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鸳鸯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鸳鸯针

 《鸳鸯针》,全称《拾珥楼新镌绣像小说鸳鸯针》,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 卷首有序,后署“独醒道人漫识于蚓天斋。” 残存第一卷。另有《拾珥楼新镌绣像小说一枕奇》 二卷,其第一卷与《鸳鸯针》 所存之一卷同; 《拾珥楼新镌绣像小说双剑雪》 二卷。后二卷无序无图,编辑及批阅署名同《鸳鸯针》。《鸳鸯针》卷首有图八叶。孙楷第先生指出: 三书实为一书,原书名 《鸳鸯针》。书本四卷,书肆析前两卷单行,则为《一忱奇》,析后两卷单行易其卷本,则为《双剑雪》。三书五卷,去其重复,得四卷十六回。卷演一故事。
 
 其一卷四回的故事叙: 明朝年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秀才徐鹏子,生活清贫,靠出卖乃祖做官时的几爿房屋田亩为生。才学文章,自视甚高,却屡屡困于场屋。有一年,他满怀信心参加科举,期望题名,“文福双齐”,不料却被一个叫丁全的钻营之徒买通本府莫推官,偷梁换柱。待到榜发,徐鹏子名落孙山,那个丁全却顶了解元。当他得知偷窃疑情后,心内生愤,乃与另一学内秀才绰号叫 “白日鬼”的周德商议,欲到监场告状。而周德趋炎附势,通告并撺掇丁全设计陷害,将徐家的丫头掠去私藏,告徐鹏子一个谋杀的罪名,由莫推官受审,投入牢房。而丁全则鲜衣好马,上京城会试去了。因他 “做人滑滔,见事乖巧”,竟也中了 “低低一名进士”。再说那徐鹏子,坐了三年监牢后,其妻将房契转让给新进巡抚,才得脱身。为了生计,遂远行去做幕宾,途中尝尽风波之苦。后因伴读翰林公子,得到翰林的赏识,不久中得进士,官封“北京刑部主事”。徐妻王氏千里访夫,屡屡颠踬,终于在郊外与徐鹏子偶然相遇,始得团圆。而丁全却因其干父严世蕃倒台,科场案发,撞在徐鹏子手中,真情大白。而徐鹏子却“以德报冤”,将丁全罪名开释了。后徐鹏子官至吏部尚书,三子克绍书香,中得举人进士,皆为名宦。
 二卷四回叙: 明朝天顺年间,江西南昌府新建县秀才时升(大来),家业贫困。一次在外出借贷路上,遇到了一位“壮士”的慷慨赠银。“壮士”者,大盗也。不过“盗亦有道”,这个名叫“风髯子”的“大盗”是一位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高人侠士,常在暗中相助时大来。后时大来远走广东潮州府,给一位任知府做幕宾。不意知府女儿在途中被人所劫,其首领即为风髯子,告时大来搭救,知府女儿得以获释,但因此时大来也惹祸上身,被知府关入牢房,由风髯子打通关节获救,并赠银助其逃难。后时大来得一袁姓乡宦收留,叹赏其才,得府县第一,被考试官择用为县公子伴读,不料这位学道就是原来的广东潮州知府,幸得知府小姐探知隐情,私放出门。后时大来高中科举,授刑部主事,并相救风髯子陷狱之苦。在位上,他操守廉明,声誉卓著。任知府得到呵责,其女则由时大来作伐,与风髯子结为秦晋。后时大来官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赐尚方剑,总督三边。不久看破世情虚伪,乃与风髯子等一起 “驰驿荣归”。
