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鲁迅《致曹白》全文、注释和赏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鲁迅《致曹白》全文、注释和赏析

曹白先生:

二十三日的信并木刻一幅都收到。中国的木刻展览会开过了,但此后即寂然无闻,好象为开会而木刻似的。其实是应该由此产生一个团体,每月或每季征集作品,精选之后,出一期刊,这才可以使大家互相观摩,得到进步。

我的生活其实决不算苦。脸色不好,是因为二十岁时生了胃病,那时没有钱医治,拖成慢性,后来就无法可想了。

苏联的版画确是大观,但其中还未完全,有几个有名作家,都没有作品。新近听说有书店承印出品,倘使印刷不坏,是于中国有益的。

您所要的两种书,听说书店已将纸板送给官老爷,烧掉了,所以已没得买。即有,恐怕也贵,犯不上拿做苦工得来的钱去买它。我这里还有,可以奉送,书放在书店里,附上一条,便中持条去取,他们会付给的(但星期日只午后一至六点营业)。包中又有小说一本,是新出的。又《引玉集》一本,亦苏联版画,其中数幅,亦在这回展览。此书由日本印来,印工尚佳,看来信语气,似未见过,一并奉送(倘已有,可转送人,不要还我了),再版卖完后,不印三版了。现在正在计画另印一本木刻,也是苏联的,约六十幅,叫作 《拈花集》。

人生现在实在苦痛,但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来的。我们这样的活下去罢。

但是您似乎感情太胜。所以我应该特地声明,我目前经济并不困难,送几本书,是毫无影响的,万不要以为我有了什么损失了。

专此布复,即颂

时绥。

迅 上三月廿六夜

【析】 这是鲁迅致曹白谈木刻的一封信。

曹白,本名刘平若,江苏武进人,木铃木刻社发起人之一。当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去延安。1933年10月在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因从事进步木刻活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次年年底出狱。当时他在上海新亚中学任教。

这封信的第一部分(前三段),主要谈对木刻展览会和进步木刻运动的看法。1929年,鲁迅就与柔石组织过“朝花社”,选辑西方木刻作品,出版《近代木刻选集》。1931年8月,日本木刻教员内山嘉吉到上海,给中国一向“无师”的野生艺徒们讲授木刻技法,鲁迅亲自作翻译;曹白参加的杭州“一八艺社”部分社员也赶到上海听课。但听讲回去以后,上海、杭州的不少木刻家即遭到逮捕和监禁,“一八艺社”也被迫解散。但他们没有低头屈服,又另组织了一个新的木刻团体——木铃社。据曹白回忆,这是继承“一八艺社”的革命传统而创办的;取名“木铃”,也含有杭州话“阿木令”,即 “呆子”的意思。木刻社成立以后,在艰难的条件下,举办过两期社员作品展览,共展出木刻作品近300幅,参观的人也不少。木刻内容多取材于工农和城市贫民的生活,因此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两次展览结束后,都出了作品集子,曹白先后都寄给了鲁迅。鲁迅收到第一本集子后很高兴,鼓励他们要努力搞下去。鲁迅收到第二本集子时,他警告说,你们要当心,不要太左,要注意内容,不然会招来国民党的摧残。这实际上就是劝青年们不要赤膊上阵,而应采取“壕堑战”。——不出所料,1933年10月8日,国民党警察局即以“宣传普罗文化,与三民主义对立”的罪名,把曹白、力群、叶洛三位艺社骨干抓了起来,木铃社也由此被迫解散。(参见张能耿:《鲁迅与曹白及力群(上)》,《绍兴鲁迅研究专刊》 总第8期)

总之,鲁迅在信的第一部分,殷切希望中国木刻作品既要展出,又要能形成一个团体,以便“互相观摩,得到进步”。这体现了他对刚起步的中国木刻运动的关怀和深深的期望。曹白他们这样说也这样做了,鲁迅是高兴、满意的。鲁迅特别指出,苏联的版画 “确是大观”,且“于中国有益”,认为可以作为中国模拟和学习的范本,这反映了他对新兴无产阶级木刻艺术的珍视与厚爱。

