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鲥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鲥鱼 鲥鱼明诗篇名。七律。何景明作。见《大复集》卷二六。全诗为:“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能先。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这是一首讽刺诗。一、二两句是写江南名贵特产鲥鱼,五月已运到北京,专供帝王贵族享用,就像唐代远方进贡荔枝、枇杷,也未能驾乎其上。三、四两句写封建帝王用鲥鱼赏赐宦官而不供献宗庙,当时宦官权势显赫可以想见。五、六两句直刺为运送鲥鱼而不惜动用水陆两路,劳民伤财。末联以自己受赐无望作结,怨愤之意,隐然流露而出。这首诗以赐鲥入手,事小而义丰,见微知著,发人深思。 ☚ 玄明宫行 关索庙 ☛ 鲥鱼 鲥,形秀而扁,微似鲂而长,白色如银,肉中多细刺如毛,其子甚细腻……大者不过三尺,腹下有三角硬鳞如甲,其鲂亦在鳞甲中,自甚惜之。其性浮游,渔人以丝网沉水数寸取之,一丝挂鳞,即不复动,才出水即死,最馁败。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四 【评】鲥鱼为名贵经济鱼类,《本草纲目》对其形态特征作了形象地描述。 鲥鱼
现在,我们选读的这篇七律《鲥鱼》,是“前七子”主要代表人物何景明的代表作之一。 鲥鱼,鲥( shí时),古称“魱”(hú胡),亦叫“当魱”。其体侧扁,银白色。上颔中间有刻缺,下颔中间有一突起,腹部具棱鳞。它分布在我国、朝鲜和菲律宾沿海。春夏之交,溯江产卵,我国各大河流中俱产此鱼。肉鲜嫩,鳞下多脂肪,为名贵食用鱼类。其中以江苏镇江之金山和浙江之桐庐等处所产最为有名,以致成为地方恭奉朝廷的“贡品”。 **** 首联: 这是说,五月间,正当南方鲥鱼溯江产卵时,却已运到北方明都燕京了;那些川粤名果荔枝、金橘却落了后。卢橘,《本草纲目》李时珍注认为是金橘。据张勃《吴录》云:“建安郡有橘,九月结实,正赤。冬月树上覆裹之,明年春夏色变青黑,味尤绝美。《上林赋》‘卢橘夏熟’,盖即是乎。”又据《彙苑》云:“今广东呼枇杷为卢橘。”此用《本草》之说。 此联主要是写贡鲥鱼,为何又要拉上荔枝和卢橘呢?这是为了突出鲥鱼而加以衬托,正好说明帝王需求之多,既要鲥鱼,又要荔枝、卢橘。同时,也显得鲥鱼比那些水果更为名贵。在唐代玄宗从涪州贡荔枝,德宗自山南贡枇杷,都是远地的名特产。更重要的是诗中用了“已至”和“未先”对比,将帝王需求之急切和官吏们奉迎之快速,都活现于纸上。 颔联: 中珰,指宦官。宦者执事宫中,故称中人、中宦。“珰”,是一种冠饰。据《汉官仪》云:“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珰左貂。光武以后,专任宦者,右貂、金珰。”后因之以貂、珰称宦官。 荐熟,无牲而祭曰荐。如《礼记·月令》所载:“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荐寝庙。”古代帝王、诸侯祀天地社稷时,常以“太牢”祭之。所言“太牢”,即大牢。牛、羊、豕三牲全备曰“太牢”。 寝庙,即宗庙,据《礼记》注云:“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因为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而卑,故在后。又疏云:“庙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即东西墙),寝制唯室而已。” 这一联是说,皇帝把鲥鱼之类的时鲜物品赏赐给皇宫中每个宦官之家(说宦官极受恩宠),而没有谁将这些新鲜贡品恭祭于祖先神灵。