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鹤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鶴虱 鶴虱 héshī 亦稱“鵠虱”。菊科植物天名精的乾燥種實。因其形如虱蚤,故名。暗褐色,狀似槌,有縱行溝紋。主治人體内多種寄生蟲。唐·蘇敬《新修本草·草部·鶴虱》:“鶴虱,味苦平,有大毒。主蛔蟯蟲,用之爲散,以肥肉臛汁,服方寸匕。”又“新附:子似蓬蒿子而細,合葉莖用之。胡名鵠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天名精》:“實名鶴虱,根名杜牛膝。” 天名精【同义】总目录 豕首鹤虱天名精麦句姜虾蟆蓝豨首蟾蠩兰 鹤虱 鹤虱天名精的别名。宋·沈括《梦溪笔谈·药议》:“按地菘即天名精,盖其叶似菘,又似名精,故有二名。鹤虱即其实也。” ☚ 豨首 蟾蠩兰 ☛ 鹤虱药名。出 《新修本草》。又名北鹤虱。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果实。主产河南、山西。苦、辛,平,有小毒。入脾、胃经。杀虫消积。治蛔虫、钩虫、绦虫、蛲虫病及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煎服: 6~9g。本品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天名精内酯(Carpesialactone)、天名精酮(Carabrone) 等。尚含缬草酸、豆甾醇等。在体外,煎剂对鼠蛲虫、酊剂对犬绦虫有抑制作用。天名精内酯对小白鼠先呈短暂兴奋,随即安静,四肢弛缓麻痹;对大鼠有抑制脑组织呼吸作用;对兔有降温、降压作用。天名精100%煎剂对皮肤有一定的消毒和抑菌作用。 鹤虱别名东北鹤虱。一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株密生灰白色硬毛。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花小,淡蓝色。小坚果扁三棱形。全疆均有分布。具有杀虫的功能。药用果实。主治蛔虫腹痛、蛲虫肛痒等病症。 鹤虱hè shī《本草纲目》草部第15卷天明精(29)。药名。 鹤虱hèshī中药名。出《新修本草》。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 的果实。主产于河南、山西。苦、辛、平。有小毒。入脾、胃经。杀虫。治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 煎服: 3 ~ 9 克。本品含挥发油, 主成分为天名精内酯、天名精酮等。煎剂在体外能杀死鼠蛲虫, 酊剂能杀死犬绦虫。天名精内酯使小鼠先呈短暂兴奋, 随即变为静止、四肢弛缓麻痹; 对兔有降温、降压作用。 鹤虱 鹤虱鹤虱,又名鹄虱、鬼虱。始载于《新修本草》。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 的果实。药材习称“北鹤虱”。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 苦楝皮 南鹤虱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