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化遗存
三国鼎分天下,今广西大部分地域属东吴的始安,苍梧、桂林、合浦郡,西北边地为蜀领的牂牁郡和兴古郡。晋代增置晋兴郡和永平郡。南朝改郡设8州。这一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岭南相对安定,汉族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广西社会得到较快的发展。留下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墓葬、冶铜铸造遗址和铜鼓。三国墓葬在贺县、钟山先后清理3座,出土的文物表明当时俚人一改传统的厚葬之风,形成了以简单实用器物随葬的习俗。晋墓在广西藤县、梧州、贺县、平乐、兴安、象州等县、市有过发掘,以随葬烧造水平很高的青瓷器为时代特点,显示了晋代广西青瓷制造业高超的工艺成就。南朝墓在区内桂林、梧州、恭城、融安、苍梧等13个市、县有发现,随葬品新见的滑石买地券很珍贵,说明俚人买卖土地的存在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冶铜遗址在北流和容县境内,已发掘北流县铜石岭遗址,出土了与铜鼓铸造有关的文物,初步揭开了铜鼓铸造之谜。属于这时期的灵山型和冷水冲型铜鼓已出土200余面,形体高大,造型新颖,花纹繁缛精美,立体装饰奇特,反映了壮族铜鼓文化已发展到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