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鬼臼毒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鬼臼毒类 鬼臼毒类鬼臼毒类是小蘗科桃儿七属 (Podophyllum berberi-daceae)植物的醇溶性树脂(鬼臼树脂podophyllum re-sin,podophyllin)中所含的一类以鬼臼毒为代表的木脂素。40年代先后发现鬼臼树脂能治疗尖锐湿疣和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促进了对该树脂的化学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鬼臼噻吩甙(teniposide,VM 26,PTG)(m.p.242°~246℃)和鬼臼乙叉甙(etoposide,VP16-213,VP16)(m.p. 236~251℃)是4′-去甲表鬼臼葡萄糖甙的缩醛衍生物。为瑞士Sandoz药厂对鬼臼毒结构改造中较为成功的化合物。对实验动物肿瘤艾氏腹水癌、肉瘤S37和S180,癌肉瘤W256,和白血病L1210有活性。于1971年试用于临床。VP16和VM26是细胞周期和时相特异的药物。鬼臼毒影响微管集合,作用于有丝分裂中期,而VP16和VM26则不同,在体外VP16浓度100μmol/L(体内高峰浓度的4倍)时,仍不抑制微管的聚合,故两者不是纺缍体毒素。它们对S和G2相细胞的杀伤最甚,迟延细胞周期进行。两者和Hela细胞温孵,使DNA断裂,但对提纯的DNA没有作用,故认为对DNA的作用是间接的,或是由于活化核酸内切酶或是通过某种在细胞内的活化而产生作用。它们还抑制核苷进入Hela细胞,亦抑制动物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在多数抗癌药中,对肥大细胞瘤株的影响,只有VP16和VM26的作用更接近于X线的作用,使细胞分裂延迟,但受X线作用的细胞很快恢复增殖,受VP16和VM26作用的可逆性差。 VP16从血清和肾清除较VM26相应大3倍和6倍。用标记VP 16和VM 26测定,在人体血药浓度最后相的半寿期,相应为6.6~15.8小时和11~38小时。这结果与它们效力强度的差异相符(VM的剂量为VP的一半)。在脑脊液中的浓度VP16(给药2~20小时后)为血药浓度的1~10%,VM-26(给药24小时后)为<1%。对小鼠白血病L1210,VP-16和VM26的延长生命率相应为167%和121%,对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的活性则VM26较VP16高(VM26,ED50=0.0048μg/ml,VP16,ED50=0.031μg/ml)。在临床试用尚不能作出何者较优的结论,VP16的主要代谢物为内酯开环的相应的羟基酸。 VP 16可能是目前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好的药物,试用的262例患者,缓解率为40% (肿瘤缩小>50%),VM26试用于上述肿瘤25例患者,缓解率28%。此外,VP-16和VM-26对何杰金病、淋巴瘤、膀胱癌、脑瘤和肝癌等亦初步见到疗效。 VP16和VM26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对白细胞的影响大于血小板。其它不良反应为脱发和胃肠道反应。 VP16和VM26水溶性很差,静注安瓿为非水溶液,VP16,20mg/ml (溶剂为吐温80和聚乙二醇),VM26,10mg/ml(溶剂为苄醇,二甲乙酰胺和聚乙醇等)。此溶液在室温稳定,注射前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稀释(VP16至0.4mg/ml,VM26至0.2mg/ml),这种浓度在室温稳定6小时,水溶液浓度提高稳定性降低。VP16的剂量为300mg/m2,静注,分3~5天给药,每3~4周重复。口服剂量加倍。VM26剂量较低,200mg/m2分5天给药,停药28天。 ☚ 长春碱类 喜树碱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