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匈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匈奴 亦称“胡”。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商周时称“鬼方”、“混夷”、“玁狁”、“山戎”、“犬戎”。战国时游牧于漠南黄河河套和阴山一带,善骑射。 秦时称匈奴。 秦汉之际渐强盛,汉初不断南犯汉境,进行虏掠。汉武帝先后三次反击,进军漠北,使匈奴受到重大打击,势力渐衰。 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分裂为二支,南下附汉的称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北匈奴。 东汉末又分为五部。西晋时,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北匈奴在和帝时被东汉南匈奴所击败,部分西迁,余留居鄂尔浑河流域,后为鲜卑所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