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热;高烧ɡāorè ɡāoshāo

【同】 都是名词;都指人的体温在39℃以上。
【异】 “高热”是医务专业术语;多用于书面语。[例]~能引起多种疾病。“高烧”也是医务术语,多用于口语。[例]这孩子~两天两夜,可吓坏了他妈妈。
【反义】 高热—低热/ 高烧—低烧

高热gāo rè

高烧。1918年觉迷《西药指南》下卷:“全身症状为发四十度至四十一度之高热。”1919年汤尔和译《诊断学》下卷:“腺肿性鼠疫: (一) 大抵无前兆,偶有全身倦怠、头痛眩晕者,且食思不振,每发恶心呕吐;(二) 热大抵忽以颤栗开始,至四十度或其以上之高热。”

热(热火;热和;热乎;热呼;热忽忽;热乎乎;热呼呼;热蓬蓬) 燠 炅 暍 蒸 炎 暵
干而热:干热
热而湿度大:湿热 燠溽 溽蒸
热而潮湿:蒸湿
闷热而潮湿:蒸溽
微热:温热
热度极高:焦沙烂石 燋沙烂石
极热:炎(炎曦) 熰 火火 滚热 盛热 壮热 高热 狂热 瘅热 滚烫 炽昌 销铄 骄亢 热烘烘热滚滚 热辣辣
极热,温度极高:炀 炽灼 炽热 赤热炙热 焦炎 炎赫 炎炽 熇热
光明炽热:耿烈
像火一样热:火热
像火烫着一样热:灼热
热气大,温度高:沸热
热得难受:燥热 热燥(热燥燥) 热剌剌热不可耐
热的样子:
很热的样子:燠煜 熇熇 熇然
灼热的样子:炎炎

另见:加热 炎热 夏季

☚ 暖和   炎热 ☛

高热hyperpyrexia

体温在39~41℃之间,叫做高热,很多种疾病可引起高热,其中以致病微生物感染性疾病为多见,亦可由物理、化学因素引起。高热可造成机体大量消耗,对病人危害较大,尤其对心、脑等重要器官危害更大。高热病人,一般情况较严重,对此种病人需立即采取有效降温措施,以防止重要器官受损害;对持续高热者主要应针对病因治疗。同时给以各种综合性降温及对重要器官保护性措施。

高热

体温在39℃—40.5℃为高热,40.5℃以上为过高热。是机体对致热源或致病因子的一种强烈反应。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前者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后者由血液病、恶性肿瘤、风湿病等引起。常有怕冷、寒战、呼吸心跳加快、尿少色深、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镇静安眠药、吸氧、输液和病因治疗等。

高热

高热

体温在摄氏39度以上,伴身热口渴,脉数的急症,是多种急性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常见症状,具有发病急、传变快、病程短的特点。西医学的多种急性传染病以及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免疫疾病等所致的高热,可参考本症辨证处理。先急救,然后分治。
应急措施
❶退热:用95%酒精30毫升加入薄荷冰3克,冰片2克,再加自来水至100毫升,外擦胸背、手足心、前后心处及腋下。
❷冰敷:用冰袋入冰块,置于头颈部、腋下、腹股沟处。
❸针灸:针刺大椎、曲池、合谷等穴,用泻法,或十宣穴点刺放血。
❹刮痧:用刮匙蘸凉水,刮胸背、腋窝、腘窝等处。
❺针剂:柴胡注射液4毫升,肌肉注射,一日二次,或清开灵(针剂)30毫升至40毫升+5%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或白头翁注射液20~30毫升,静脉滴注,一日1~2次;高热重、汗出多者,多喝糖盐水。
❻高热动风者,立即止痉,针刺人中、合谷,或少商、商阳、中冲等穴放血;另服止痉散(经验方,录自《方剂学》:蜈蚣、全蝎各等分,为细末)每服1.5克至3克,开水送服,或局方至宝丹1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脉多浮数,舌边尖红,苔薄白,治宜辛凉轻透,宣肺解表。选用桑菊饮或银翘散改汤煎服。
邪在气分身热心烦懊𢙐,起卧不安,舌苔微黄,治宜轻清宣气,透邪外达,用栀子豉汤(《伤寒论》载有:栀子10克、淡豆豉15克);重者,改用清心凉膈散(《温热经纬》载有:山栀10克、薄荷后下10克、黄芩10克、连翘15克、甘草6克、桔梗10克、竹叶10克,蜜少许)改汤剂煎服。大便不通者,加大黄3~5克、芒硝6克。若兼胸痞痰壅者,改用小陷胸汤(《伤寒论》瓜蒌30克、半夏10克、黄连6克)加枳实10克。
肺热壅盛身热烦渴、汗出喘嗽,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泄肺热,降逆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热毒重者,加银花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喘咳明显者,加瓜蒌皮10克、桑叶10克、葶苈子10克;痰多者,加瓜蒌皮30克、贝母10克;咯血者,加白茅根30克、藕节30克、大小蓟30克。
阳明热炽壮热面赤,心烦汗大出,渴欲凉饮,苔黄而燥,脉洪大而数,治宜辛寒清气,甘寒凉阴,方用白虎汤。脉大而芤者,加人参10克;动风者,加羚羊角粉2克分冲、勾藤15克。若兼胃阴受伤,合五汁饮(《温病条辨》载有: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各等量)频服;若热结肠道,午后潮热,时有谵语,大便秘结,按之腹痛,苔黄燥,脉沉实有力,用大承气汤去芒硝;神昏烦渴,可改用牛黄承气汤(《温病条辨》载有安宫牛黄丸1丸,生大黄15克,煎汤送服丸药)。
邪入营血高热口渴,烦躁不宁,肌肤发斑,或见衄血,舌绛苔黄干,脉数或细数。方用化斑汤(《温病条辨》载有:生石膏45克、知毋15克、元参12克、犀角10克、甘草6克、粳米10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丹皮12克、生地10克、大青叶10克)加减。神昏谵语者,去粳米加紫雪或局方至宝丹。若身大热入夜更甚,心烦躁、头痛剧、时谵语、斑疹隐隐、口反不甚渴,舌红绛无苔,脉细数,治宜凉血养阴,透热转气,方用清营汤;若身心烦,神昏或舌强肢厥,治宜清心开窍、豁痰,方用清宫汤(《温病条辨》载有:元参15克、莲子心6克、竹叶卷心6克、连翘心10克、犀角尖10克、连心麦冬10克)煎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紫雪。

☚ 虚脱   神昏 ☛
高热

高热hyperpyrexia

口腔温度在39~40℃者。多由于全身感染、恶性肿瘤、白血病、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某些过敏性反应和药物等引起。一般可用退热剂对症治疗。

☚ 常度下体温   弛张热 ☛

高热

high fever(/temperature)

高热gāo rè

high fev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