 其三卷四回叙: 明朝崇祯年间,山东东昌府秀才宋连玉,世家华胄,满腹才学,却不计世间名利,与十来个要好同伴,结成文社“翼社”,限期聚会作诗,其学内有一个叫卜亨的秀才,田连阡陌,家世富贵,却绣革草囊。仗着名势,在士人中到处招摇撞骗,以假瞒真,每逢题诗作文,则靠两个随行书童案下投递,剽窃诗文以为己有。他又到处刊刻文稿,送人览阅。会试时装病骗取宋连玉信任,并请其代为出考,得中魁元,但为时人所疑。不久宋连玉得中解元,但因不满时政的“纵贿容奸”,遂挂冠而去。而卜亨一日被一傅御史请到家中,拟题要他案头作文,并紧闭门锁。卜亨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便乘晚从御史家的狗洞钻出,玷了一身的肮脏。最后被朝廷捕获,下场不妙。(其后文字欠缺不清)
 其四卷四回叙:明朝万历年间,南京水西门外有个叫范顺的,薄有家产,但为人刻薄,嘴头尖酸。他开有一所米行。江西米商吴元理(有德),有千余担米代请范顺寄存,有急事转道回老家去了。范顺趁米价上涨的当儿,卖掉了这位米商的存米,得了许多银子,并用此本钱做生意,得利极多。当吴元理回南京索米时,范顺夫妻却心生黑心,撒赖鲸吞。为扩大财路,范顺挂船去进更多的米,途中又在饶州府收购了一座木材山。因偷鱼收卖而与 “贼情”牵连,得吴元理搭救。又因贪色风流,赔尽老本。而他的妻妾,趁他外出期间偷奸养汉,与人淫乱,事败后,妾被人发卖,家业散尽,其女儿也被逼出嫁。待得范顺回家时,已一片荒凉,无奈只好投靠女儿。而吉人自有天相,吴元理得了那座木头山,非但没蚀本,还大大赚了一笔,并且不计前嫌,着力帮助范顺。而范顺经历了人世间许多风波,也终于洗心革面,二人遂成生死莫逆之交。
 《鸳鸯针》的题名,出自于元遗山的《绝诗三首》之一:“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这是把绣成的鸳鸯比喻为艺术作品,意谓学艺不是轻易地教给别人方法,而是要使人潜入其中,躬身实践,掌握其奥妙要领。在小说中移用其意,但已不是针对学艺而言,而是把“鸳鸯针”当作救世、治世的良方,对现实社会痛下针砭的意思。即所谓“痛下顶门毒棒,此针非彼针,针针相投; 一针两针,针针见血。” (独醒道人《鸳鸯针》序)小说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明确的。小说认为世道衰落,社会病入膏肓,需要有识之士,即所谓的“智者”来力挽狂澜于既倒,予以 “救治”、“医国”。而“医国”的过程,则是“先工针砭,后理汤剂,迨针砭失传,汤剂始得自专其功。然汤剂灌输肺腑,针砭攻刺膏肓。世未有不知膏肓之愈于肺腑也。” (独醒道人语) 而当时社会黑暗腐败,“黑海狂澜,滔天障日”,追名盗利,趋尚成风,因此,小说要用 “鸳鸯针”来“医王治国”,救世济世。
 《鸳鸯针》描写的主要是明中后期的历史状况,第四卷提到的 “闯贼”和“倭寇”,则是晚明的历史折射。明代中后期,朝政废驰,吏治腐败,官宦当道,奸佞横行。官僚阶层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一般老百姓和寒门儒子,深受其害。对于这些社会腐败现象,小说表达了极大的愤慨,总是用犀利、抨击的笔触予以深刻的揭露。第三卷中的“吏部关昌时”,“纵贿容奸,变乱成法”,搜利攫夺钱财,中饱私囊。时大来之妻为了营救丈夫,倾尽家产,也救不了丈夫囹圄之苦,亏得豪侠风髯子送了“二百两赤金”给新到的按院,按院“关照”知府,才得以出狱。时大来出狱时不知详情,以为是遇着了“廉明按院”,倒被风髯子抢白了一通,认为“这般凑巧,那般清廉,若是都恁样起来,天下该久已太平了。”时大来至此才如醍醐灌顶,如梦方醒,认识到了 “孔方兄”的作用。任知府任会稽知县时,因 “诈了原告,又诈被告”,被调任到江西靖安县。但他一上任,就不再“靖安”了,“连地皮卷尽,还恨那树根生得不坚牢”。他“财运颇亨,管粮抽税,加三加五,又搜克了无限银子。”尽管朝野已有 “物议”,却照样不妨碍他升官发财,打听到广东潮州是“有生发去处”,就升任去做潮州知府了。