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黄天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黄天鹏1908—1982

广东普宁人
曾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并被选为“国大代表”。1949年去台湾后,从政之外,兼在各大学授课。著有《中国新闻事业》、《新闻文学导论》等。
原名:黄鹏
字:天鹏
号:天庐、天庐主人、天庐居士、天庐生、逍遥居士
笔名:天庐、天庐生、和尚、黄天庐、黄梁梦、新史氏

黄天鹏

新闻教育四十年(上、下)黄天鹏*中外杂志1979年25卷1—12期,*革命
人物志第23集第128页
黄天鹏先生的精神
黄天鹏(1908—1982)
马星野
沈新民
*中外杂志1982年32卷2期
*传记文学1982年41卷3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6册第360页
黄天鹏
黄天鹏
悼念黄代表天鹏兄
悼黄天鹏老师
傅润华
沈新民
郑彦棻
沈新民
中国当代名人传第228页
*革命人物志第23集第122页
*革命人物志第23集第170页
*革命人物志第23集第174页

黄天鹏

新闻界名人:黄天鹏(1909— ) 中国新闻年鉴(1985)第429页

黄天鹏

黄天鹏1909—1982

名鹏,字天鹏,别署天庐主人。广东普宁人。中国著名报刊家、新闻学者。少年就读北京,青年时去日本留学,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新闻学,所撰硕士学位论文题为《中国新闻事业》。1926年回国。1927年起成立北京新闻学会,主编会刊《新闻学刊》。1928年任北平《全民日报》专刊《新闻周刊》的主编。后到上海任《申报》主笔,并出版逍遥阁新闻学丛书八种。1929年在上海创办并主编《报学杂志》月刊。同年9月至1934年,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沪江大学新闻系教授,兼《时报》主笔。1931年3月,“万宝山事件”发生后,参加上海各报记者团赴东北地区调查。抗战时期在重庆从事新闻工作,曾任重庆《时事新报》经理。1939年5月,因日机滥炸重庆,当地报纸遭到破坏,被迫联合出版,被推担任《中央日报》、《大公报》、《时事新报》的联合版经理。1946年回到南京定居,从事侨务工作。1947年返粤,竞选“国大”代表。1949年去台湾,曾任台湾“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兼中央大学、政治大学、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学院、政工干校、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等大专院校的新闻学教授。1951年起,兼任《宪政时代》杂志主编。1982年3月24日在台北逝世。编著有《新闻与新闻记者》、《新闻记者外史》、《新闻学概要》、《天庐谈报》、《现代新闻学》、《新闻文学概论》、《新闻文作法》、《中国新闻事业》、《新闻学名论集》等30多种。所编《新闻学名论集》汇集了散见于20—30年代报刊上的新闻学论文,对了解当时新闻学界的各种观点,有重要参考价值。

☚ 黄色新闻   接近权 ☛

黄天鹏1908—1982

名鹏,以字行。别署天庐、又号消遥居士。广东普宁人。早年毕业于三都书院。1927年任《申报》笔政,继为《时事新报》主编。1928年在北京设“新书林”,为国民党人秘密集会地。被警察厅破获,逃至日本,在新闻研究所及早稻田大学学习。1930年任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并兼任上海沪江等大学新闻系教授。1939年中央日报、大公报等10种报纸在重庆出版联合版,主其事。1945年兼任中央印务局总管理处处长。194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到台湾后兼任中央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文化学院、政工干校等大专院校教授。1951年5月与张知本等发起筹设中国宪法学会,任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该会出版《宪政时代》,任主编。曾创办《中国新闻社》、《新闻学刊》、《洪阳》、《新闻周刊》、《报学月刊》、《微言》、《南报》、《南风》等报刊多种。1982年3月24日病逝。著有《韩昌黎守潮考》、《中国新闻事业》、《新闻学概要》、《中国政治制度》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