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鹤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鹤膝hè xī❶矛的一种。张南史《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鹤膝兵家备,凫茨俭岁储。 鹤膝 鹤膝诗律“八病”之一。言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谓两头细,中央粗,好像鹤膝。《文镜秘府论·文笔十病得失》:“鹤膝:第一句末字,第三句末字,不得同声。诗得者:‘朝关苦辛地,雪落远漫漫。含冰陷马足,杂雨练旗竿。’失者:‘沙幕飞恒续,天山积转寒。无同乱郢曲,逐扇掩齐纨。’”明王世贞《艺苑巵言》卷三:“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如老杜‘水色含群动,朝光接太虚,年侵频怅望’之类,八句俱如是则不宜,一字犯亦无妨。” ☚ 蜂腰 大韵 ☛ ![]() ![]() ![]() ![]() ![]() 鹤膝 鹤膝矛的一种。汉杨雄《方言》卷九:“凡矛骹细如雁胫者谓之鹤膝。”《文选》左思《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军容蓄用,器械兼储。” ☚ 激矛 藤战蛇矛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格鬥器 > 鶴䣛 > 鹤膝 鹤膝 hèxī 同“鶴䣛”。 鹤膝 鹤膝矛之一种。《方言》:“凡矛骹细如雁胫者谓之鹤厀。”左思《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家家有鹤膝之矛,户户有犀渠之盾。 ☚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蘅皋 ☛ 鹤膝 鹤膝参见“上尾”(二)。 ☚ 上尾 拗 ☛ 各种枝 各种枝梅树的枝:梅枝 鹤膝(鹤膝枝) ☚ 枝叶 各种状况的枝 ☛ 鹤膝同“鹤㬋”。 鹤膝 鹤膝鹤膝,又名鹤节、鹤膝风、膝眼风、鼓槌风。因病后膝关节肿大,逐渐腿胫消瘦,形如鹤膝故名。《证治准绳·幼科》引汤氏云:“小儿鹤节,由禀赋不足,血气不荣,肌肉瘦瘠,则骨节皆露,如鹤之足,皆肾虚不能生骨髓之故。”小儿鹤膝风,一般多因禀赋不足,复感风湿之邪,以致阴寒凝滞而成。迁延日久,令儿全身羸瘦。喻嘉言曾说:“鹤膝风即风寒湿之痹于膝者也。如膝骨日大,上下肌肉日枯,且未可先治其膝,宜治气血,使肌肉渐荣,再治其膝可也。此与治偏枯之证大同小异,急溉其未枯者,使血流行而复荣。倘不知此,但用麻黄、防风等散风之药,鲜有不全枯者。故治鹤膝而急攻其痹,必并其足痿而不用矣。”小儿鹤膝,为先天衰弱,阴寒凝聚于膝,可用六味地黄丸补肾,加鹿茸补命火,以牛膝引至骨节而壮里,乃前人治本良法。若初起身热面膝肿者,用人参败毒散或防风汤治之。湿重者,用薏苡仁汤。并用白芥子外敷,葱炒热熨于局部,或用艾炷隔姜灸。久而局部浸肿,肤白而疼痛者,治宜温阳散湿,用五苓散加附子、良姜、独活,或阳和汤。痛甚加乳香、没药。溃后敷桂麝散。若肾虚鹤节,气血失荣,肌肉消瘦,骨节外露,筋脉挛缩者,须先服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加独活、杜仲;继用补肾地黄丸。此外,一膝引痛,上下不甚肿而微红者,为膝游风,治宜活络化湿,用宣痹汤加牛膝、萆薢; 膝部两侧肿痛,恶寒壮热,肿处手不可近者,为膝眼毒,用仙方活命饮加牛膝;如仅膝盖肿痛,且发寒热,则为膝痈,按一般痈疡治疗。 ☚ 惊瘫 手足拳挛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