一些读书人做了官,就挖空心思搜罗钱财,“终日敲人拶人,横着心肠刻剥人的东西,就是富堪敌国,也还不知靥足。”地方官们不仅贪赃,而且枉法,动不动就将老百姓和寒儒拿去监禁、鞭打。第一卷中那个为丁全顶名的莫推官,因为得了丁全的“一所房契,价银三千两”,就将王法置于一边,昧着良心算计迫害徐鹏子,诬他一个谋杀罪,搞得他家破人亡。第三卷中的那个任知府,以怨报德,几次欲陷时大来于绝境。我们看到,在这个社会里,公理与良心的天平一切都倾斜了,封建统治机器的一切都被锈蚀了。那些如狼如虎的差役、狱卒、巡捕,也一个个狗仗人势,横行无忌,敲诈勒索。以致作者慨叹 “强盗何曾在绿林”,官府狱卒的狠恶,使强盗反而变得可亲了,“世上谁人能得君”! 这是小说的愤极痛极之言!
 《鸳鸯针》中描写得最精彩的,是对于士人中“假名士”的毕肖而锐厉的讽刺。有人说它是“一部早于吴敬梓 《儒林外史》百年的短篇儒林小说”。(王汝梅《 〈鸳鸯针〉及其作者初探》) 确是十分有理。在此之前,我们还不曾看到如此凌厉的“绝世奇文”(谭正璧《日本所藏中国佚本小说述考》)。封建社会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知识阶层),一旦达到 “士”的地位,就有可能和机会踏上官宦之途,以圆满读书人“封妻荫子”,“名显乡里”的理想之梦。当然,仅仅到达“士”的地位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通过科考进入仕途,否则,即使你有满腹才学,也是“无处货与帝王家”,甚至永远沉沦下療。因此,当士子们在通过科考向仕途进军的时候,总是要竭力在上司及同僚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推销自己的价值,以度博得上层官僚的赏识和提掖。这种风气沿袭盛行的结果,是把许多麕集在社会下层的士子导引到对所谓“名士”声望的渴望和歆羡上。因为只要够得上 “名士”的称号,就可以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或进或隐,从容自如。而且,他还可以在士人中左右逢源,得到普遍的尊敬。然而,“从来有真名士,就有一般假名士”。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真正的“名士”,应该是胸罗才学,率真自然,卓荦不群,象魏晋南北朝时的嵇康、阮籍一样,“手挥太极,目送归鸿”,具有超脱于名利之外的风格气度,炯然独立的耿介个性。而“假名士”,则往往是媚俗寅缘投机之徒,他们往往是用欺骗的手段欺世盗名。如《儒林外史》中的马纯上、匡超人之流,就是“假名士”的所为了,对此,吴敬梓曾给予无情的讽刺和嘲弄,很不幸的是,《外史》中“假名士”形象并不是自生自长的,而是“隔代单传”,我们可以在这部《鸳鸯针》中找到他们血缘姻亲关系。因为,小说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嚣气质,顽钝面孔,咬文嚼字,装模作样” 的假名士卜亨。
 卜亨家境豪富,“田连阡陌,屋齐云霄”。还有 “汗牛充栋”的藏书。但他不学无术,镇日介带着书童帮手吃喝玩乐。他生就一口三寸不烂之舌,“论古谈今,驳帝批王”,最好挚龙附凤,“年家”、“世谊”的,只要能攀援,就极力奉承,不听他便赖死赖活。因他手段灵活,打通了关节,就 “顺顺溜溜”做了个秀才,终日在读书人中间 “交游”。他又要装饱学,临案作诗,总是挥毫泼墨,潇洒淋漓——原来是他事先串通好两个随身书童给他传递剽窃的名诗名句。这一着果然骗过了许多人,老实的宋连玉蒙在鼓里,竟以为他作诗“清新隽永”,“灵健有致”,杯酒功夫,就“花盘锦簇”了。卜亨还标榜斯文,花架子十足,当士人们去他府上聚会时,但见:
 
