西海尽收眼底。西海群峰景色尤为秀丽、深远。这里众峰挺立陡峭,象许多把利剑直插天空,知名的有双笋峰、尖刀峰、飞来峰等等,云雾缭绕的,如大海中的无数岛屿。云海变幻,山峰也出现各种景象,历来有 “仙人晒靴”、“仙人踩高跷”、“仙女绣花”、“老僧打钟”、“武松打虎” 等奇观。另外玉屏楼也是观看云海的好地方。在天都峰上看云海,“雾气来去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桥,时没为银海”,云层如奔马、风樯,引漫回合,荡胸扑面,风光奇美。 黄山的温泉终年喷涌,可饮可浴。水质与他处不同。黄山温泉是硃砂泉,水质以重碳酸为主,常年水温为42℃,每小时出水量48吨。《江南通志》 说: 黄山硃砂泉,自硃砂峰来,依岩连二小池上。池水莹澈,广可七尺,毫发可鉴。泉出石底,累累如贯珠不绝。气息芳香,味道甘甜,非其他硫磺泉可比。洗浴后纠尘不留,令人心境清廊,气爽体舒。相传黄帝浴后,白发变黑,返老还童,将它誉为“灵泉”。唐大历年间,歙州刺史薛邑在此洗浴,治愈时疫,从此温泉名声更著。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此外,黄山还有二湖、二瀑,二十四溪,二十潭。其中著名的有龙瀑,在罗汉峰与香炉峰间,飞流九折而下,每一折冲成一潭,共为九折九潭,所以名为九龙瀑。大雨过后,飞瀑象九条白龙飞舞,气势磅礴,可与庐山飞瀑比美。此外还有人字瀑、铁线潭、五龙潭等,也各有佳境。 黄山以其独特的佳境胜景使海内外多少游客为此倾倒,每年来此旅游观光的人很多。这一方面给黄山一带的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给黄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为保护这座饮誉海内外的名山,当地政府正在制定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使之永以清新秀美的姿态展示于世人的面前。 ☚ 峨眉山 庐山 ☛ 黄山 黄山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传说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所以名为黄山。整个山区地跨歙县、太平、休宁、黟县,方圆250公里,精华部分154公里。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称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又说: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确实兼有全国各地名山的胜景,又有自己的特点。其主要特色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山峰险峻、千姿百态。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形状各有奇处。莲花峰是三大主峰中的最高峰,海拔1860米,主峰突出,小峰簇拥,像一条莲花仰天开放,绝顶处有一丈方圆,叫做石船。天都峰海拔1810米,是三大主峰中最险峻者,峰顶平坦,有 “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石室外有一块像醉汉斜卧的大石,名为“仙人把洞门”。最险处是鲫鱼背,为通往天都峰顶的必经之路,长10多米,宽1米,纯为石脊,两侧深渊万丈,极难通过。光明顶高度仅次于莲花峰为1840米,形状像一只倒扣的钵头,顶上秋水银河,长空一色,是看日出和云海的佳处。 (2)青松悬结危崖、挺拔崎岖。山上的松树大多生在石缝中,所以形成千奇百怪的姿态,有所谓 “十大名松”之称。第一名松为迎客松,生在黄山南部玉屏楼东的文殊洞顶。明万历四十二年,普门和尚攀登到此,因见此境与他在代州时梦文殊菩萨端坐石台的情景相合,所以在此建屋,名文殊院。院前有文殊洞,左有狮石,右有象石,狮石前迎客松破石而出,枝干挺劲,长丫均伸向一面,如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四方来客。象右前还有送客松。人们往往将迎客松作为黄山的象征。接引崖下散花坞半峰有株 “扰龙松”,又名 “帝松”,裂石而出,主干高不及2尺,而枝杈斜拖曲结,弯曲蟠绕3丈多。松根长几十丈,透石而出,穿石上下,十分奇异。此外狮子峰、天都莲花峰诸峰奇松也很多。 (3)怪石巧石星罗棋布。各处巧石奇形怪状,使人产生许多丰富的联想。黄山西部飞来峰上的飞来石,高10多米,孤零零地耸立在峰顶,根部和山峰分离、上尖下圆,像个天外飞来的仙桃。又如狮子峰顶有一块形如石猴的奇石,云海涌起时,它像是立在云海上凝神远望,人称此景为 “猴子观海”,云海散去后,对面群峰林立,石猴像是要跳过去,又称 “猴子过山”。鳖鱼背上有一块龟形大石,附近卧着几个蛋形小石,构成 “鳖鱼驮金龟”、“老鳖下蛋”的奇观。