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顶丹 《普济方》卷六十三【组方药物】 甜硝120克 甘草末15克 麝香 生冰片各3克 硼砂7.5克 马牙硝30克 丹砂4.5克 【制剂用法】 上药7味,先把甜硝炒过研细,先掘地作坑子,揩净,入甜硝在内,1时辰出火毒,取出,入热甘草末及其它诸药,共研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每次服1丸,含化咽津;小儿只作散,新汲水调下1.5克。 【主要功效】 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适应病证】 大人小儿咽喉肿痛。
鹤顶丹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七【组方药物】 麝香75克(研) 寒水石3300克(研粉) 朱砂3000克(研,水飞) 牙硝3750克(枯,研) 甘草1050克(炒,为末) 【制剂用法】 上药5味,合研匀,炼蜜搜和,每36克,作10丸。大人温生姜水化下1丸。小儿1丸分4次服。更量大小加减。用薄荷自然汁化下,并食后服。 【主要功效】 宽中化痰,芳香泻火。 【适应病证】 大人小儿风壅痰食,咽膈不利。口干烦渴,睡卧不安,及中暑头痛,燥渴不解。又治小儿脏腑积热,心神不宁,夜卧狂叫,口舌生疮。 【方义分析】 此方亦重药轻投,藉香窜挥发,而达于巅顶之上。方中各药,麝香为气血有情之品,香嗅浓郁,可上达而升清,下纳而降浊;牙硝色白,为盐类下药,功能泻热,寒水石也是白色,寒能凝水,功能清热,朱砂色赤,甘草调和诸药,合之如鹤之色白而顶赤,故名“鹤顶丹。” 【编者按语】 《幼幼新书》卷十九,亦载此方,组方、用量全同,但主治与用法混杂,不如此方条理分明。
鹤顶丹 《杂病犀烛》卷九【组方药物】 明矾30克 猩红15克(黄丹亦可) 【制剂用法】 上药2味,为末,每取1匙,入瓷器内熔化,乘热作丸,樱桃大。每服1丸,薄荷汤下。 【适应病证】 痰厥。因内虚受寒,痰气阻塞,手足厥冷,麻痹,晕倒,脉沉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