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期间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多种药物同时或先后并用所产生的利弊。麻醉期间药物相互作用,既要注意麻醉用药的搭配,还需审察麻醉用药和麻醉前治疗用药的协同或干扰。药物相互作用得当,有利于临床治疗,反之可发生反应,严重时诱发药源性病态甚至死亡。
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二种后果,一为不良反应的改善或加重,不良反应包括中毒反应,个体差异、高敏反应及免疫和酶活性等方面的异常。另一为疗效的增强或减弱,疗效增强称为显效,为药物间作用相加、促进(即增效或强化)或协同的结果。疗效减弱表现为拮抗或失效。至于“敏感化”现象是指使用了某一类药物的无效量或常用量,即能促使另一类药的效应异常突出。
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
❶中毒反应: 给超量的局麻药后,毒性症状常有发生,如在局麻药液中加入微量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药液局部吸收就此减慢,中毒反应即可减少而轻微。
❷个体差异和高敏反应:局麻中多见,如麻醉前口服小量巴比妥类药,可改善病人对局麻药尤其是普鲁卡因的耐受性。氟烷吸入全麻中,常见有血压下降,改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即加用其他药物使氟烷的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下降,低血压可以避免。
❸免疫如涉及增减补体和免疫蛋白的活性,其活动强弱都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上表现为特异体质(初次用药即反应强烈),过敏体质(初次用药无恙,第二次反应强烈)和变态反应等。静注硫喷妥钠等可引起一过性的皮疹,麻醉前合理使用安定镇痛药后即少见。氯胺酮在第一次用药时,升高血压和脉搏增快最明显,追加用药时即减弱,与安定配合更轻微。酶诱导在麻醉中很重要,口服小量的巴比妥类药后,肝细胞的线粒体和微粒体能释出更多的药物分解代谢酶,提高了某些静脉全麻药的耐受性。致癌和畸胎等问题,也可能与免疫有关。经常吸入微量的全麻药,尤其是氟烷,流产率可比未接触或未吸入者高,设法减少氟烷在体内蓄积可获改善。
药效增减 药效增减有以下几种情况:
❶作用相加:是甲乙两药同时或先后并用,药物作用等于两者之和,如以利多卡因与丁卡因配成混合液,作用相加。
❷作用促进:是指甲乙药并用,乙药效应增强(增效或强化),甲药未变。丙嗪类药能减少静脉全麻药用量,吸入全麻药的肺泡气最低有效量减小,静滴普鲁卡因能减少琥珀胆碱的用量,而肌松程度未变。
❸作用协同: 是指甲乙药合用,效应超过两者之和,如环丙烷吸入全麻中使用了微量的肾上腺素,即足以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现今临床麻醉常以多种药物复合使用,未必产生协同作用,需经过实验证明才可最后肯定。
❹拮抗: 是指甲药能使乙药的效应减弱或消失,而甲药的作用依然存在,如毒扁豆碱和催醒宁等能解除东莨菪碱的昏睡,新斯的明能使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效应消失。
❺失效:是指甲药与乙药并用,两者应有的效应均减弱,如中枢神经抑制药与中枢兴奋药并用,全麻过深时用美解眠、回苏灵或哌醋甲酯(Ritalin)等作复苏,即利用了这一原理。
相互作用的机理 早年依药物的相互干扰曾分为药物理化性质的直接干扰 (即药物在吸收分布、降解和排出等过程中对作用部位干扰不同的药物在竞争同一受体时的干扰)及不同药物在体内可受到同一酶系活动的影响,几种药物同时并用出现了干扰。药物的相互作用至今未详尽阐明,有时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药理作用有关,但有时无关。
麻醉期间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上按下列分类较实用,
❶药物配伍上不相容:如硫喷妥钠为强碱性,不应与酸性药接触。
❷药理上不相容:如三氯乙烯不可通过碱石灰,以免产生剧毒的二氯乙炔。硝普钠的降压是由于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再用直接和间接作用的升压药,效应均减弱。
❸摄入部位的相互作用: 如于氟烷吸入前先给氧化亚氮,可加快全麻诱导。
❹转运和储存部位的相互作用:磺胺异噁唑(Sulfisoxazole)与白蛋白结合比硫喷妥钠快,如早已用前药作治疗,麻醉时后者的用量要减少。
❺代谢部位的相互作用: 乙菧酚能降低血浆胆碱酯酶的活性,治疗上如应用过这药,麻醉中琥珀胆碱的用量要酌减。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如巴结林 (又称优降宁,Pargy-line,Eutonyl)忌与儿茶酚胺类药并用,以免后者升压过高。血浆胆碱酯酶既可分解本可松,又能促使琥珀胆碱水解,因此这两药在代谢方面是彼此显效,但在肌神经接头部位二者作用却仍相拮抗。
❻作用部位的相互作用: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和管箭毒作用协同,新斯的明与管箭毒互相拮抗。
❼代谢和作用部位的相互作用: 如服用丙咪嗪的病人,在氟烷吸入全麻下,本可松容易出现心律不齐。
❽排泄部位的相互作用: 二氧化碳能使呼吸频率增快,幅度加大,吸入全麻药随着呼气而排出因而增快,影响麻醉的维持。
❾对受体的相互争夺: 就同一受体而言,效应一致的称为激动剂,相反的为拮抗剂。体内乙酰胆碱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多巴胺受体以及吗啡受体等,都有相应的激动剂。
❿选择性的相互抑制:如降压药胍乙啶能抑制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活动,并使儿茶酚胺耗竭,不可与间接作用的升压药如麻黄碱、苯丙胺等并用,以致胍乙啶效应异常;与直接作用的升压药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并用,胍乙啶能使之增效。以上仅就每类麻醉药有关(包括辅助用药)的药物相互作用,提出1~2个典型作举例。鉴于药物相互作用的错综复杂,在麻醉期间的处理应了解每一病人以往和目前的药物治疗史,有无药源性的意外和后遗症,以便从预防着手; 熟悉各种治疗用药,避免在麻醉和手术中引起危害;早期发现轻微反应,及时抢救,预防措施既合理又恰当;各项抢救用具使用熟练,了解文献上所报道的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意外,掌握其防治要点和麻醉药及其辅助用药,应观测其预期效应的出现,程度如何,用量和效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