 四旁都是笔架。……一架堆的是秘书逸史,并十三经廿一史。一架堆的是坊刻诗文,历程大小题,房书行卷,韩求仲文……一架堆的是历朝明公墨迹石刻,及我朝沈石田、唐六如、董玄宰、文征明的手笔,都是锦轴玉签,越发堆的耀人眼目。中间悬一匾道“古道照人”……几上列着一部按季缙绅,一部历科履历,一部尺牍争奇。旁堆着无数当道书札请启及本省府县县官名帖。红红绿绿,真是玩之不尽。
 
 他仿佛开了一个书铺,学问的气势足以唬人,然而他却连《四书》 的章节、庄子的句意和 “云破月来花弄影”这样的名句都不曾知道! 他不通文墨,进场之后只考了个“六等一名”,但他却在士人面前信口胡诌,说是“高兴起来……那文意笔势,也不觉得滔滔水涌,收煞不来。”而在真实的试卷上,他老兄却是“白的处多,黑的处少”,而被督学批为“何物白丁,滥叨黉序。”但他不思收敛,竟然刻起文稿诗集来,“逢人便送,就象是布施经本一般。”他又偷偷地在乡试卷上假冒考官批语,把“自己” 的文章极力奉承,从此又增加了一份 “乡试朱卷”的“拙刻”。而他也由此搜刮了许多银子,一般的士子更是对他更是趋之若鹜。“就是放个屁,人只道是香的,稍不如意,就大呼小叫的骂。”这渐渐暴露出他的无赖本性来。第四回中,他终于露出了狐狸的尾巴,因作不出诗文,只好钻狗洞而出。小说对这样的 “假名士”,“真草包”的鄙琐、低劣的品质作了愤怒的抨击,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对于那些“士林匪类”和士林中趋炎附势、胁肩谄媚的小人,《鸳鸯针》讽刺的锋芒,也没有丝毫的宽容。第一卷中的丁全凭恃钱财,打通关节,不仅攫取了徐鹏子的科业,还捏造罪名,使他陷入囹圄,其所作所为,实与匪类无异。士林小人,则惯于落井下石,出卖良心,如第一卷中与丁全合谋陷害徐鹏子的“白日鬼”周德,第二卷中那个坑骗时大来妻子营救银两的吕游之,就是小说中士林丑类的典型。
 《鸳鸯针》在痛斥假名士的同时,对那些才情富赡、品行清纯的“真名士”,则予以歌颂和赞美。“真名士”虽然也追求科举功名,但并不把科举功名当作进身仕途的唯一目的,即便是进了仕途,他们一般也能清正廉明。第二卷中的宋连玉“至诚无伪”,狷介独立。他中了进士,入了翰林,但因为看不惯官场的“纵贿容奸,变乱成法”,就约合同伴参了一本,“不候旨下,竟自挂冠而去”,把到手的功名弃之如敝履,在隐匿山林、古朴守拙的生活中保全他个性的独立和道德的完善。他与《儒林外史》 中王冕一样,能摆脱尘世名利的羁绊。这在封建社会的知识阶层中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第一卷中的徐鹏子和第二卷中的时大来,也是作者推崇的士人形象。他们温良恭俭,为人坦诚,有古道热肠。他们身出寒门,能体验百姓的苦难,因此在官位上也能体恤民情,爱护百姓,又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平藩勘乱,屡建殊勋。一旦功成名就,他们就学古代的伯夷、叔齐和鲁仲连的所为,退隐而去。对比那些欺世盗名的假名士而言,他们可谓是浊世中的高士,淤泥中的青莲。《鸳鸯针》的作者礼赞这样的高人雅士,让他们有一个良好完美的结局,以示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真善美必然战胜假丑恶。
 《鸳鸯针》内容的第二部分,即第四卷四回,主要是描绘世情,抨击世风的浇薄。明代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的商品交流扩大了。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发展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商品经济的发展,势必冲击固有的传统价值和道德体系。乐天桃源式的自然生活图景被在商品交流中所产生的狡诈、欺骗、悭吝等世俗劣行蒙上灰暗的色彩。为了攫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红了一双眼,连父兄也不认识了。” 金钱使人变得鄙吝,“一文钱不过界,一粒米劈着两边”,金钱更激起人们的贪欲。南京商人范顺鲸吞了另一个江西商人吴元理寄存的一千担米后,就公然开起“范记米行”来。但他并不知足,安守产业,而是冒风险出船去经商,以图扩大产业。甚至买下陌生地方的一片山林,期望以后能有更大的收获。作为一个商人形象,范顺是失败的,因为他是靠强夺别人的财富而发家的; 他出外经商,并没有赚回一个子儿,而留守在南京的产业也被其妻妾偷情养奸而丧失殆尽。但作为一个商品经济社会环境中的市井细民,范顺的形象倒是成功的:他盘剥精明,奸险狡猾,口厉心贪,自私自利。可以说,它是明代社会市民形象画廊中生动的一角,可以与《三言》、《二拍》 中塑造的市民形象媲美。
 综上所述,《鸳鸯针》“砭士林,刺世情”的主题意旨的发挥是比较成功的。尽管它并没有 “灌输肺腑”,“攻刺膏肓”,但却揭出了封建社会中的种种毒瘤,起到了某种“惊世”、“醒世”的社会功效。特别是在“士林讽刺”的创作题材的拓展上,《鸳鸯针》较以前的小说(包括文言小说)有比较突出的进展,其讽刺艺术的运用也显得颇为成熟。更重要的是,它对于后起的杰出的儒林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具有发轫起始之功。

