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包头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包头帕 水族头饰。 流行于贵州东南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共有五种:一为六七尺长青色和白色土布(由孝帕演变而来)。 包头时将尾端翻上别于头上右侧。多流行于独山、水龙、周覃等地。 二为三尺黑白方格土布。横搭于头上,吊须垂于两侧耳后。 多流行于雷山、榕江、都匀等地。三为挑花黑毛巾,横搭于头上,两端收束别于脑后。 多流行于荔波、九阡等地。四为长条青布。包头之后,再用白毛巾横搭别于脑后。流行于都匀市王司地区。 五为两幅二尺许青布拼成方巾,缝上带子。包头后用带子缠束。男性多用第一种包头帕,其他四种多为妇女使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