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麻醉与二氧化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麻醉与二氧化碳

麻醉与二氧化碳

碳水化合物有氧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 (CO2),CO2与水接触形成弱酸。无氧代谢则停滞在酸性略强的乳酸和丙酮酸阶段。20~40岁成人,平静时有氧代谢可产生CO2162ml/min,活动时可增倍,剧烈运动时甚至增达8~10倍。
血浆内CO2溶解度不太大,为氧(O2)的25倍,因此不论体循环静脉血内CO2从肺泡气排出时或毛细血管动脉端由细胞组织接受CO2时,CO2的弥散速度都比O2快约20倍。正常生理时CO2分压(PCO2)以细胞组织内最高,一般不超过10.6~13.3kPa(1kPa=7.52mmHg)。灌流的血液回到静脉时总有不同程度的稀释,混合静脉血和肺动脉血的CO2分压一般小于8.0kPa,CO2在向肺泡气弥散平衡的过程中,最后肺泡气CO2分压(PACO2)和动脉血的CO2分压(PaCO2)常几乎相等,同为5.1±0.2kPa。至于呼气的CO2分压(PECO2)是肺泡气经过了肺残气量和无效腔量等稀释,一般下降到3.6kPa,很少能与肺泡气相等或接近5.0kPa。
CO2是由体循环静脉血经肺动脉血弥散到肺泡气,后随呼气排出。O2则由吸气经肺泡气弥散到肺静脉,成为携带氧的动脉血,二者的分压均由高渐低。气体弥散的因素包括VD/VT、V/Q、QS/QT以及肺顺应等,CO2和O2的弥散规律完全一致,但由于CO2弥散比O2快,A-aDCO2和A-aDO2明显不同,前者的差距极小,几乎相等,后者则常有一定的差距。
CO2溶于水即成弱酸(碳酸),以氢离子(H+)和氢碳酸离子(HCO3-) 的形式存在。CO2的碳酸形式起可逆性反应,碳酸酐酶能促使该反应加快。CO2在血浆内的溶解度,体温高时小,体温低时大,一般按ml/dl或mmol·L-1·kPa-1计。血液的pH值对CO2分压有影响,血液内CO2增减又可反过来改变血液的pH值。无疑[HCO3-]/H2CO3是血浆内主要的缓冲对。血液和血浆携带CO2的情况与血液内缓冲对的活动度和灵敏度有关。当动脉血中血红蛋白(Hb)的氧饱和度为95%时,全血内CO2含量可达48.0ml/dl,血浆23.6ml/dl,红细胞部分内溶解状态CO2与HCO3-的比值为0.44:5.88,血浆内为0.66:13.42; 静脉血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75%,全血CO2为52.0ml/dl,血浆为27.6ml/dl,红细胞内溶解状态的CO2与HCO3-的比值为0.51:5.92,血浆内为0.74:14.41。
CO2在体内的转运生理上以通过[HCO3-]形式为最重要,携带的CO2总量则与血红蛋白结合所成的氨基甲酮血红蛋白量为最大。还原血红蛋白(HHb)所能携带的CO2量,比氧合血红蛋白(BHbO2)大3.5倍。至于与蛋白结合或仅凭溶解,一般对CO2携带量(ml/dl)的影响甚微。
血浆pH、HCO3-和αPCO2之间的关系根据Hander-son-Hassalbatch公式,知其中任何两个数值,可以推算另一数值。目前临床上为了解PaCO2和体内CO2活动情况,已把重点转移到pH值、标准HCO3-(指PaCO2等于5.3kPa时)、实际HCO3-和碱剩余四个数据上。一般可按制定的列线图查,Astrup法更简便,先测定实际pH值,然后将血样在两个不同的PCO2(例如CO23.4%或6.8%)下平衡,测pH值,得到三个数据,即可按图分别查出标准和实际HCO3-和碱剩余的确切数据。
体内CO2可以H+阳离子和HCO3-阴离子形式存在,关系到体液和血液的酸碱平衡,麻醉和非麻醉期间完全相同。当pH值偏低(偏酸),血液的CO2携带量虽大,但能释出的CO2量小。当PaCO2>6.6~10.6kPa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型酸血症。但PaCO2也不宜低于4.7kPa,当为4.0~2.7kPa时,呼吸型碱血症常很明显。早年在血气微量分析还未推广使用前,只得在体外测定血液能携CO2能力,以60ml/dl为正常,现知这只指示着该血液的性能或质量,并不能说明其时体内CO2对酸碱平衡的影响。pH值和PaCO2对酸碱平衡的影响见表。
CO2能影响体内各器官的功能,对中枢神经:PaCO2>5.3kPa,脑内小动脉扩张,颅内压升高;低于2.7kPa,使颅内小动脉收缩过甚,脑血供可能不足,临床表现为反应迟钝;达12.7~16.0kPa,导致昏迷不醒。故应避免PaCO2过高或过低。利用脑病灶区对PaCO2反应迟钝,通过脑


