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鸊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游禽部 > 鸊鷉 > 鸊鷉 鸊鷉 pìtī 亦作“鷿鷉”、“鷿鷈”、“鸊鶙”、“鷿鵜”,亦稱“鷉”、“須鸁”、“鶻鷉”、“鶻蹏”。水鳥。鸊鷉科。體形似鴨而小,脚近尾端,趾具瓣蹼。翼短小,不善飛行,長於潛水,常群游於水面。棲居河流湖泊,巢於水草叢中。食水生動物。卵生。我國有小鸊鷉、鳳頭鸊鷉等類。《爾雅·釋鳥》:“鷉,須鸁。”郭璞注:“鷉,鷿鷉。似鳧而小。”《廣雅》:“鷿鷉,鶻鷉也。”《後漢書·馬融傳》:“鷺鴈鷿鷉。”《文選·張衡<;南都賦>;》:“𪃈鶂鸊鶙。”李善注引《方言》:“野鳧其小而好没水中者,南楚之外謂之鸊鶙。”漢·蔡邕《短人賦》:“雄荊雞兮鶩鷿鵜,鶻鳩鶵兮鶉鷃雌。”宋·王仲旉《南都賦》:“水禽則有鸊鷉 小鸊鷉 鸊鷉podiceps鸟纲,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鸊鷉科(Podicipedidae)各种类的通称。体形似鸭,但小而扁。喙窄而尖,眼先裸出。翼短,初级飞羽12枚,第一枚退化,尾几乎没有。趾具瓣蹼,中趾爪内缘为锯齿状;后趾短小而稍高,或者付缺。栖息于湖泊、沼泽的植物丛中,常集群栖住。善潜水。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以芦苇、杂草和一些黏土做成浮巢。卵每产2~7枚,色白。孵卵期25天。早成鸟。本科有20种,分布于北极圈以南至南纬60°之间的广大地区。中国有5种,广泛分布于各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