这部分还写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这也是包括曹白在内的许多朋友们所关注的。鲁迅承认有病,“脸色不好”,但多少还是说轻了一点;末句 “后来就无法可想”了,却透露出他自己也预感到病得不轻,很可能不治的心迹。……果然不出所料,写这信以后仅六个多月,鲁迅就与世长辞了。

这封信的第四、五段,主要谈自己的书,在国民党政府的禁锢下,出版发行很困难。“官老爷”“烧掉了”等语,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反动检查官内心的愤慨。但对曹白,却又十分热情地说,他要的《二心集》等几本书可以“奉送”,对如何去书店取书等等,都一一作了细致的交代。这不仅是对曹白个人的爱护,也是对他所从事的进步木刻运动的支持。鲁迅说:“人生现在实在苦痛,但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来的。我们这样的活下去罢。”这一段话,体现出鲁迅处境的艰难,生活的苦痛。鲁迅对木刻青年的遭遇是深知的,故以此语相安慰,也用以自勉。但总的说来,这一段话充满乐观和希冀,一切为了 “留给后来”,正是他从事革命文艺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对人生经验的一个总结。全句气氛积极向上,充满哲理,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也不为过。

信的最后一部分(末段),再次申明送的书和木刻集不要钱的理由。鲁迅经济并不宽裕,晚年完全以卖文为生,却如此慷慨地把一大批书送给曹白,充分体现对青年出自内心的抚爱和感人的“孺子牛”精神。曹白后来写了《写在永恒的纪念中》一文,清晰回忆与鲁迅通信见面的情景,并激动地说:“鲁迅的关怀,比自己的爷娘还好。”又说:“所谓 ‘爱’,我是一向不懂它的,而且我也没有尝到过。但和他 (按: 指鲁迅)通讯之后,我才算了解到 ‘爱’ 了。”

这封信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用笔不多却语重心长。全信不到千字,语言简捷明快,在平白质朴的话语中充满深情。信中既有热情赠书的允诺,又有对新兴木刻运动的期望,更有就人生问题对青年们的慰勉,不难看出: 鲁迅是向青年们捧出了一颗真诚的爱心的。

字数:2301
谢德铣

张效民 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373-374页.

鲁迅《致曹白》全文、注释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鲁迅《致曹白》全文、注释和赏析

曹白先生:

三月卅日信并木刻,均收到。(二十八日的也收到。) 5. 4的装饰画,可以过得去。要从我这里得到正确的批评是难的,因为我自己是外行。但据我看来,现在中国的木刻家,最不擅长的是木刻人物,其病根就在缺少基础工夫。因为木刻究竟是绘画,所以先要学好素描;此外,远近法的紧要不必说了,还有要紧的是明暗法。木刻只有白黑二色,光线一错,就一榻胡涂。现在常有学麦绥莱尔的,但你看,麦的明暗,是多么清楚。

从此进向文学和木刻,从我自己是作文的人说来,当然是很好的。假如我有所知道,问起来可以回答,也并不讨厌。不过我先得声明一下,有时是会长久没有回信的,这是因为被约期的投稿逼得太忙了,或是生了病,没力气写字了的时候。

《死魂灵百图》本月中旬可以出版(也许已经出版了,我不大清楚),但另有一种用纸较好的,却要出的较迟,这不过纸白而厚,版和印法却都一样。您可以不要急急的去买它,因为那时我有数十本入手,当分赠一本。不过这是极旧的木刻,即画家画了稿子,另一木刻者用疏密的线条,表出那原画来,并非所谓 “创作木刻”,在现在,是没有可学之处的。

权力者的砍杀我,确是费尽心力,而且它们有叭儿狗,所以比北洋军阀更周密,更厉害。不过好象效力也并不大;一大批叭儿狗,现在已经自己露出了尾巴,沈下去了。

为了一张文学家的肖像,得了这样的罪,是大黑暗,也是大笑话,我想作一点短文,到外国去发表。所以希望你告诉我被捕的原因,年月,审判的情形,定罪的长短 (二年四月?),但只要一点大略就够。

专此布复,即颂

时绥。

迅 上四月一日

【析】 这一封信,是鲁迅收到曹白3月30日来信和木刻作品以后写的一封信。离刚寄出的3月26日的信仅四天,而且是收曹白信后即刻回复的,足见他对木刻事业的重视和对曹白感情之深挚。

