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山摩崖(石窟)石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山摩崖(石窟)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北山(龙岗山)。山海拔560米,石刻造像主要集中在佛湾,其余散布在观音坡、佛耳峰、营盘山数处。共有290个龛窟,造像约五六千尊,今存两三千尊。南段多晚唐和五代雕刻,北段多宋代雕刻。 龛窟开凿于唐景福元年(892),首建者为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经五代直到南宋绍兴年间,历时250余年始建成现存规模。 石刻造像刻工精巧、造型优美,不少造像著重内心刻画,形神兼备。晚唐作品端庄丰满,气质浑厚,线条简朴流畅;五代作品精巧玲珑,多姿多彩:两宋作品人物个性鲜明,衣著华丽,民族佛教造像艺术已臻成熟。 著名的龛窟有136号和125号窟。136号窟中跌坐大象背上的普贤菩萨,具有东方女性美,典雅娴静,温柔慈祥,双眸微启,嘴角微翘,欲笑未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125号窟享有北山石窟之冠的盛名,其中的数珠手观音像,面貌丰润,俏丽妩媚,打破了人、神界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媚态观音”之称,艺术价值极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