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鸿都门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鸿都门学

 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以命名。当时太学为儒家子弟独占,他们引经据典议论政治,成为士族势力的地盘。汉灵帝喜爱书、画、辞赋,于是在鸿都门下创立了一所类似今日艺术学院的专科学校,这所学校在学习内容上专门学习辞赋、尺牍、字画、小说。为当时的士大夫所看不起,并深为不满。皇帝下诏令州郡三公选派学生来此学习,招收来的多为士族看不上的豪强子弟,在宦官围拥之中的灵帝,还以高官厚禄来优待这些学生。鸿都门学成为了一所与太学相抗衡的大学,也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政治上的争夺和权力的斗争。但从教育上说,开创了这样一所专门的文学艺术大学,为世界之先,突破了“独尊儒术”政策的藩篱,为后来各种专门学校开辟了道路。

鸿都门学

东汉灵帝元年 (178) 在洛阳鸿都设立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多至千人,离校后多被委以重官。又,鸿都与东观、兰台、石室、宣明等,为东汉时著名的藏书之地。参见《后汉书·灵帝纪》及《儒林传序》。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學校部 > 專科學校 > 鴻都門學
鴻都門學  hóngdūménxué

東漢靈帝時設立的學習研究文學藝術的高等學校。學生畢業後多獲高官厚禄,有些則出任剌史、太守,入爲尚書、侍中,並有封侯賜爵者。此舉曾遭經生儒士的反對,蔡邕事前即上封事認爲:“書畫辭賦,才之小者,匡國理政,未有其能。”事見《後漢書·蔡邕傳》。《後漢書·靈帝紀》:光和元年二月“始置鴻都門學生。”李賢等注:“鴻都,門名也,於内置學。時其中諸生,皆勑州、郡、三公舉召能爲尺牘辭賦及工書鳥篆者相課試,至千人焉。”

鸿都门学

中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公元178年2月东汉灵帝时设立,校址在洛阳鸿都门。是当时宦官集团为同士族把持的太学相对抗而设置的培养私人势力的场所。学生多系庶人子弟,有1000多人。专攻辞赋、小说、尺牍、字画,毕业后给以高官厚禄。是世界上第1所文艺专科学校。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

东汉中央官学的一种,为文艺专科学院。设于灵帝光和元年(178 ),因校址在鸿都门得名。专门招收有写作尺牍、辞赋能力及善于书写鸟篆文字的人当学生,学成后任官优厚。该学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文艺专科学院。

☚ 汉代太学   四姓小侯学 ☛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

东汉创立的专门为宫廷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的学校,创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 (178),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学生皆由州、郡、三公荐举“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 ( 《后汉书·灵帝纪》)。以尺牍、小说、辞赋、书法、绘画等为教学内容,学成之后大多入宫服侍,“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 《后汉书·蔡邕传》)。亦有作为皇帝的谋士或外交使者。

☚ 东观   宗学 ☛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Hongdumenxue

我国有史可查的最早的艺术学校。建于东汉孝灵帝光和元年,即公元178年,设有文学创作和书画等专业。学生经考试录取,并由国家分配任用。据《后汉书·孝灵帝记》载,光和元年始置鸿都门学。“鸿都,门名也,于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试,至千人焉。”鸿都门学的出现,曾遭到蔡邕为首的反对。蔡邕上书皇帝:“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愿罢鸿都之选,以消天下之谤,书奏,不省。”《后汉书·蔡邕传》和《东汉会要·鸿都门学》有几乎同样记载。

☚ 我国近现代美术教育   翰林图画院 ☛

鸿都门学

东汉设立的中国最早的文学艺术学校。建于洛阳鸿都门,故名。创于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选送。出学后多授高官。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

东汉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建于东汉末灵帝光和元年(178),因校址设在鸿都门而得名,表面上为满足皇帝的嗜好开办,实质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培植党羽和势力另立的一所太学。鸿都门学主要学习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一所专门学习文艺的高等学府。

☚ 蒙学   国子监 ☛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

东汉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建于东汉末灵帝光和元年 (178),因校址设在鸿都门而得名,表面上为满足皇帝的嗜好开办,实质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培植党羽和势力另立的一所太学。鸿都门学主要学习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一所专门学习文艺的高等学府。

☚ 蒙学   国子监 ☛

鸿都门学

汉代中央设立的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设于洛阳鸿都门,故名 “鸿都门学” 。东汉灵帝(168年~189年)时宦官为了同士大夫集团抗衡,培养扶植自己的亲信,投灵帝之所好,在太学之外设专门学校,授辞赋、小说、绘画、书法、尺牍。后遭士族反对而关闭,仅存十余年。鸿都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院,开后世专科学校之先声。

鸿都门学hóng dū mén xué

 学校名,东汉灵帝光和元年置,"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名、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见《后汉书·蔡邕传》。

鸿都门学

东汉建立的中国古代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始建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后汉书·灵帝纪》光和元年,“始置鸿都门学生”,是宦官借汉灵帝酷爱辞、赋、书、画为缘由,派由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创办了这所教授文学艺术的学校,以与士族势力占统治地位的太学相抗衡。鸿都门学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不同。学生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当时学校专授儒家经典的旧规。宦官为了壮大其势力,对鸿都门学的学生特别优待。学生毕业后,多给予高官厚禄,有的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学校一度十分兴旺,学生多达千余人。后因内乱蠭起,至汉末而结束。鸿都门学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它在独尊儒术的时代,提倡专攻文学艺术,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鸿都门学

官学名。东汉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在洛阳鸿都门建立,故称鸿都门学。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艺术学院。招收学生的对象与教学内容均不同于太学。专门招收没有名望的,为士族看不起的豪强子弟,毕业以后提拔他们担任重要的官职,以便与士族对抗。教学的内容则摈弃经学,专门学习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