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台岗遗址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杞县东11千米的鹿台岗村。遗址东西宽100米,南北长134米,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89年秋,郑州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试掘。次年秋,又对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文化层厚4米左右,自下而上依次为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先商文化、早商文化、晚商文化及东周文化等6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发现了大量的灰坑、灰沟以及少量的墓葬、房基等遗迹,而以两个特殊遗迹的发现最为引人注目。 一号遗迹为一内墙呈圆形、外墙为方形的房基。其中内墙直径4.7米,墙宽0.2米,在其西面、南面各设有门道,房内有一呈东西、南北向的十字形通道。外墙略呈圆角方形,仅存东、西、南墙,北墙已被破坏掉。在其西墙、南墙亦各有一缺口与内墙缺口及十字形通道相连。此房地面无烧土或“白灰面”,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居住遗迹,联系到古人对天地的自然崇拜和“天圆地方”思想,推测此房基应为祭祀天地的神庙遗存。二号遗迹由11个圆墩组成,其中部为一直径达1.48米的大圆墩,周围均匀分布着10个直径约0.6米~0.65米的小圆墩。这些圆墩系用黄色草拌泥层层夯打而成。由于中心圆墩与周围圆墩之间距仅0.62米~0.9米,又无柱洞、居住面、墙基,故其性质绝不是普通房子,而有可能系与太阳崇拜有关的祭坛遗存。 出土遗物包括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及少量的卜骨、铜器。龙山文化的陶器多见深腹罐、直颈瓮、圈足盘、小碗、器盖等,与王油坊类型接近。先商文化遗物的发现,在黄河以南、郑州以东尚属首次。出土有细绳纹鬲、橄榄状罐、柱状纽大器盖等,其文化面貌接近于漳河型先商文化。岳石文化的发现,也是主要收获之一。出土器物主要有浅盘豆、深腹豆、大袋足甗、尊形器、蘑菇状纽器盖、彩绘等。 该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中国原始宗教的产生与发展、商文化的起源以及东夷、华夏文化的关系与界定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