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鱼游春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鱼游春水

鱼游春水

始见《全唐诗·附词》载无名氏所作,取词中语“莺啭上林,鱼游春水”而名。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云:“政和中,一中贵人使越州回,得词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不知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府撰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杨湜《古今词话》有另一说:“东都防河卒于汴河上掘地得石刻,有词一阕,不题其目。臣僚进上,上喜其藻思绚丽,欲命其名,遂摭词中四字,名曰《鱼游春水》,令教坊倚声歌之。”二说不同,未知孰是。《古今词话》谓“风花莺燕动植之物曲尽之,此唐人语也”,然难断之为唐调。《词律》卷一三、《词谱》卷二一皆列此无名氏词(秦楼东风里),双调,八十九字,上、下片各八句五仄韵。《词谱》以赵闻礼所作(青楼临远水)为别体,与前者同,惟上、下片第五句俱押韵异。

☚ 鱼水同欢   夜飞鹊 ☛

鱼游春水

 

春暮


 离愁心上住,卷尽重帘推不去。帘前青草,又送一番愁句。凤楼人远箫如梦,鸳枕诗成机不语。两地相思,半林烟树。犹忆那回去路,暗浴双鸥催晓渡。天涯几度书回,又逢春暮。流莺已为啼鹃妒,蝴蝶更禁丝雨误。十二时中,情怀无数。

 这是一首内蕴丰富的词。初看起来,写的是暮春时节女子隔地相思的情怀,而思念的深沉与一般闺怨词颇有差异。
 “离愁心上住,卷尽重帘推不去。”离愁要在心上安家长“住”,这位不速之客竟然“推不去”,措词奇特,不同凡响,非常人写得出来。愁人见帘前芳草萋萋,又加深一层愁绪。愁上加愁,真“载不动许多愁”啊! 以上几句,极力渲染愁之深沉。“凤楼”二句,盖“吹箫声断,倚楼人独”之扩展延伸,从帘前写到楼室,曲径通幽,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凤,是凤凰的简称,是传说中的鸟王,其物和美好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司马相如就是以“凤求凰”的琴音挑动了卓文君的心弦。鸳鸯偶居不离,古称匹鸟,多以此比喻夫妇。这二句大意是说,凤凰楼里人已远去,箫声悠悠若梦幻;鸳鸯枕边诗写成,机杼停,只闻唧唧叹息声。此处之“人”是男呢,还是女呢? 似乎都可,各有其理。杜牧诗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玉人本指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亦可指风流倜傥的才郎。杜诗所指是作者友人韩绰判官。玉人可指男性的,宋元问也有,如“疑是玉人来。”(王实甫《西厢记》)本词中的“人”,以释“郎”为妥。两句相映,铢两悉称,均写女子独守相思之孤寂,往昔之欢畅换来今日悲怆。上阕最后两句,与“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可比,凝睇眇眇,思情悠悠,给人以朦胧的难以言状的哀愁。
 下阕时间的跨度颇大,从眼前写到过去。前几句写的是,你可记得,有一年春天回家的路上,暮色茫茫,双鸥栖水相依,似乎在催促我们快点归去。尔后,海天一方,人隔两地,只能“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可如今,又逢到暮春季节。“又逢春暮”句,从过去再转到今天,想到一别数载,愁肠九转,酸楚之极。作者写愁之深沉,实属罕见。写愁奇句,诗词中琳琅满目。太白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易安凭独特的体验,抒发了秋雨连绵黄昏时的哀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重光亡国后有纤弱的悲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存古,这位少年词人,按常理说,入世不深,是“不识愁滋味”的,但他遭破家亡国之痛,经受层现错出邪恶之害,忧国忧民之情,自然流露于笔端,奇愁出奇句,常人是写不出的。
 “流莺已为啼鹃妒,蝴蝶更禁丝雨误”,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意。他的另一首“卜算子”有“立尽黄昏泪千行”之句。两者相似,均寓有同国事紧相关的凄凉身世的哀叹。“十二时中,情怀无数。”言悲愁缠绕,时时不能摆脱。结句似易水悲歌,闻者当然为作者爱国情愫所动,慷慨流涕,不能自制了。
 历代闺怨之词,多为缠绵悱恻男女之情。至苏、辛词境扩大,往往别有所寓,包蕴深远,其词既秾纤绵密,又粗犷豪迈。夏完淳此词,貌作妩媚妮子之态,实有冲青云之气概,故不是一般闺怨词。正如承焘师所云:“这首词表面写春暮时节女子隔地相思的情况。‘流莺’两句,却透露出家国沦亡、盛时难再的时代悲哀来。”