《鸳鸯针》原文和解析 - 明清小说 - 可可诗词网

《鸳鸯针》

鸳鸯针

清初写刻本《鸳鸯针》目录书影

清初写刻本《鸳鸯针》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一名《觉世棒》,又名《一枕奇》、《双剑雪》。四卷十六回。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华阳散人或即明遗民吴拱宸。吴拱宸,字襄宗,丹徒人。成书于清顺治初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写刻本,藏大连图书馆。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说选刊”排印清初写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写刻本。

第一卷 打关节生死结冤家 做人情始终全佛法

明嘉靖年间,杭州府仁和县秀才徐必遇,字鹏子,娶妻王氏,夫妻俩守着祖上留下的薄产度日。徐鹏子一心苦读,才学文章出类拔萃。这年乡试,徐鹏子场上文章得意,自信此科必中。谁知榜发却又名落孙山。徐鹏子闷闷而归,在家中长吁短叹,打骂丫头春樱出气。这日,翻看五魁朱卷,猛然发现第三名举人丁全的文卷竟与自己场上所作文字一字不差,十分惊诧,遂将此事告知学中秀才周德。周德见徐鹏子欲去告官,慌忙去报与丁全。原来,丁全不学无术,极会钻营,临场前贿赂本府莫推官三千两纹银,求其场中关照;又买通誊录试卷的陈又新为其调换文卷,这才中了第三名。当下丁全十分惊慌,与周德设计,将徐家丫环春樱骗出藏在家中,唆使春樱父母状告徐鹏子杀人藏尸。莫推官将徐鹏子秀才功名革去,关入大狱。不久,丁全上京会试,又用同样手法,得中进士。徐鹏子入监三年,直等莫推官升任去后,才由妻子王氏变卖祖屋,花钱将他救出。后因家贫,外出教书,当幕宾,流落到临清卢翰林府中当抄写。徐鹏子代卢公子作文,得卢翰林赏识,进学中举,上京会试。倭寇作乱,浙江百姓流离奔走。王氏离乡寻夫,在荒野巧遇徐鹏子。夫妻相会,同到京城。徐鹏子金榜题名,任刑部主事。此时,严嵩父子倒台,丁全因贿赂权奸,拿问下狱。徐鹏子不计前仇将丁全开释,罢职为民。后,徐鹏子累官至吏部尚书。

