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纤维饮食和低纤维饮食
膳食中因膳食纤维含量不同而分为高纤维饮食和低纤维饮食。膳食纤维或植物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是可食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在人体消化道内不被消化酶所消化,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量、利于排便作用。纤维素是一种分枝多糖,为近3000个葡萄糖单位的聚合物,是最广泛分布于植物细胞壁的纤维,存在于谷物、蔬菜及水果中。半纤维素来源于戊糖和己糖的250种以上不同的多糖聚合物,与纤维素一起形成细胞壁,同样存在于多种谷类、蔬菜和水果中。木质素是苯丙烷的聚合物,不是糖类,也是植物细胞壁结构的组成成分。与胆盐和其他有机物质结合,可延缓或减少小肠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果胶是由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等组成,主要来源于水果。果胶吸水性强,在肠道内形成胶冻,也可与阳离子及有机物质结合。粗纤维是食物经过强酸、强碱、酒精、乙醚及水煮沸处理后留存的余渣,主要有木质素,大部分半纤维素、部分纤维素,因此有些食物成分表中所列的粗纤维含量不能反映膳食纤维的实际含量。残渣是指粪便中总的固体,包括未被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代谢产物和细菌产物等。有些食物虽含膳食纤维不多,但具有滑泻作用,能增加粪便排量,有时亦被称为“多渣”食物,如香蕉、梅子汁、土豆、牛奶、生鸡蛋等。
高纤维饮食 美国营养协会提出的高纤维饮食中粗纤维含量每日约为13g。其作用:
❶促进排便,用于防治便秘(痉挛性便秘例外)和痔疮。
❷缩短粪便运行时间,减少肠腔内压力,减少有害物质与肠粘膜接触的时间,有防治结肠憩室和结肠癌作用。
❸膳食纤维在肠道中可与胆酸结合而增加粪便中的胆盐排出,阻止胆固醇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防治高胆固醇血症作用。
❹膳食纤维可延缓饮食中碳水化物的吸收,有利于改善糖代谢。可用于防治糖尿病。为使粪便排出通畅,饮食中应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杂豆、麸皮、新鲜蔬菜(特别是叶菜和水果)。若患者长期习惯于低纤维饮食,则蔬菜增加应缓慢; 并可增添一些吸水性强、有益于软化粪便的洋粉、琼脂类食物, 如洋粉果冻、拌
粉等。 饮水也可使粪便软化,因此饮食中可用些汤、羹类菜肴,以增加水摄入量。尚可于早餐前饮一杯热水或 一杯冷开水,可较快产生胃-结肠反射而引起肠蠕动。当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也很重要。
低纤维饮食 是一种含极少量膳食纤维和结缔组织(含于动物性食品中),易于消化的饮食。又称少渣饮食。目的是尽量减少纤维对胃肠道的刺激和梗阻; 减少肠道蠕动,减少粪便数量。纤维限量随病情而定。此种饮食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肠炎、痢疾和结肠憩室炎、伤寒、肠道肿物、食管或肠道管腔狭窄,消化道少量出血及手术前后的患者。配制中:
❶尽量少选粗粮、干豆、坚果和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
❷制备时尽量将食物烹煮软烂,少渣滓,易于吸收,各种蔬菜可制成菜泥,肉类需去筋切成小块,烧烂;
❸限制脂肪进量,忌用或少用油煎炸食物;
❹长期食用者需另外补充维生素C片剂,并注意维生素A和钙有可能缺乏。病情好转后,即可逐渐增加纤维进食量,使之符合正常饮食要求。
在食物选择上多用
❶谷类: 用精细米面制备的各种粥饭类、面条、面片、面包、发面蒸食等。
❷蛋类:除油炸蛋外,余均可。
❸肉类: 少结缔组织的嫩瘦肉、鱼、虾、鸡、鸭及内脏等,并需制备软烂。
❹豆类: 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干等。
❺乳类: 鲜奶、奶粉及各种奶制品。
❻蔬菜类: 菜汁、过滤菜汤(煮好,去菜)、菜泥、制备软烂的含纤维少的蔬菜,如去皮、子的西红柿、茄子、胡萝卜、土豆、冬瓜、南瓜(倭瓜)等。
❼水果类: 鲜果汁、煮果子水、果汁冻、果泥。根据病情亦可用少量去皮煮软的苹果、桃子等。
❽点心类: 素蛋糕(无果料)、饼干、藕粉、杏仁霜、冰淇淋等。
避免采用
❶各种粗粮、杂豆、坚果类。
❷多纤维蔬菜,如芹菜、韭菜、菠菜、豆芽菜等。
❸易产气的蔬菜,如葱头、萝卜以及凉拌黄瓜、西红柿等。
❹含纤维多的水果,如菠萝、草梅等。
❺油炸或油脂多的食物。
❻强烈调味品,如咖喱、辣椒、胡椒末等。
低残渣饮食 是一种严格限制膳食纤维的饮食,适用于需暂时避免排便的肠痿或直肠术后。饮食中除少渣饮食的忌用食物外,还应忌用上述“多渣食物”。故仅可食用去油肉汤、鸡汤、过滤菜汤、煮软烂的精细面条、面片、精白米粥、藕粉、代藕粉、杏仁霜、煮老鸡蛋等。忌用牛奶、果汁及油脂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