峰前有几块石头像螺蛳,又有 “鳖鱼吃螺蛳”的说法。另外石笋峰上的几块奇石有 “僧坐石”、“天牌石”、“海螺石”等美誉。 (4) 云海缥缈,气象万千。黄山云海有东海、西海、后海之说。站在光明顶上,东海西海尽收眼底。西海群峰景色尤为秀丽、深远。这里众峰挺立陡峭,像许多把利剑直插天空,知名的有双笋峰、尖刀峰、飞来峰等等,云雾缭绕的,如大海中的无数岛屿。云海变幻,山峰也出现各种景象,历来有 “仙人晒靴”、“仙人踩高跷”、“仙女绣花”、“老僧打钟”、“武松打虎”等奇观。另外玉屏楼也是观看云海的好地方。在天都峰上看云海,“雾气来去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桥,时没为银海”,云层如奔马、风樯、引漫回合,荡胸扑面,风光奇美。 (5)温泉终年喷涌,可饮可浴。水质与他处不同。黄山温泉是硃砂泉,水质以重碳酸为主,常年水温为42℃,每小时出水量48吨。《江南通志》说: 黄山朱砂泉,自朱砂峰来,依岩连二小池上。池水莹澈,广可七尺,毫发可鉴。泉出石底,累累如贯珠不绝。气息芳香,味道甘甜,非其他硫磺泉可比。洗浴后纠尘不留,令人心境清朗,气爽体舒。相传黄帝浴后,白发变黑,返老还童,将它誉为 “灵泉”。唐大历年间,歙州刺史薛邑在此洗浴,治愈时疫,从此温泉名声更著。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此外,黄山还有二湖、二瀑、二十四溪,二十潭。其中著名的有龙瀑,在罗汉峰与香炉峰间,飞流九折而下,每一折冲成一潭,共为九折九潭,所以名为九龙瀑。大雨过后,飞瀑像九条白龙飞舞,气势磅礴,可与庐山飞瀑比美。此外还有人字瀑、铁线潭、五龙潭等,也各有佳境。 黄山以其独特的佳境胜景使海内外多少游客为此倾倒,每年来此旅游观光的人很多。这一方面给黄山一带的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给黄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为保护这座饮誉海内外的名山,当地政府正在制定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使之永以清新秀美的姿态展示于世人的面前。 ☚ 峨眉山 庐山 ☛ 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传说轩辕黄帝在此山炼丹,故名。长江下游和钱塘江之间的分水岭。呈东北——西南方向伸展,号称“五百里黄山”。主体部分为中生代花岗岩组成,有72峰,莲花峰最高,海拔1873米。因断裂与发育的垂直裂隙纵横切割,及山体不断抬升、流水切割,形成峰高谷深、柱状高峰林立的独特山地地貌景观。有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山上烟云翻飞壮阔,温泉四季常涌。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号称“黄山四绝”。为我国东南第一名山和著名游览胜地。 ☚ 小孤山 九华山 ☛
黄山 黄山在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南。因山色如黛,秦以前,称黟山。相传轩辕黄帝在此炼丹得道,唐天宝六年(747年)改名黄山。因有天都峰(海拔1810米)、莲花峰(1873米)、光明顶(1841米)三大主峰,又名“三天子都”,即天帝居住的仙都。地处歙县、黟县、休宁、太平四县边境,今设黄山市管理。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风景区总面积154平方公里。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遐迩,人称“四绝”。自然风光,独具魅力,有“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天下无”的赞誉。天都峰直刺青天,登峰石阶为垂挂绳梯,坡度70度以上,险处达85度。鲫鱼背两边削壁,谷深千仞。光明顶是观云海、看日出、揽群山的佳境。始信峰因徐霞客有“始信黄山天下奇”的赞叹而得名。著名景点有玉屏楼、云谷寺、半山寺、慈光阁、排云亭、仙人洞、白鹅岭、万丈瀑等。现前山、后山均有缆车代步,可以到达北海。气候宜人,为游览避暑胜地。植物繁茂,森林覆盖率达56%以上,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特产有毛峰茶、灵芝草等。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包公井 太平湖 ☛ 黄山huang shanHuangshan Mountains,in Anhui Province 黄山❶在今河北迁安县西。
❷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黄山见 黄树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