古诗词《鱼游春水》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鱼游春水

春暮

离愁心上住,卷尽重帘推不去。帘前青草,又送一番愁绪。凤楼人远箫如梦,鸳锦诗成机不语。两地相思,半林烟树。犹忆那回去路,暗浴双鸥催晚渡。天涯几度书回,又逢春暮。流莺已为啼鹃妒,蝴蝶更禁丝雨误?十二时中,情怀无数。

这是一首闺情词。主人公是一位思念远行夫婿的少妇,可以设想作者就是这位少妇的夫婿。

“离愁心上住”,一起如单刀直入,揭出深愁莫遣的情怀。接下去扣紧“愁”字,一层层写深写透,如剥茧抽丝。试想,离愁竟然能在人的心上住下,何等新奇!卷起几重帘幕,尽力推出离愁而终于无法推出,更写得出奇。试问离愁怎么个推法?帘外一片青草,又为愁人送来一番愁绪,真可谓浮想联翩,愈出愈奇。作者言愁的文心何等细密而纯真!写愁的笔触又何等空灵而绮丽!

“凤楼人远箫如梦”,用箫史、弄玉事。汉刘向《列仙传》云:“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凤楼”即由凤台引申而来,古诗中屡见。这里暗示他们夫妇相得,曾度过一段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如今吹箫人亦即夫婿离家远行,女主人公回忆往事,如同梦幻一般。这一典故的化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予人以驰骋想象的余地。

“鸳锦诗成机不语”,用苏蕙织锦事。《晋书·列女传》云:“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织锦为诗,诗成机息,织锦人心潮起伏而不能自已,可见作者意中和笔下的这位少妇既富于才艺,而又深情不移。

这位少妇的愁绪如此深重,正表明作者借描写闺思闺情以抒发的自己的相思之情的深重。“两地相思”一语,恰恰道破了这一底蕴。接下去的“半林烟树”,以景言情,呼应甚切。两地相思之情如同半林烟树般迷迷茫茫,可谓极含蓄蕴藉的能事了。

下片从眼前景物转到往昔情境。“犹忆那回去路,暗浴双鸥催晚渡”。比起前人词中所常见的“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唐韦庄《菩萨蛮》)、“拾翠汀州人寂静,立双双鸥鹭”(宋柳永《安公子》)一类语句,“暗浴”七字,含蕴更为丰富,表现更为精练,在少妇送别夫婿的那一个黄昏,暗藏于水草丛中,出没于水波上下的一双鸥鸟,露出身影,伸一下颈,扑两下翅膀,好似催促行人快快登上渡船。此情此景,在少妇心头(亦即在词人心头)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下文仍然回到眼前,“天涯几度书回,又逢春暮”。远行的夫婿虽寄回几封家书,但直到春暮时节,仍未归来。闺中少妇抚今追昔,陷于哀愁苦闷之中而无以自解。“流莺已为啼鹃妒,蝴蝶更禁丝雨误”,更拓开一步,指出导致哀愁、苦闷的客观因素。二句的句法与作者《满江红·惆怅》一词的“杨花又被东风误”句相近。“蝴蝶”五色斑斓,代表美好事物,“丝雨”则给“蝴蝶”以损害和灾难。“流莺”巧啭动听,象征明媚的春光,“啼鹃”,则作为“流莺”的对立面而用于贬义了。两相对照,爱憎好恶十分鲜明。“丝雨”、“啼鹃”究竟指何事何物而言,人们无从也毋须推求;它们所代表的是动乱时代社会生活中丑恶和消极的方面。作品所表达的意蕴并不停留于伤春的现象,也不局限于离愁的范围,则无可置疑。“十二时中,情怀无数”,如此作结,词已尽而意无穷,余韵袅袅,耐人回味。

清谢章铤称夏完淳词“如猿唳,如鹃啼”,况周颐则赞其“以灵均词笔为长短句”(《蕙风词话》)。如此作,足以当之而无愧色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