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麝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麝香

麝香

麝:形似麋而小,脐有异香,可入药。非常珍贵。亦有名草“麝香草”,一说又名“郁金香”。《述异记》: “紫述香亦名麝香草。今吴中有麝香草,似红兰而甚芳香。”此恐指麝香草。例第五十五回: “那金莲身带着许多麝香、合香,走到卷棚后面,只望着雪洞里。”

☚ 佛桑花   出痘 ☛

麝香shèxiāng

〈名〉雄麝腺囊的分泌物,是一种极名贵的香料,可入药。

麝香shè xiāng

见“麝”
❶:我有一件事,用些冰片~使用。(二四·537)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麝香
麝香  shèxiāng

亦稱“遺香”、“臍香”、“心結香”、“麝臍香”。鹿科動物麝之雄獸香腺囊之分泌物。藥材分兩種:整麝香,球形、橢圓形或扁圓形,密生白或灰棕色之細短毛,旋渦狀,中央一凶,另一面色黑棕,皮膜,無毛。麝香仁,色棕黄或紫紅,粉末;塊狀顆粒者習稱“當門子”,不規則圓形或扁平狀,色紫黑。油潤光亮,質柔,油性,香氣强烈特異。主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癥瘕癖積。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上經·麝香》:“味辛,温,主辟惡氣。”南朝宋·雷斅《雷公炮炙論·獸禽部·麝香》:“其香有三等:一者名遺香……二名臍香,三名心結香。”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麝》:“麝臍香。”

麝香【同义】总目录


麝香麝脐

麝香moschus

开窍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司牧安骥集》。又名当门子、脐香、麝脐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sif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Linnaeus的雄兽香腺囊中的分泌物。主产东北、华北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辛, 温。入心、脾、肝经。功能芳香开窍, 通络散瘀。主治: ❶马起卧, 与谷精草、细辛、胡椒、瓜蒂、皂角配伍, 如麝香散(《元亨疗马集》)。
❷恶疮, 与冰片、雄黄、川乌、阿魏等配伍。牛、马1~2.5克; 猪、羊0.5~1克。为末灌服。孕畜忌用。本品含麝香酮(muscone)、降麝香酮(normus-cone)等。小剂量能兴奋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大剂量则呈现抑制作用。对离体及在位子宫均有明显兴奋作用。妊娠子宫对麝香更敏感。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创内放入少许麝香,防腐效力强而持久。感染严重,化脓多者, 经用麝香, 脓液会大量向外排出, 坏死组织迅速脱落, 有利于消除感染和促进创口愈合。

麝香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寸香、元寸、当门子、臭子、香脐子。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马麝M. sifanicus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辛,温。入心、脾、肝经。开窍,活血,散结,止痛。
❶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痹痛麻木。内服:30~100mg,入丸、散用。
❷治痞块积聚,难产死胎,跌打损伤,痈疽肿毒,中耳炎。内服或研末调敷。现常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哮喘、面神经麻痹等。孕妇忌服。本品主含麝香酮和少量降麝香酮,并含无机盐、胆甾醇等。人工或天然麝香酮有抗炎作用,并能增强β-肾上腺素能药物的作用,对动物能升高血压,兴奋呼吸,麝香酮对小鼠有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在试管内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对中枢神经系统,小量兴奋而大量抑制。

麝香musk

公麝的香囊内腺体分泌物质。为珍贵的动物药材之一。麝香气味芳香浓烈,多呈棕褐色颗粒状。麝香的形成也是一个新陈代射过程,香囊内的分泌物过度充满时即能向体外流出。麝香是麝香酮、胆固醇、脂肪、蛋白质等化学成分的混合物,其中麝香酮为麝香的主要芳香成分。麝香可分两种:麝香仁,为香囊中黑棕色颗粒状物,如绿豆大小,呈扁圆形,色深者质量最佳;麝香粉,为棕褐色粉末状,质量次之。糊状的麝香质量最次。麝香为芳香性的开窍回苏药,可用于兴奋中枢神经,能促使人从昏迷中苏醒,休克时急救有效。外用上有活血、消肿、镇痛功效。也适用于治疮毒、跌打损伤等症。麝香大都与其他药配合成丸药或药粉剂,既可内服又可外用。也是芳香工业不可缺少的香精原料,可做定香剂。在许多化妆品中都使用麝香。

