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伐战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伐战争 1926-1927年国共合作的国民政府进行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1926年6月5日国民党中央通过出师北伐案。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部队动员令。6日国民党中央通过《北伐宣言》。 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隆重举行北伐誓师阅兵典礼。按照北伐作战计划,北伐军分兵三路从广东出发,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战场,与吴佩孚主力作战,同时派两路兵力警戒江西、福建敌军。 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宋庆龄从上海回到广州,投入紧张的工作,筹备迁都武汉等事宜。11月国民革命军在江西战场占领九江、南昌,孙传芳部队10余万人绝大部分被歼。 12月国民革命军东路部队占领福州。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捷报频传,工农运动风起云涌的形势下,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都武汉。1927年初北伐军分三路继续进军,进攻杭州、上海。3月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上海。 24日北伐军占领南京,北伐军势力扩大到长江以南地区。同时,北方的国民军积极响应北伐,协同北伐军会攻河南。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使北伐战争中途夭折。宋庆龄指出:“孙中山先生虽然于1925年离开我们长逝了,但是他遗留给我们的中国国民党,依然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根据孙中山先生手定的三民主义政纲,共同致力于国民革命。因此便有1926-1927年北伐的大胜利”。“北伐战争教导我们:革命的武力远胜于反动的武力,而且能够以寡胜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