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鸬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鸬鹚lúcí水鸟,嘴扁长,尖端有钩,善于潜水捕鱼。经驯养能帮人捕鱼。通称鱼鹰。 鸬鹚lúcí〈名〉水鸟,身体比鸭子狭而长,羽毛黑色,嘴扁而长,善捕鱼。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游禽部 > 鵜 > 鸕鷀 鸕鷀 lúcí 亦作“鸕慈”、“鸕鶿”、“𪈒鷀”,亦稱“水老鴉”、“摸魚公”。水鳥。鸕鶿科。體長約八十厘米。體黑,具緑色金屬光澤。繁殖期頭頸雜以白羽,脇具白斑。嘴長,前端具鈎,頦下喉囊可儲捕獲物。棲於水濱,善潛水捕食魚類。故漁人飼馴以捕魚。分佈我國東部各省。《說文·鳥部》:“𪈒,𪈒鷀也。”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野秋鳴蟋蟀,沙冷聚鸕鶿。”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二·鸕鷀》〔釋名〕:“鷧,水老鴉。時珍曰:案韵书盧與兹並黑也,此鳥色深黑,故名。”又“〔集解〕時珍曰:‘鸕鷀,處處水鄉有之,似鶂而小,色黑。亦如鴉,而長喙微曲,善没水取魚。日集洲渚,夜巢林木。久則糞毒多令木枯也。南方漁舟往往縻畜數十,令其捕魚。’”清·厲荃《事物異名録·禽鳥》:“《事物紺珠》:‘鸕慈,一名摸魚公’。”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游禽部 > 鵜 > 鸕鷀 > 鸕鶿 鸕鶿 lúcí 同“鸕鷀”。 鸬鹚【同义】总目录 鸬鹚乌鬼沸波雕鸡鷧 各种鸟名 各种鸟名鸡(秧~;珠~;春~;褐~)皇 鸢 凫 鸠(~妇;此鸟 ~;斑~;绿~;南~;睢~;鹃~;鵽~;鸤~;鹁~) 鸨 鹝 ☚ 各种鸟 各种状况的鸟 ☛ 老鹰 老鹰鹰(苍鹰;雀鹰;兀~;神鹰;山~;角鹰;黄鹰) 鸢(鱼~) 鹞(鹞鹰;鹰鹞) 雕 鹫 鸱(鸱鸟;茅鸱) 鹬 鷣 大鹏 苍鸟击征 征鸟 鷞鸠 题肩 迅羽 ☚ 猛禽 鱼 ☛ 鸬鹚cormorant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 Blumenbach,又称鱼鹰、水老鸦。鸟纲.鹈形目,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体形较大,体长达82 cm。通体黑色,具紫色的金属光泽。生殖季节头、颈杂以白羽。喙长,尖端钩曲,适于捕鱼。喉囊小。栖息于河川、湖沼和海滨等水域,善游泳和潜水。营巢于水边矮树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3~7枚,两性共同营巢,轮流孵卵。数量过多时,对渔业有一定危害。易驯养,用以捕鱼。分布于中国各地。 鸬鹚 鸬鹚鹈形目鸬鹚科。大型游禽,体重近2千克,体长0.5米。嘴圆锥形,强壮。脚位于体后。全身黑色,肩部和翅具青铜色金属反光。分布于南疆各主要湖泊及水库。多活动于静水域。食物以鱼类为主,每年3—5月产卵繁殖。为渔业害鸟。 鸬鹚 鸬鹚Luci亦称“水老鸦”、“鱼鹰”,属游禽类。鸟纲,鸬鹚科。体长可达0.8米。体羽主要为黑色而带有紫色金属光泽。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生殖季节头、颈部生白丝状羽。幼鸟的下体黑色,杂以白羽。栖息河川、湖沼和海滨,善潜水,捕食鱼类等。营巢于苇丛中或矮树、峭壁上。广布于我国各地。在我国南方多饲养来帮助捕鱼。捕鱼时喉下的皮肤扩大成囊状,捕得鱼就放在囊内。但这种捕鱼方法现在已逐渐淘汰。 ☚ 都督 茱萸 ☛ 鸬鹚 鸬鹚Phalacrocorox carbo俗称“水老鸦”。鹈形目,鸬鹚科。除南极和北极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善于潜水捕鱼的一种水鸟。在我国常见的鸬鹚体长约有0.8米,全身羽毛大部是黑色,仅翅膀和肩、背部为青铜棕色,并有闪光。我国驯养鸬鹚捕鱼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南方和北方渔民仍有驯养鸬鹚潜水捕鱼,一般用麻环把它的颈部套住,使捕捉到的鱼无法吞下,渔民即可把鱼取走。因此,有人把鸬鹚也叫“鱼鹰”。但真正的鱼鹰是指猛禽中的鹗(e),它可从半空中直冲而下,用钩爪捕捉水面和水中的游鱼。 鸬鹚 ☚ 金翅雀 鹤 ☛ 鸬鹚lú cí《本草纲目》禽部第47卷鸬鹚(24)。药名。为鸬鹚科动物鸬鹚,参见“鸬鹚肉”条。 鸬鹚Chinese cormoran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