麝香

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四川生产麝香历史极为悠久,以林麝为主,约占全国产量的50%。主产区可分为甘孜、凉山、乐山、雅安、宜宾、泸州川西、川南区,阿坝、绵阳、广元、德阳、成都川西、川北区,万县、南充、酉阳、重庆川东、川北区。以川西二区产量较大,通常甘孜占50%,阿坝占25%,凉山占1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高年产1.2吨,常年产量0.5吨。野麝多在冬季至次年春季猎取,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获取1千克麝香,大约平均捕杀160头麝。麝香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56年四川将大巴山划为自然保护区,实行禁猎。1958年在马尔康、米亚罗、南川建立人工养麝场,开展野生变家养的试验。1962年国家将麝列为二类保护动物,实行护、养、猎并举的狩猎方针。1980年四川作出五年内禁猎麝取香的规定。1982年在都江堰市建立四川养麝场,1983年在养麝场建立四川养麝研究所。商品按加工程度分毛壳麝香、麝香仁。带囊壳为毛壳麝香,以饱满、捏之有弹性、香气浓烈者为佳; 除去囊壳称麝麝香仁,以当门子多、质润柔、香气浓烈者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麝香酮。

麝香

麝香

麝又名獐子,栖息于岩石或灌木丛中,以苔藓和草叶为食,生长在河西民乐、武威、肃南及陇南、甘南各地。
中国麝香产区较广,而以祁连山灌木丛中栖息的马麝所产最佳。马麝麝香经处理后呈颗粒状,香气浓中带清,极易扩散。
麝香具有强心、醒脑、通窍、开经络等功效,可治疗中风、惊厥、热病、中毒、精神不振等症,久负盛名,因其浓烈而耐久的芳香,成为制作高级香料的重要原料。

☚ 牛黄   兰州百合 ☛

麝香

麝香

是雄性麝鹿脐部与阴部之间的腺囊分泌物。有特殊香味,系世界名贵药材之一。麝香又名香獐子,分布于藏区海拔5000米以上气候寒冷和天然草种繁多的地区,以西藏那曲东部、昌都地区北部的怒江、澜沧江上游为最多。麝香性温和,有强心、醒脑、通窍、开经络之功效。主治热病、中毒、精神不振、不省人事及各种急症,也是制造香精的原料。

☚ 七十味珍珠   冬虫夏草 ☛
麝香

麝香shexiang

成年雄麝的脐与生殖孔之间具有1个扁圆形或圆球形的麝香腺,在生殖季节特别发达,其分泌物干燥后为红棕色或暗棕色的颗粒状香料,称为麝香。经高度稀释后,能放出特有的香气,保香力极强,既是贵重的药材,又是高级的香料。我国数十种中药中均含有麝香的成分,主治中风、痪厥、神志昏迷、心腹暴痛、恶疮肿毒和跌打损伤等病症。过去长期“杀麝取香”,浪费资源;目前,对人工饲养的麝采用“活麝取香”的办法获得麝香,每年可取1~2次,3龄以上的雄麝产量最多,这是一种保护资源的好方法。

☚ 皮脂腺   臀疣 ☛

麝香musk

系鹿科动物麝的雄体香囊中分泌物的干燥品。内含有麝香酮、雄素酮等成分,有特异芳香味。本品有清醒开窍、抗炎、排脓、祛痰等功能。用量0.03~0.15g,多与其他药物配成丸散剂,如至宝丹、紫雪丹、苏合香丸、六神丸、八厘散等。本品不可入煎剂。

麝香

麝香

为鹿科动物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味辛,稍苦,性温。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消肿止痛。❶鼻衄不止,麝香0.15克,明矾1.5克,龙骨1.5克,分别研末,和匀。先用冷开水或消毒水洗净鼻内血涕,然后将药粉吸入鼻中,或用湿纱布蘸药粉塞入鼻中。
❷催产或治死胎不下、胎衣不下,麝香0.15克,肉桂6克,研末,开水冲服。
❸偏头痛,麝香0.3克,皂角末3克,纸包放在痛处,另炒盐热敷。
❹癃闭,麝香0.3克,石菖蒲9克,大葱一把,共捣烂,敷气海穴。用量0.09~0.15克。作丸剂、散剂或膏剂。外用适量。阴虚体弱者及孕妇忌用。

