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镜
❶傅玉书作。有家刊本。不分卷,二十出。作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4)。叙明季杨涟、左光斗、周顺昌、魏大中等为魏忠贤所害。杨子与左女以鸳鸯金镜为聘而联姻,中经战乱失散。后诸贤之子囊括三鼎甲,上疏诉冤,乃得诛奸奖忠。此剧旨在褒奖忠孝,于史实多不合,排场亦欠妥,惟曲文“佳处在不用衬字,而叙情写景,皆颇自然”(周贻白语)。
❷黄燮清作。有清道光十五年(1835)初刻本。又咸丰七年(1857)及同治四年(1865)《韵珊外集》本、光绪七年(1881)重刻《倚晴楼集》本。为《倚晴楼七种曲》之一。作于道光十四年(1834)。十出。叙少女谢玉清偶遇书生李闲,心生爱慕,遣丫环赠李鸳鸯镜一面,并约期幽会。李如期携镜赴约,因友人王湘告诫,将鸳鸯镜打碎,拒约而返。后王、李同榜中进士。玉清亦自忏,修炼成仙。剧取材于王士禛《池北偶谈·碎镜》。旨在“维风俗,正人心”(《自跋》),宣扬“发于情止乎礼义”之男女大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