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髡Kūn

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其源不一:
❶《姓氏考略》据《姓氏寻源》 注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姬姓。系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髡顽的后代。”
❷ 《中国姓氏大全》则称: “古代剃发之刑为髡”,或为髡刑之余者以为氏。
《左传》郑有髡屯。又 《中国姓氏大全》载: “清初有画家髡残。” (按: “髡残”有二,均为清代僧人,一俗姓刘,字白秃,住金陵牛首山,工画山水; 一姓艾,字不船,工人物花草,晚年亦削发为僧,然“髡残”者,或为浑号,不当认为其姓“髡”。)

髡(kun坤)

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 漳河   西平 ☛

 刑 古代的刑名,剃去头发叫髡。《楚辞·九章·涉江》中“髡首”的记载。《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的记载,意思是将季布剃去头发,并用铁圈束颈,穿上囚徒的褐色衣服。

读音k·un(-),为u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苦昆切,平,魂韵。
❶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❷剪去树的枝梢。《齐民要术》:“大树髡之,小则不髡。”

上一条: 下一条:

髡髠《广韵》苦昆·魂;kūn‖kūn

用刀剃(毛、发等):~喙须kūn cuìciū(刮胡须)
❍ ~面毛kūnbbînbbńg(刮脸)。 《广韵》:“髡,去髮。”《左传·哀公十七年》:“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髮美,使髡之以為吕姜髢。”《后汉书·欧阳歙传》:“至有自髡剔者。”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下》:“黨事之興,馥名在捕中,馥乃髡髭髮,易姓名,匿迹遠竄,為人傭賃。”

◇ kūn刮削:~芋kūn oô(刮削芋皮)。

{}6509剃。粤语。广东广州。章炳麟《岭外三州语》:「《说文》:『~,𩮜发也。』三州谓𩮜发为~。」闽语。福建厦门〖kߵun44〗。~和尚头‖~喙须剃胡须。刮削。闽语。福建厦门〖kߵun44〗。~芋。觉得又干又涩。闽语。福建厦门〖kߵun44〗。~喉喉咙又干又涩。

髡kūn

古代指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
 △ ~刑。

髡髠

❶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
❷剪去树枝:~树。

髡kūn

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

古代刑罚名,去发为髡,用于罪行较轻者。《周礼·掌戮》:“髡者使守积。”郑玄注:“髡当为完,谓但居作三年,不亏体者也。”此种刑罚大约在北周时废除。

(1次) 剃去头发。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接舆自行削发,是佯狂玩世的举动。接舆~首兮《章·涉》

髡kūn

剔去毛发。《涉江》:“接舆髡首兮。”王逸注:“髡,剔也。”洪兴祖补注:“髡,去发也。”郭沫若《屈原赋今译》:“髡,即剃光头发,是一种对于罪人的刑罚。”髡首,古人犯法,剃掉头发的一种刑法。传说接舆,因为对当时的政治不满,故自己把头发剃掉,以表示他的愤慨,以及坚决与统治者不合作的精神。姜亮夫校注:“髡,按从髟,元声;省为髡。”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名部 > 髡官 > 髡
髡  kūn

刑罰名。將犯人剃髮示辱。《周禮·秋官·掌戮》:“髡者使守積。”《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擅殺、刑、髡其後子,𤅊之。”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秦始皇遣蒙恬築長城,徒士犯罪依亡鮮卑山,後遂繁息,令皆髡頭衣赭,亡徒之明效也。”

髡kūn

〖名词〗
指淳于髡。战国时齐国学者,以博学著称(12)。《滑稽列传》:髡曰:“何敢。”——淳于髡说:“怎么敢。”《滑稽列传》:髡辞而行,至赵。——淳于髡辞别出发,到了赵国。《滑稽列传》:主人留髡送客。——主人留下我淳于髡,送走客人。