☚ 乌骨鸡   麻雀 ☛

麝香shèxiāng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寸香、元寸、当门子。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Przewalski 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辛, 温。入心、脾、经。开窍辟秽, 活血散结。治热病神昏, 中风痰厥, 惊痫, 中恶, 心腹暴痛。内服: 30 ~ 100 毫克, 入丸、散。治痞块积聚, 跌打损伤, 痈疽肿毒。内服或研末调敷。孕妇忌服用。现有人工合成品。本品主含麝香酮, 又含少量降麝香酮,并含无机盐、胆甾醇等。麝香酮对动物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及刺激肝药酶的作用。麝香对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 妊娠子宫更为敏感。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具有抗炎作用, 其成分为一种多肽。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麝香

麝香

麝香,又名当门子、麝脐香、寸香、元寸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Flerov、马麝M.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 mos-chiferus L.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取香分为猎麝取香和活麝人工取香两种。
猎麝取香: 多在冬季至次年春季猎取,捕到成年雄麝后,将腺囊连皮割下,检净皮毛杂质、阴干,习称“毛壳麝香”或“整麝香”。割开腺囊,除去囊壳者习称“麝香仁”或“散麝香”。
活麝人工取香: 选三岁以上雄麝,固定在取香台上,操作者以左手固定腺囊,分开囊口,右手持消毒匙,掏取麝香,切勿损伤腺囊。每年可取香1~2次,取出的香置干燥器中密闭干燥或阴干。
毛壳麝香为类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 囊口周围密生灰白色或棕褐色细短毛,呈旋涡状排列,去毛后露出粗皮,革质,淡褐色。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肌肉层)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称为 “细皮”;内层皮膜呈酱棕色,极薄,有皱纹,称为“云皮”或“银皮”,分泌物即从膜上产生。囊内贮满麝香。
麝香仁鲜时呈稠厚黑褐色软膏状,干后为粉末状或颗粒状,家麝所取之香有短条形和不规则团块状者。粉末状的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并含有少量的内层皮膜和细毛。颗粒状和块状的习称“当门子”,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有强烈而特异的香气,味微苦而略辣。产于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
本品味辛,性温。归心、脾经。功能开窍散结,通络行瘀,消肿止痛。主治神志昏迷、心腹急痛、血瘀经闭、癥瘕积聚、痈疽恶疮、跌打损伤、历节痹痛以及耳聋、鼻塞、喉痹等窍闭诸病症。因其气味芳烈,具有较强的穿透走窜作用,故内而脏腑筋骨,外而肌肤毛窍,无所不达,凡由风、寒、痰、湿、血瘀、气滞、食积等各种因素所致之病症,其病机表现为闭塞、郁结、壅遏征象者,皆可选用本品。麝香开关通窍,既可用于中风、中恶、痰壅、气闭、猝然倒仆、神志昏迷、牙关紧闭之证,也可用于热病邪陷心包,或痰火上蒙,神昏谵语,小儿惊风癫痫等证。故常用药如至宝丹、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抱龙丸等,方中均用麝香以通其闭塞,开窍醒神。麝香用于心痛或心腹急痛,《千金要方》犀角丸,以麝香与莽草、桂心、附子、蜈蚣等配伍,治久心痛腹痛;《圣济总录》麝香汤,则用本品与木香、桃仁、吴茱萸等配伍,研末煎服治厥心痛。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亦有显著缓解疼痛之功效。麝香能活血散结,故可治瘀滞经脉所致之月经闭止及癥瘕癖积,但须配合其他破血祛瘀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穿山甲等同用。本品又为外、伤科重要药物之一,如《外科全生集》治疗流注、瘰疬、痰核、乳癌及其它痈疽恶疮的犀黄丸、小金丹等,前者与牛黄、乳香、没药同用,适宜于初起热毒偏盛之证; 后者与白胶香、草乌、木鳖子等同用,适宜于寒湿痰瘀阻络,局部肿硬而皮色不变之阴疽结毒。至于疔疮、发背、脑疽及一切恶疮,初起用之可消,已成用之能溃,可与雄黄、蟾酥、乳香、没药、轻粉等同用。麝香治跌打损伤、压伤、闪腰岔气、瘀血疼痛,可与血竭、红花、乳香、没药等研末,内服外敷,如《良方集腋》七厘散;外贴伤膏时,加用麝香末少许则散瘀消肿止痛的效果更好。本品亦可用于筋骨疼痛,如《普济方》麝香丸,用以配地龙、全蝎、川乌、黑豆治历节风痛,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猝痛; 《证治准绳·杂病》用本品配桃仁、红花、当归、水蛭等,治因瘀血所致的痛痹。此外,前人尚用麝香治疗耳聋、鼻塞、喉痹等清窍不利之证; 有以蜗牛与麝香捣敷脐下治小便不通; 或以鲜土牛膝根捣汁,调入麝香少许内服,治败精阻于隧道而小便浑浊疼痛,都系借麝香之走窜直达病所之性,发挥利关窍,通瘀腐的作用。本品不入煎剂。研末服,0.03~0.1g。孕妇禁用。
实验研究: 麝香主要芳香成分为麝香酮,还有少量去甲麝香酮。原麝还含生物碱麝香吡啶以及胆甾醇、胆甾-4-烯-3-酮、5α-及5β-雄甾烷-3,17-二酮、5α-雄甾烷-3β,17α-二醇、5β-雄甾烷-3α、17β-二醇等多种雄甾烷衍生物。还含蛋白质、多肽、多种氨基酸、尿素、钠盐和多种无机元素。
天然麝香对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麝香酊剂小量静注可使兔、犬血压上升、呼吸次数增加。在猫乳头肌等标本上,麝香水浸膏有增强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麝香水浸出物有良好的抗炎作用,特别是对炎症的初期及中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游走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强度超过氢化可的松的数十倍。对炎症晚期的肉芽肿形成,也有抑制作用,但较弱。它与蟾酥、牛黄等有协同作用。抗炎有效成分为水溶性多肽。天然麝香、人工麝香酮对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有兴奋作用,在位晚期妊娠子宫,尤为敏感。麝香酮或其他醚溶部分对大鼠有雄激素样作用。