这封信共分三部分,重点是谈新兴木刻运动,但比前一信要细致、深入得多。在第一部分中,鲁迅从收到的几幅木刻作品,坦率地谈了 自己的看法。他说: “据我看来,现在中国的木刻家,最不擅长的是木刻人物,其病根就在缺少基础工夫。”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木刻作品的薄弱环节。同时,他又耐心地谈了改进的办法,认为木刻家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打好基础,“先学好素描”,“还有要紧的是明暗法。”这确实是精当之论。鲁迅少年时代 用荆川纸影描过古代小说人物绣像,在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后记》中,又生动描绘过“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形象,以及《玉历钞传》、《二十四孝图》中的部分画页。到了晚年,又广泛接触了欧洲及苏联的优秀木刻作品。通过古今中外多方对比观照,对中国绘画及木刻作品了如指掌,故能对症下药,立即找出中国木刻作品的主要症结来,而且写得非常细致,令人信服。

接着,他针对曹白信中的问询,穿插谈了自己的健康状况。由于肺病已进入晚期,加以写作任务繁重,“有时是会长久没有回信的”,“或是生了病,没力气写字了的时候”,也只好不回信了。这种情况,在平时是很少的。作家一般是不肯轻易放下笔杆的。从这里,不难想见鲁迅当时的体质,确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信的第二部分 (即第三段),继续谈木刻的事。鲁迅决定把《死魂灵百图》送给曹白留念。但由于它表现手法“极旧”,为了不贻误后人,影响青年一代,所以鲁迅严肃地劝曹白不必去学,因为“没有可学之处”。鲁迅对青年的坦率诚恳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可见一斑。

信的第三部分 (即第四、五段),重点谈自己艰难的政治处境。国民党反动当局为了“砍杀我,确是费尽心力”,反动文人即 “叭儿狗”们的伎俩“比北洋军阀更周密,更厉害”,坏事也做得更多更凶。但鲁迅象一棵独立支撑的大树,坚贞不屈,无所畏惧。斗争的结果,“一大批叭儿狗,现在已经自己露出了尾巴,沈下去了。”鲁迅又象一位高明的画家,用漫画式的笔触,寥寥几笔,活画出他们丑恶的鬼脸,生动形象,入木三分,接着,他跟曹白谈了自己对曹白等三人被捕事件的感慨。

曹白由于积极参加进步木刻运动,举办木刻展览,创作了 《卢那察而斯基像》,被反动当局硬说是红军军官的像,因而被捕入狱。鲁迅听了他的叙述十分气愤,认为如此也得坐牢,“是大黑暗,也是大笑话”,决定写一篇文章寄到外国去发表,希望曹白告知被捕的详情,如时间、原因、审判的情形、定罪的长短(二年四个月?)等等。曹白一夜没睡,当即写成了5000多字的《坐牢记略》,写自己与力群、叶洛三人被捕的经过,寄给了鲁迅。4月6日,鲁迅收到了曹白的信、稿,次日即据此写成了《写于深夜里》一文。不久,《写于深夜里》的译文发表于《中国呼声》,中文由《夜莺》杂志发表,向全世界揭露了反动当局迫害木刻家的罪行,替受害者申张了正义。曹白在回忆这事时说:“鲁迅对我提供的材料很称赞。他说,你疲劳过度,别字很多。鲁迅一个个地都改了过来,对青年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这一封信,没有隐晦曲折的笔调,也无长篇炽烈的抒情,而是平白的叙说,谆谆的告诫,耐心的教育和亲切的安慰,充分体现作为中国现代木刻倡导人的鲁迅,对木刻事业的重视和对青年木刻家的关怀爱护之情。

鲁迅与曹白共通信十五次、在逝世前两天还写信给曹白,可见感情之深笃。后来,许广平编集《鲁迅书简》,曹白把这十五封书简都完整地交给了许广平。抗战后,曹白参加了新四军,后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执教。他为中国木刻艺术作出了宝贵贡献。

字数:2185
谢德铣

张效民 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374-375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