髡kūn

❶ 剃去头发。《左传·哀公十七年》:“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之以为吕姜髢。”(髢dì:装衬的假发。)《楚辞·九章·涉江》:“接舆~首兮,桑扈裸行。”
❷ 古代剃发之刑。《周礼·秋官·掌戮》:“~者使守职。”
❸ 和尚,僧人。王禹偁《应诏言事》:“而有富僧巨~,穷极口腹。”孙樵《复佛寺奏》:“臣以为残蠹于理者,群~最大。”
❹ 剪去树木枝条。《齐民要术·陶朱公术》:“岁~二百树,五年一周。”又《栽树》:“大树~之,小则不~。”

*kun

F7D5
❶剃发:其人短小,~头,衣韦衣(《后汉书》)。
❷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
❸<文>剪去树枝:大树~之,小则不~(《齐民要术》)。


髡kun

F382
<文>与“髡”同。

僧人

僧人

僧(僧家;禅僧;竺僧;男僧;髡僧) 阇 缁衣 髡人 髡夫 髡褐 衲子 衲僧 衲衣 衲客 和尚 和上 丘比 比丘 空侣 释侣 净侣 禅侣 法侣 浮屠 禅客 梵客 毳客 毳锡 乘门 瞿昙 黑衣 方袍(方袍客) 高士阐士 参头 息心客 鹤林友 钵盂精 鬼乐官
和尚的总称:缁(缁侣;缁徒;缁流;缁袍) 僧徒 僧侣 僧众 清众 髡首 桑门 瓶锡 梵衲 秃士 老空人
佛教僧侣:沙门
域外来华的僧侣:梵僧
僧的别称:空门子 梵行先生
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国师
僧人之间的相互敬称:师兄
僧人,僧众:衲徒
尊称僧:慧命 上人 禅师 大师 法师
对僧、尼、道士的尊称:
有道禅师:禅德
对僧人的敬称:开士
对僧道的昵称:阿练
鄙称僧人:髡囚 髡奴 秃丁
对僧人的蔑称:髡徒 秃奴 贼秃
僧自称:
老僧人自称:老衲
僧人自称的谦辞:贫僧
和尚自称的谦词:小僧
道士或道姑的谦称:小道
僧和尼:髡(髡缁) 僧尼
僧道自谦称:贫(贫道)
对僧尼的蔑称:髡牡
僧尼或道士的婉称:出家人 林下人
和尚和居士:鹤林友
僧人和道士:僧道 云水 黄衣 缁黄 髡簪
尊称年长的僧:长老
称老年僧:老僧 缁叟 槁衲 槁师 枯僧 瞿老 髡翁
称年轻僧:沙弥
受过十戒的沙弥:童真

另见:佛寺 信仰 出家 修行 修仙 念经 佛

☚ 僧尼、道人   各种僧 ☛

刑罚名。剃去头发。《资治通鉴·汉纪》: “诸当髡者为城旦、舂。”胡三省注: “髡,剃也,谓去其发及其耳鬓。应劭曰: ‘城旦者,旦起行治城; 舂者,妇人不豫外傜,但舂作米: 皆4岁刑也’。”

☚ 枯磔   髡钳 ☛

髡[髠]kūn

Ⅰ  ❶ [书] (剃去毛发) shave off hair
❷ (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 shave a man's head (as a punishment in ancient times)
❸ [书] (砍; 截断) cut; chop; hack
❹ [书] (剪去树枝) lop off tree branches; shear trees Ⅱ ❶ [书] (僧尼) Buddhist monks and nuns
❷ (姓氏) a surname: ~ 盛 Kun Sheng

❶古时剃发之刑,剃去头发。

❷剪去树枝。

❸旧时对僧徒的贱称。

髡kūn

13画 髟部
(1) 剃去毛发。
(2) 〈书〉 剃去须发的一种刑罚: ~刑|~钳。
(3) 僧尼: ~缁(zī)。

隶kūn

【析形】形声字。小篆字形从髟(biāo),兀声。髟像长发之形,表示与头发有关。
【释义】《说文》:“剔发也。”本义是剃去头发。古代成年男子皆留长发,剃去男子头发是一种刑罚。佛教传入中国后,因为僧人皆剃发,故又以指僧人,如[髡人]。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The meaningful part is髟(biāo)and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兀(wù). 髟 relates to the hair.
【original meaning】 Cutting the hai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