☚ 开窍药   冰片 ☛

麝香

麝香

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t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生者,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将香囊割下,阴干,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称麝香仁。本品应贮于密闭,遮光的容器中。
毛壳麝香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厚2~4cm。全体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麝香仁质柔,油润,疏松,多呈紫黑色、或棕褐色,也有黄棕色。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太阴人药,功能为除肺之久病、通窍、行气止痛。主要用于气郁、七气、九气、中毒吐泻、急腹痛。本品的通窍之功常用在《东医寿世保元》牛黄清心元方,以增强祛痰通利、醒神之效。本品的行气止痛之功用于七气、九气、气郁、急腹痛。可用本品单味,如《东医四象新编》麝香散。常用量0.06~0.1g。

☚ 麦门冬   牛黄 ☛

麝香

麝香

蒙古名扎阿热、拉尔泽、玛赫达。为鹿科动物麝(Mosch-us moschiferus L.)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俗名“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本品味辛、苦;性凉、钝、轻、涩、腻。功能为杀粘虫、解毒、开窍、止痛、消肿、除黄水。用于
❶粘性刺痛、白喉、亚玛病、瘟疫、脑病、天花、麻疹、肠刺痛、头瘟、丹毒、粘性痈、胆汁窜于脉病、颈项强直、热病神昏,中恶昏迷、中风痰厥、痹痛麻木。对粘症总的除可与草乌、木香、石菖蒲、诃子等配伍应用外,对各种粘症,在其相应的方药上加用。
❷白脉病、中风、黄水病、痛风病、布鲁氏菌病等,对其相应的方药上加用;如对白脉病、偏瘫则可与珊瑚、珍珠等配伍,制成十三味大鹏金翅丸应用。
❸对中毒病,可与诃子、绵马贯仲等配伍,制解毒褚方药服用。
❹头亚玛病、牙病、皮肤病等:可与阿魏、可瓜子等配伍、制成七味蔓荆子丸用。
❺对热病神昏、中风昏迷的急救和催产及胞衣不下、血痞肝病等,在各该病相应方药上加用。

