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鲁肃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鲁肃墓 鲁肃墓位于岳阳楼东侧,今洞庭橡胶总厂院内。墓为一高8米、直径32米的高大封堆,四周环绕石栏,墓顶有六方形小亭,墓堆两侧均有石级登顶。墓前石碑上镌“吴大夫鲁公肃墓”,为清光绪十五年巴陵知县周至德立。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吴国著名将领。赤壁之战时,力主孙权、刘备联盟,任赞军校尉,协助周瑜攻败曹军。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赤壁之战后,周瑜卒于巴丘,他“代瑜领兵”。该传又说:“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既然孙权亲临其葬,则其葬地恐不在岳阳。因此,清同治十一年《巴陵县志》指出:“肃屯巴丘,卒于此,未必葬之,当出后人附会。”据北宋《岳阳风土记》等书记载,巴丘城为鲁肃所筑,岳阳楼原为鲁肃的阅兵台,因此,该墓即使出于后人附会,仍为人们缅怀凭吊。墓前石柱上刻联:“扶帝拒曹奸,所见在荀彧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清末张之洞也为之撰联:“联蜀拒曹,乃公一生学问;舍奸去诈,则吾十年用心。” ☚ 小乔墓 慈氏塔 ☛ 鲁肃墓 鲁肃墓位于岳阳楼东南角约300米。墓葬座东朝西,墓高大,周围砌有石栏可上墓顶,顶上有小亭,立着清光绪年间所刻石碑一块,高约2米,上书“吴横江将军鲁公肃墓”。墓前大石坊门两侧石柱上刻有对联一副:“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 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鲁肃为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在赤壁之战中,他促成孙刘联盟,大破曹军。建安十五年(210),孙权拜鲁肃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后为横江将军,令他驻守荆州陆口 (今湖北嘉鱼)。公元215年,鲁肃率重兵屯巴邱 (今岳阳),于西门城上筑阅兵台,在洞庭湖训练水军。公元218年,鲁肃病亡,年仅46岁,葬于岳阳楼附近。 ☚ 怀甫亭 洞庭湖 ☛ 鲁肃墓 鲁肃墓位于岳阳楼区洞庭北路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 (今安徽定远东南)人。三国时吴国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东汉建安二十二年 (217) 病逝,年四十六。传说葬此。岳阳一带自古尊其为“贤人”,并列岳阳旧祀六贤之一。原有鲁肃墓、鲁肃将军庙。清光绪十五年 (1889)、1915年维修。1958年后遭破坏。1985年重修。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东西向。封土堆高8米,底径32米。石墓围,周有石栏。墓前立清光绪十五年刻石碑,上书 “吴鲁公肃墓”。两侧有石阶斜缘至墓顶。墓顶筑有六角攒尖顶亭,覆琉璃瓦。亭内存石碑,铭文为曹锟撰。墓道前设三开间石牌坊。额刻“威恩大行” 四字。坊柱镌联: “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苟或上; 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 ☚ 小乔墓 岳阳文庙 ☛ 鲁肃墓 鲁肃墓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内东侧,距岳阳楼300米。鲁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吴将。207年因孙刘联盟,助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三国志》立有传。墓冢高8米,直径32米,占地面积800余平方米。墓周围以石栏,墓前有光绪年间所立石碑一通,上书“吴大夫鲁公肃墓”。正门石碑坊“威恩大行”,坊柱刻对联:“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墓顶建六角小亭,供游人小憩。 ☚ 张衡墓 张仲景墓及医圣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