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鱼roncador,spotted maigreNibea albiflora Richardson,又称黄婆鸡。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长达40cm。体延长,侧扁。头钝尖,吻微突出。口亚前位。颏孔为“似五孔型”:中央为一下陷肉垫状浅孔,两侧颏孔各2个。背侧灰黄色,有许多斜向前下方的灰黑色波状条纹,腹侧黄白色。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冬季在黄海中部越冬,春季向渤海和舟山群岛等处洄游产卵。主食虾、蟹、头足类、幼鱼等。鳔能发声,生殖期叫声特大。分布于中国沿海、朝鲜半岛沿海和日本南部。是次要经济鱼类,用延绳钓及底拖网捕捞。近似种有箕作黄姑鱼(N.mitsukurii)分布于日本南部沿海;半花黄姑鱼(N.semifasciata)分布于南海。 黄姑鱼俗称铜罗鱼、春水鱼。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石首鱼科。体延长,侧偏,形酷似小黄鱼。体长20~41 cm。背部浅灰色,体侧浅黄色。栖息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黄海、渤海数量最多。黄海、渤海黄姑鱼的越冬场位于31°30′~34°30′N、123°00′~126°00′E的海域。越冬期在12月至翌年3月。3月下旬开始游离越冬场,4~5月到达海州湾、莱州湾、滦河口海区产卵。产卵后的鱼群分散在各产卵场附近海区索饵,10月游离各海区作越冬洄游。食性广,摄食的主要鱼类有青鳞鱼、黄鲫、 、多鳞 、 虎鱼;虾类有虾蛄、鹰爪糙对虾;另外还有蟹类和头足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