☚ 杀粘药   草乌头 ☛

麝香

麝香拉孜

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剔取香囊,阴干。
味苦、辛,性凉。功能解毒,抗炎,止痛。主要用于肾热,肝热,肠炎,牙痛,疠热,疮疡,跌打。本品与诃子、铁棒锤、木香等配伍,制成五味麝香丸,主治扁桃体炎,咽峡炎,流行性感冒,炭疽,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胃痛,牙痛。本品与安息香、肉豆蔻、牛黄等配伍,制成四味麝香散,主治疯狗咬伤,狂犬毒。本品与牛黄、石榴子、熊胆等配伍,制成七味麝香散,主治乳房肿胀,剧烈疼痛。

☚ 牛黄   熊胆 ☛

麝香

麝香

麝香,维吾尔药物名伊帕尔,别名米斯克、木西克。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以及原麝Moschusmoschiferus Linnaeus的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原动物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河南、安徽等省区,现多为人工饲养;国外分布于尼泊尔、缅甸、越南、印度、俄罗斯等国。
壳麝香呈扁圆、椭圆形。直径2—7 cm,厚2—4 cm,开中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一略平的小孔即囊孔;另一面为略带紫色的棕褐色的皮膜,微皱缩,无毛。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囊内有颗粒状和粉末状的麝崐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麝香仁为除去香囊壳的麝香,质柔而疏松,油润。其中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呈不规则球形,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断面深棕色或棕黄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有时可见细小晶体,气香,强烈而特异,味微辣而带苦咸。
本品性二级干热,气香,味辛。功能生干生热,芳香开窍,滋补支配器官,增强人体自然力,提高内外感觉力,爽心悦志,开通阻滞,强筋健肌,祛风止痛,温身壮阳等。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寒性心虚、心悸、气短、癫癎、昏厥、小儿抽风、身寒阳痿,湿性脑虚,神经衰弱,忧郁健忘,瘫痪面瘫,手指震颤等。内服50—150mg,外用适量。本品对热性气质者有害,矫正药为洋乳香、西黄耆胶。若本品缺货,可用海狸香。本品可入爽心膏、蜜膏、小丸、鼻闻剂等制剂。
实验研究:有麝香酮(moscone)一般含量2%—4%,11种雄甾烷,22种C14—C33脂肪酸的胆固醇脂,10种C20—C29的脂肪醇,肽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胆固醇、磷脂、尿素、铵盐、麝香吡啶(auscopy-ridine)等。据报道,麝香的醚溶性成分为21.15%、无水乙醇溶性成分为21. 04%、水溶性成分为23.73%,溶于以上3种溶媒的成分为28.06%、灰分3. 62%、含氮化合物总氮是9. 15%、胆固醇2.19%、粗纤维0.59%、脂肪酸5.15%。
本品具有:
❶对中枢神经:天然麝香或人工合成麝香酮小剂量对大乳鼠食物运动条件反射无显著影响,中等剂量(0.01—0.05mg/kg)可使阳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或反应消失,分化相改善,但个别动物则受到抑制;大剂量时(1mg/kg)则多数动物呈现中毒,表现阳性条件反射的反应有规律或消失,分化相抑制。天然麝香、麝香酮、人工合成麝香酮均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故麝香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时抑制。
❷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麝香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麝香酊静脉注射于家兔、犬可使血压上升,呼吸次数增加,天然麝香酮及合成品静脉注射于麻醉猫亦均有升压作用,呼吸频率增加,有猫乳头肌、豚鼠气管平滑肌等作实验,可观察到麝香能增加儿茶酚胺的作用。
❸对子宫的作用:麝香对离体及在位子宫均呈明显兴奋作用,后者更为敏感,妊娠者较非妊娠者更为敏感,对非妊娠的兴奋作用发生较慢但较持久。
❹抗菌消炎作用:麝香酊的稀释液,在试管内能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由分枝杆菌抗原注射液引起的大鼠关节炎,其消炎作用强于布他酮(butadionum)。

☚ 红宝石   藏红花 ☛

麝香

musk

麝香

musk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