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魏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魏碑

魏碑

南北朝时北朝刻石文字。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书法,以魏最为发达,书体方峻斩截,朴拙奇肆,舒展流畅,风格多样。书法遗迹宏富,有碑版、墓志、塔铭、造像题记、幢柱刻经等,对后世书法产生很大影响。

☚ 法帖   碑学 ☛
魏碑

魏碑

指元魏(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北朝书法水平,以北魏为高,正书风格多样,有朴拙尚存隶意的,有奇肆险峻的,有舒畅流丽、开隋唐楷法先河的。清代中期,提倡魏碑书法,书风为之一变。

☚ 楷书   行书 ☛

魏碑wèibēi

〈名〉北朝碑刻的通称,也指碑刻上刻石文字的书体,是后世书法的典范之一。

魏碑

元魏(包括北魏、东魏、西魏)200年间的碑志、摩崖、造像等刻石文字。其碑刻书法比南朝丰富多彩。当时北朝初兴楷书,然而没有完全摆脱隶书笔法,书写面目多样,以北魏书法水平最高。北魏初期的楷书仍然保留了部分隶书笔画,属朴拙雄强一路。北魏帝王重视汉族文化,北魏书法艺术遗迹保留至今的非常丰富,最著名的龙门石窟即为北魏的书法艺术宝库。仅此一处存世刻石即有1000余种。北朝墓志流传数量多,风格多样,书写精湛,由于长期埋于墓中,保存相当完好。从书法史上看,魏体书法是楷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上承钟繇、王羲之略带隶意的楷书,下开隋唐时期法度完备、工整端严的楷法先河。清代中期以后,魏碑书法经过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极力推崇,学习研究魏体之风盛极一时,形成了一门新的书法学科,即碑学。

魏碑

魏碑

指元魏(包括北魏、东魏、西魏)碑志造象等刻石文字。北朝书法水平,以北魏为最高,其风格多种多样,有奇肆险峻的;有古拙存隶意的;还有舒畅流丽,开隋、唐楷法先河的。清代包世臣、康有为极力主张魏碑书风。

☚ 帖学   草书 ☛
魏碑

魏碑

魏碑是北朝元魏时的字体,又称 “北碑”、“魏楷”。从书法史上看,魏碑处于楷书发展时期,上承钟、王,下启隋、唐,至唐楷书已完全成熟。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说: “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 魏碑书法古朴自然,刚健雄奇,变化多姿,富有个性。自清代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提倡,学习魏碑的风气日益扩大。著名的魏碑有《张猛龙碑》、《张玄(黑女)墓誌》、《郑文公碑》、《石门铭》、《始平公造像》等。


《张玄墓誌》

☚ 八分   楷书 ☛

魏碑

书体名。元魏(北魏、东魏、西魏)碑碣、墓志、造像等刻石上的文字,为元魏书体的代表,又称“魏体”。北朝书法以北魏最为兴盛完美,体貌多变,以方正凝重,朴拙奇崛的骨力见长。魏碑脱汉隶而出,开隋、唐楷法先河。清嘉庆、道光后,帖学极盛而衰,碑学大兴,学习魏碑书法之风日盛,书坛风气为之一新。

魏碑

魏碑

书体名。元魏、(北魏、东魏、西魏)碑碣、墓志、造像等刻石上的文字,为元魏书体的代表,又称 “魏体”。北朝书法以北魏最为兴盛完美,体貌多变,以方正凝重,朴拙奇崛的骨力见长。魏碑脱汉隶而出,开隋、唐楷法先河。清嘉庆、道光后,帖学极盛而衰,碑学大兴,学习魏碑书法之风日盛,书坛风气为之一新。

☚ 碑学   拓本 ☛
魏碑

魏碑

书体名。元魏(北魏、东魏、西魏)碑碣、墓志、造像等刻石上的文字,为元魏书体的代表,又称“魏体”。北朝书法以北魏最为兴盛完美,体貌多变,以方正凝重,朴拙奇崛的骨力见长。魏碑脱汉隶而出,开隋、唐楷法先河。清嘉庆、道光后,帖学极盛而衰,碑学大兴,学习魏碑书法之风日盛,书坛风气为之一新。

☚ 碑学   拓本 ☛

魏碑wei bei

❶tablet inscription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❷model calligraphy represented by aforesaid inscriptions

魏碑wei bei

tablet inscription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model calligraphy represented by aforesaid inscriptions

魏碑

model calligraphy represented by the tablet inscriptions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386-5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