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鹿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鹿藿
鹿藿  lùhuò

亦稱“藨”、“雞齊”、“黄斤”、“鹿豆”、“䝁豆”、“野緑豆”。豆科,草質,纏繞藤本。葉曰藿,鹿喜食之,故稱。全株被柔毛與腺點。葉具長柄,互生,復葉三出,倒卵形,或倒卵菱形。夏季開花,蝶形花冠,黄色,紅褐色莢果,長橢圓形,頂端具小喙,子常兩粒。可入藥,亦可食。分佈我國長江以南各地。《爾雅·釋草》:“蔨,鹿藿。”郭璞注:“今鹿豆也,葉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說文》:“藨,鹿藿也”。《爾雅翼·釋草》:“雞齊,一名鹿藿,一名黄斤。”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鹿藿》:“〔釋名〕鹿豆、䝁豆、野緑豆。時珍曰……俗呼䝁豆,䝁鹿音相近也。王盤《野菜譜》作野緑豆。”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鹿𧆑 > 鹿藿
鹿藿  lùhuò

同“鹿𧆑”。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九穀 > 蔨 > 鹿藿
鹿藿  lùhuò

即蔨。

葛【同义】总目录


葛鹿藿
鹿藿

鹿藿

葛的别名。可入药。南朝·梁·简文帝《劝医论》:“胡麻、鹿藿,才救头痛之痾。”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葛》:“鹿食九草,此其一种,故曰鹿藿。”

☚ 萆挈   根韭 ☛

鹿藿

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 为老鼠豆之别名,详该条。

鹿藿lù huò

《本草纲目》菜部第27卷鹿藿(13)。药名。
【基原】为豆科植物鹿藿的茎叶。
【别名】蔨(《尔雅》),鹿豆(《尔雅》郭璞注),豆、野绿豆(《本草纲目》),野黄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老鼠眼(《广州植物志》),老鼠豆、野毛豆、门瘦、酒壶藤(《湖南药物志》),鸟眼睛豆、大叶野绿豆(《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性味】
❶《神农本草经》:“味苦,平。”
❷《别录》:“无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凉血,解毒。治头痛,腰疼腹痛,产褥热,瘰疬,痈肿,流注。
❶《神农本草经》:“主女子腰腹痛不乐,肠痈,瘰疬,疡气。”
❷江西《草药手册》:“祛痰,解毒,杀虫,祛风湿,和血气。治肠痈,瘰疬,头痛,眼痛,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外用:捣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