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图
❶宋代政府所藏摹画民户田产地段高下及其形状、亩积的图册。滥觞于北宋中叶王罕于宜兴县(今属江苏)始创的“地形高下图”。初为核实水淹民田、蠲免两税而设。经范仲淹奏准,颁行各地,然欠完备,行用亦不普遍。南宋高宗绍兴年间( 1131—1161 )李椿年行经界法时详画条制,形成规范。令乡村都耆、邻保召集田主、佃客,图画管内各户田产坐落、形状,用以核实亩积、赋役。图成,令主佃双方逐丘计亩积签字,保正长于图的四至押书,上报经界所,官府据图核实各户自造砧基簿所报田产。因图上所绘各户田产挨次排列状若鱼鳞而名。后各地仿置沿用,大量编造,有一县达七千余本者。
❷南宋某些城市所造,以备赈济下户用。如建康府(治今南京)“以城内五厢、城外二厢, 已造鱼鳞图,以银朱、土朱、墨字三色标题,其委下户日籴之家,了然在目。”(《景定建康府志》卷二三《平止仓》)。所属各县亦仿造。
❸南宋保甲法下标有农家丁壮住址、地形的鱼鳞簿册。详“鱼鳞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