第二卷 轻财色真强盗说法 出生死大义侠传心

江西南昌府新建县秀才时大来,娶妻万氏,家境贫寒。那一年,正值旱荒,时大来找不到蒙馆教书,日子越发艰难。这日,家中无米下锅,大来外出借贷,在街上撞着一小孩,打碎了孩子手中盛油的碗。那孩子拉着大来要赔一文钱。大来身无分文,脱身不得,正在尴尬之际,来了一位长髯大汉,替大来赔了钱,又拉上酒楼喝酒,并赠银五十两告别。大来问其姓名,回说叫“风髯子”。不久,大来得吕游子介绍,做了任知府的幕宾,随之赴潮州上任。途经梅岭,风髯子领十多个好汉,将任知府的钱财及女儿赛儿劫走。任知府因听见内中一人喊了声时相公,遂怀疑大来与强盗勾通,请当地知府将大来押入监牢审问。风髯子闻讯将赛儿小姐送还任府,又劫狱将时大来救出,赠银嘱其还乡。大来返回家乡,却被吕游子告密,再次下狱。万氏上按院鸣冤,巧遇风髯子。风髯子巨金买通按院,保释大来出狱。大来听从风髯子劝告,外出避祸,流落到山东,代书春联谋生。乡宦袁公见大来有文才,召至家中与其子共读。不久,大来改名应考进学,却被任知府认出,扣押在府中。是夜,任小姐赛儿偷偷将大来放走。任知府到袁府要人,袁公不理,二人皆上疏朝廷,皇上降旨,任被罢职为民。大来入京,住高进之家中,二人结为好友。大来改名高升,考中进士,任刑部主事,设法救出被捕入狱的风髯子。不久大来调任兵部,率领风髯子、高进之将俺答赶出口外,立了军功,各授显职。大来作媒,风髯子与任小姐赛儿成亲。后二人一齐辞官隐退。

第三卷 真文章从来波折 假面目占尽风骚

明朝崇祯年间,山东平原县秀才宋连玉和学中朋友结了个文社叫翼社,轮番作东,会文作诗。假名士卜亨,家道丰厚,靠打通关节,顺顺溜溜做了秀才。他虽不懂文章,却写得一笔好字,处处以才子自居。卜亨想入翼社,请宋连玉来府赏花,将他人诗作抄在扇上求教。宋连玉见诗佳字也佳,以为卜亨高才,遂荐其入社。然而每值社期会文,卜亨先装模作样一番,而后总借故溜走。后入府考试,众人皆早早考完,唯卜亨天黑之后方才出场。及至发榜,宋连玉众人不是一等也是二等,唯独卜亨考在劣等。众社友上门慰问,卜亨吹嘘自己一时文思泉涌,下笔千言,越了格,故此考为劣等。众人疑心,去学中查看原卷,却见卜亨卷上只写了十四个字,于是知其为胸无点墨。卜亨欲到南京纳监,邀宋连玉同行。临考装病不起,乞求宋连玉冒名代考。连玉进场代考,文章甚中房师之意,初定为魁首。及至拆号,大座师见是卜亨的文章,知其为人,勉强填为副榜第一。卜亨将宋连玉代考的朱卷刻印出来,四处投送、到处吹嘘,一时闻名南京。其后卜亨到北京应试,临场无人替考,遂将试卷带出考场,以免出丑。此时,宋连玉中了进士,因参奏权奸,挂冠而去。卜亨被傅御史邀至家中代为起草文书,因作不出文章,钻狗洞爬出,连夜逃回山东。途中,被李闯王部下拿获,牛金星听说是名士,授其官职。后卜亨被朝廷拿获问罪。

第四卷 欢喜冤家一场空热闹 赚钱折本三合大姻缘

明朝万历年间,南京水西门外有个开米行的范顺,娶妻齐氏,生女贞姐。范顺为人刻薄,好占人便宜。一日正在店中坐着,来了个江西米商吴元理,将千余担米挑到范顺行中,专候行情发卖。谁知连日阴雨,一时难卖。吴元理急于回乡收购新粮,将米托范顺转卖。谁知吴元理去后,天晴米价上涨。范顺将米卖了个好价,又将所得银两作为本钱,做了几趟生意,赚了好多银子,一时心满意足,娶了个小妾尤氏。吴元理回乡收粮,因年成不好,官府出告示,禁止私下贩粮。吴元理无奈,返回南京。范顺谎称天雨屋漏,仓中米已烂掉,只拿出少量银子,将吴元理打发出门。范顺昧心发财,前往湖广收购新米。途中听信人言,改往江西饶州收买木料。不想此地闹贼,范顺被人敲诈,幸遇吴元理将他救下。范顺将木料转让吴元理,诓得他五百担米返回南京。途中因奸情中人圈套,五百担米落入他人手中,方才脱身。范顺出门之后,齐氏、尤氏与人通奸,因觉得女儿贞姐碍事,将贞姐嫁与顾秀才为妻。后通奸事发,齐氏和尤氏下监候审,幸亏贞姐夫妻出面,将米行卖与他人,得钱打点,将二人救下。范顺回到南京,见米行已属他人,只得住进女婿家中。吴元理将木料卖与王府,得了银钱又授为王府官吏。于是,来到南京面谢范顺。后吴元理误伤人命,范顺为之奔走。幸喜知县正是范顺女婿,赖其开释,吴元理得以免罪。