pH值和PaCO2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血管造影检查,可有助于病灶的定位。对神经内分泌,PaCO2>10.7kPa,血液内儿茶酚胺升高,肾上腺素尤甚,须立即使PaCO2下降3.2kPa以下,并持续10分钟左右,儿茶酚胺才能逐渐下降到正常;呼吸功能,PaCO2在13.3~20kPa范围内可兴奋呼吸,超过40.0kPa或低于5.3kPa以下,呼吸抑制,全麻期间更易出现喘息或呼吸暂停。对心血管功能,提高PaCO2能使离体的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给β阻滞药可有所改善,在体内心输出量可先增后减,其原因显然是外周血管阻力先减后增的结果。一般当PaCO2略高于正常时,血压即上升,全麻期间尤其明显,其时各器官的血供可有所改善,但肾的血供增加有限。当PaCO2达到9.9~12.3kPa时,动物实验中可出现心律失常,此时吸入环丙烷或氟烷,心律失常更为严重。对电解质影响,持久的高碳酸血症,钾离子离开红细胞渗入血浆,血钾升高,持久的低碳酸血症则相反,后者所继发的低血钙症,是导致惊厥或死亡的原因。此外PaCO2改变可使药效变得异常,可能是因外周血管的扩张或收缩,影响了药物分布,改变了药物在体内离子化程度,增减了药物和蛋白的结合及在体液内溶解度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麻醉期间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或用呼吸器改善肺泡通气,潮气量常比平时大,频率则相应地减慢,每分钟通气量以能保持平时的120~125%为度。其时,PaCO2在4.0~5.0kPa范围内生理紊乱轻微,若自发呼吸因此而暂时消失,停用后均迅速恢复。但是这种轻度的过度通气应用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了1~2小时,可使自发呼吸微弱及反应迟钝等。而且过度通气时肺泡通气量过大,PACO2<2.7kPa,不仅呼吸型碱血症严重,继发的钾离子紊乱(细胞内高钾、血浆内低钾)有足以致死的危险。麻醉期间通气不足,除手法操作不当外,选用的呼吸器不相宜也会发生。临床上最常见的通气不足以肺泡通气量不能保持在4L/min以上者居多,如肺水肿,呼吸困难综合征等,由于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气道梗阻也使肺泡通气量减少。其时(尤其早期)中枢神经的反射活动和调整作用必然参予。 严重的呼吸型酸血症处理不及时,P-CO2>10kPa历久不得改善,死亡很难幸免。
利用呼吸型碱血症以代偿代谢型酸血症,只在不得已时,用以应急,决非久计。把吸气CO2分压(PICO2)提高到5.0kPa能促使呼吸频率增快,临床上可用以暂时解除呃逆,但根本还在解除诱因。当自发呼吸已经完全停止时,使用高频正压通气(HFPPV),能使肺泡气内的O2和CO2分压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临床上曾称此为弥散呼吸。现知在弥散呼吸下维持PAO2略高于10kPa比维持PACO2略高于5.3kPa更困难,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制,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安全,也有以半小时为度的。如自发呼吸未完全消失前,时限不妨酌情延长,甚至可长达20~30分钟以上或数小时。临床上使用弥散呼吸是一种急救治疗方法,应慎重采用。
麻醉期间当氧供合理地得到解决,CO2的携带、转运或排出,一般也无问题。呼吸微弱或循环障碍等所致氧供不足可引起体内CO2有不同程度的蓄积,除非情况垂危,一般呼吸型酸血症均不严重。当氧供充足时,如有肺泡气过度通气,体内CO2排出过多,出现了呼吸型碱血症,均不难借加大气道或给氧装置的无效腔量得到改善。CO2的特点是控制着体液和血液的酸碱平衡,垂危病人须首先合理处理酸碱失衡,保持PaCO2接近正常,否则其他的治疗和处理,恐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 麻醉与氧供   醚类和氟化醚类麻醉药 ☛
000108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