可知,这位皇帝对宦官的宠爱大大胜过对祖先的尊敬,也说明这时朝中宦者专权已达到何等地步;竟然“赐遍宦官”而“不荐寝庙”! 颈联: 对于这一联有两种理解,一是认为上句言陆运,下句言水运,都是说送鲥鱼之事。即:进贡鲥鱼的驿马整天奔驰在风尘中,运送鲥鱼的江船,大热天即用冰冻镇腐。另一说,上句是说,传递“贡鱼”诏书的驿马奔波于风尘之中。 我认为,以第二说为是。因为这样理解,更以体现本诗的题旨。你看,上边催得急,下边送得快,人民遭殃就更深。如果按第一说,一联两句诗只表达一个内容,似乎不合诗歌务必精炼用语的要求。 尾联: 这是说,鲥鱼白鳞细骨实在可爱,只有那些有玉筷金盘的人们才敢希望得到赏赐。这里的“敢望传”,即谁敢希望得到“传赐”。传,即传赐,传旨赏赐。 这是对宦官专横的讽刺,不是诗人“自己受赐无望”的表示和叹息。如果以“自己无望”作结,就会大大减损全诗的讽谕讥刺的价值。 **** 这是一首讽谕诗。它所讽刺的对象是昏庸的皇帝;讽刺的内容与要旨是:索贡时鲜,赏赐宦官而不荐寝庙——祖先社稷,即数典忘祖。 据史载,这时正是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年间,宠用权奸、宦官刘瑾、谷大用和将领江彬等人,淫乐嬉游,扩建皇庄,掠夺人民土地。曾经下令南巡,沿途骚扰,百姓弃业罢市,逃匿山中。统治期间,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并激起民变,酿成明中叶的严重政治危机。 诗人的活动时期正处此帝王纵欲,权奸当道,国政腐败之际,凡有文学良心的文士、具有正义感的诗人,当然不会视若罔闻,置之不理。于是,何景明在许多可作讽谕之事之中,特别拣选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进贡鲥鱼”一例,加以描写讥刺。它的讽刺手段,主要是八个字:驰索,快贡,冰护,遍赐。这些也是营造诗境的重要材料。经过诗人的匠心独运,赋予种种物象、意象以生命,从而达到讽谕的目的:揭露帝王宠信宦官竟达穷奢极侈、劳民伤财,甚至数典忘祖的严重地步。其用意,岂道不深刻;其手段,还不算辛辣? 《鲥鱼》《鲥鱼》
诗篇名。明何景明作。清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卷五评此诗说:“赐及中珰,而寝庙未荐,则波及臣家益无望矣。中含讽谕,不同寻常赋物。”又说:“少陵‘西蜀樱桃’一种作法。”今人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一册说:“此诗五六两句写封建帝王不惜为了个人的口体之养而劳民伤财,三四两句写赐宦官而不荐寝庙,用意深刻,惟末联以自己受赐无望作结,不免减损全诗的讽刺价值。”此诗借鲥鱼揭露明王朝宦官擅权,奢侈享乐,将人民比作鱼肉吞食的事实。全诗采用对比手法,讽刺十分有力。 鲥鱼【同义】总目录 箭鱼鲥鱼鱼舅𩼉魱瘟鱼鯬鰽 鲥鱼隶属辐鳍亚纲鲱形目鲱科鲥属。又名三来、三黎。一般个体长40多cm,体重2.5~3kg以上。最大个体60cm,重3.8kg。侧线0,具纵列鳞41~47,腹部棱鳞16~17+14。背鳍条17~18;臀鳍条18~20。鲥鱼为溯河洄游产卵鱼类,6~7月间入江河中下游产卵繁殖。幼鱼孵化后,进入支流或湖泊中肥育,至9~10月才入海生活。鲥鱼3龄开始性成熟。此时雌鱼平均体长51cm,平均体重2kg;雄鱼平均体长44cm,平均体重1.3kg。生殖洄游群体为3~7龄鱼,产卵期多集中在6月中下旬。体重2~3kg的雌鱼的怀卵量为150万~250万粒。卵径为0.7mm。受精卵在水温26℃时,经过17h开始孵化。在体长达到85mm时入海发育成长。 鲥鱼 鲥鱼产于江苏镇江一带长江中。体银白色,腹部具棱鳞。江苏境内的长江下游段,水面宽,水草多,为鲥鱼栖息繁衍和生长的理想场所,尤以镇江附近为佳。