清初写刻本《鸳鸯针》插图书影

鸳鸯针

又名《双剑雪》、《一枕奇》。短篇小说集。明末清初佚名撰。或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四卷。第一卷《打关节生死结冤家,做人情始终全佛法》,叙嘉靖朝杭州仁和县秀才徐鹏子参加乡试,成绩优异,却被同学丁全走门子顶替,被诬入狱,后因祸得福而迁升,以写官场黑暗为主。第二卷《轻财色真强盗说法,出生死大义侠传心》,叙天顺至嘉靖间南昌府新建县穷秀才时大来得到“强盗”风髯子黄侠的救助而脱离窘境事。第三篇《真文章从来波折,假面目占尽风骚》,叙明崇祯年间山东东昌府平原县两秀才故事。一无所长的卜亨,骗来有真才实学的宋连玉代考,中副榜第一。后因傅御史请他作文,只得从狗洞逃走。第四篇《欢喜冤家一场空热闹,撰(赚)钱折本三合大姻缘》,叙万历朝吴元理、范顺两个不同类型的商人故事。吴乐于助人,范唯利是图。全书从不同侧面反映晚明的社会现实,艺术成就较高,堪称明末清初小说佳作。有广东坊刊本,大连图书馆藏,仅存一卷。别有《一枕奇》二卷,实即《鸳鸯针》之一、二卷;《双剑雪》二卷,实即《鸳鸯针》之三、 四卷。也为大连图书馆收藏。

鸳鸯针

四卷十六回。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有人认为,作者华阳散人为明末清初吴拱宸之别号。吴拱宸字襄宗,号华阳散人,生卒年不详。《鸳鸯针》当成书于清初顺治、南明政权犹存之时,小说集,四卷每卷演一个故事。每卷有偶题总目,各回又另列偶句题目。序中云:“医王治国,先工针砭,……古德拈一诗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道人不惜和盘托出,痛下顶门毒棒。此针非彼针,其救度一也。”可见作者的写作旨意,在于对社会的病态进行针砭,以救时济世。故书名又题 《觉世棒》。第一卷《打关节生死结冤家,做人情始终全佛法》,叙杭州仁和县秀才徐鹏子乡试被丁全诬陷入狱,后得释并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丁全因事犯罪送审刑部,徐以德报怨,将丁开释遣归,只判罢职永不录用。第二卷《轻财色真强盗说法,出死生太义侠传心》,叙穷秀才时大来受侠士风髯子救济帮助,后二人立功、共登华贵事。第三卷《真文章从来波折,假面目占尽风骚》,叙假名士卜亨混入宋连玉等组织的文人团体翼社,招摇撞骗,后真面目露出,从狗洞爬出逃走。第四卷《欢喜冤家一场空热闹,赚钱折本三合大姻缘》,叙米行商人范顺私吞客商存米,后出外经商反复被骗折本,而家中妻妾也与人通奸事发,将米行变卖才得脱身于官。该书四个故事除第四卷写商人生活外,前三卷均以儒生秀才为描写对象,真实地反映了晚明的儒林生活,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世态人情上的丑恶。它早于吴敬梓《儒林外史》一个世纪,堪称明末清初的一部短篇《儒林外史》,在明清小说史上有一定地位。但叙事粗疏,艺术性不高。第四卷亦有猥亵色情描写,加之封建伦理的劝惩说教,不脱时代局限。该书大连图书馆藏有刊本,推测为康熙年间刊出,只残存第一卷。大连馆又藏有《一枕奇》小说二卷,《双剑雪》小说二卷,此二书实为书商割裂《鸳鸯针》第一二卷和三四卷的翻刻本。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合大连馆所藏《鸳鸯针》、《一枕奇》、《双剑雪》三书、按《鸳鸯针》卷目点校排印,以《鸳鸯针》为题出版。

《鸳鸯针》yuan yang zhen

A Pair of Needles→华阳散人 (Huayang Sanre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