早在北宋年间,就被称为京口(镇江旧称)美味,宋诗人《怀京口故居》云:“鲚鲥美味供春网,柑桔清香寄夜航。”春夏之交,鲥鱼初入江时,体内脂肪肥厚,肉味最为鲜美,且鳞多脂肪也可食用。每百克鱼肉中蛋白质的含16.9克,热量达22千卡。鲥鱼极为娇嫩,捕捉时一旦触及其鳞片就立即不动,苏东坡称它为“惜鳞鱼”。又鲥鱼不能离水,出水即亡,故活鲥鱼尤为珍贵。 ☚ 太湖四珍 苏式糕点 ☛ 鲥鱼 鲥鱼Macrurareevesii脊椎动物,鱼纲,鲱科。身体长椭圆形,侧扁,长达40—70厘米。体背部灰黑色,略带蓝色光泽,体侧及腹部银白色。上颌中间有1个缺列,下颌中间有1个突起。两颌均无齿。头部无鳞光滑;体被大而薄的圆鳞,腹部具有棱鳞。腹鳍小。为洄游性鱼类,生活于海洋中,春夏之交开始性成熟,生殖群体由海洋进入河口,溯河而上到支流和湖泊中繁殖。孵化后的幼鱼留在江、湖中发育生长,当年深秋开始顺水而下,回到海洋中生活,食浮游生物。在淡水中主要食剑水蚤、象鼻蚤、硅藻和其它有机物的碎屑等。在我国分布于南海及东海,盛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富春江和西江等河流;初入江时,鱼体内脂肪极厚,鳞下也富有脂肪,肉味鲜美,为名贵鱼类。由于生殖期停止摄食,生殖后体消瘦,肉味较差。
☚ 海鳗 大黄鱼 ☛ 鲥鱼shí yú《本草纲目》鳞部第44卷鲥鱼(6)。药名。 鲥鱼 鲥鱼名贵鱼类。主产于长江下游的江西湖口至江苏南通段。安徽境内长江段为重点产区。鲥鱼颜色银白,体侧扁,尖头,燕尾,宽腹,狭背,腹部有棱鳞,一般体长25—40厘米,体重1—2公斤,属鲱形目鲱科。鲥鱼为暖水性溯河洄游性鱼类,平时生活在海洋中上层,每年4、5月进入长江,溯江产卵,形成鱼汛,捕捞季节仅40多天。主要品种有:前后身小、中间略大的鲳子鱼、嘴角有黄色的黄嘴𩽾、颧骨上有红色的胭脂鱼、上下嘴唇呈红色的樱桃鱼等。鲥鱼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铁、钙等物质,营养价值甚高,以肉嫩、油多、骨少、汤鲜著称。清蒸鲥鱼,色白如银,鱼肉肥嫩,滋味鲜美,历来是宴席之珍品。 ☚ 巢湖银鱼 淮河回王鱼 ☛ 鲥鱼 鲥鱼迟鱼鲥鱼是湖南珍贵鱼类之一,产于湘江和洞庭湖。长沙、衡阳、沅江、岳阳、湘阴、汉寿、常德、临湘等地过去均有出产。骨细,肉多,味甚美。清代,鲥鱼在湘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常有捕获。一般个体重1.5公斤左右,最大的3~3.5公斤。1917年湖南省政府国民经济统计表统计,年产鲥鱼1500公斤,1958年以前湘江鲥鱼较多,沿岸的坪塘、炭塘子、龙洲等渔业捕捞队常有鲥鱼上网,株洲、长沙江段每年能捕鲥鱼5000~10000公斤,1960年后,由于工业废水污染,湘江和洞庭湖的鲥鱼逐年减少,现已罕见。 ☚ 湖南鳖 鳊鱼 ☛ 鲥鱼 鲥鱼又名三来或三黎。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南海。鱼纲、鲱形目、鲱科。形扁而长,背苍色,腹银白色。鳞薄如白银,背鳞稍带青色,腹下角鳞如箭镞,俗名箭鱼。为我国特有的珍贵回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大海逆流而上,分道游入长江、钱塘江,6—7月到固定产卵床产卵。长江最大产卵场在赣江的峡江县上下三十公里地带。幼鱼进入支流或湖泊中育肥,亲鱼则随江归海。成体通常1—1.5公斤,肉细而脂厚,味道鲜美,为著名的经济鱼类。鲥鱼美味在皮鳞之交,以鳞为贵,食不去鳞。江苏省水产研究所于1979年开始对鲥鱼淡水池塘驯养,现已获得成功。 ☚ 松江鲈鱼 白鱀豚 ☛ 鲥鱼hilsa herring;reeves shad 鲥鱼Yangtze shad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