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温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温病

高温病

一般人体静止时每小时产生70cal热量,剧烈运动时可产生高出7、8倍的热量,自皮肤和肺通过出汗、辐射、传导等散热。如所处周围环境温度高,则体内热的发散完全靠出汗。如长期出汗,汗腺可发生疲劳而减少或停止出汗,此时蒸发的热量远远低于体内的积热,于是体温就发生恶性循环地上升。一般所处环境如为高气温和强辐射,或气温虽不高但辐射强度每分钟超过人体耐受的1.5cal/m2的干热,或辐射热虽不强但气温气湿皆高的湿热均易发生体温平衡及全身功能失调,轻则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重则导致中枢神经细胞坏死、广泛出血、肝肾损害以致死亡等变化。临床表现可分为:
热抽筋 出汗过多,骨胳肌内氯化钠减少、水分增多,肌收缩运动时发生痛性抽搐。食物内补充盐分即消除。
热衰竭 高温环境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出汗多,脑血供相对减少,在直立体位或劳动时容易昏厥称热昏厥或热虚脱,口服食盐即愈。如大量出汗,血容量减少,可发生头痛、头晕、耳鸣、恶心、乏力、面色苍白、体温高低不一,严重者甚至休克,称失盐性热衰竭,可口服食盐补充或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在大量出汗后突然停止出汗,皮肤充血发烫,干燥无汗,体温直线上升可达40°~41℃ (103°~106°F)称无汗性热衰竭或临界性暑热性高体温,病情危重濒临中暑,宜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并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中暑 在高温环境,皮肤肌肉血管扩张阻力减少,血大量流向周围表浅部,心搏出量增加,血容量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循环不足,心肌缺血,脉律快(常超过140次/min),呼吸短促,血压不稳,皮肤由出汗湿凉转为无汗发烫,体内过度积热、体温常超过41℃(106°F),意识模糊、嗜睡、躁动、精神失常、昏迷、抽搐等心血管、神经内分泌自动调节系统等全身功能失调称中暑。中暑前可有数天头晕、头痛、疲乏、恶心等预感症状,但也可突然发生。老年人并无体力消耗的情况下突然昏迷很难诊断中暑。在阳光曝晒下发生上述症状称日射病。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共济失调、构音困难、智能障碍、多发性神经病变等神经损害表现。还可发生血尿、皮肤粘膜下瘀点等。大量出汗和小便排出大量钾可引起严重低血钾症(可低于4mEq/L)。高温和缺氧造成组织坏死和红细胞破损加上代谢性酸中毒也可使细胞内钾逸出到细胞外而发生严重高血钾症。初时的低血钾可损害肾脏,如发生肾功能衰竭可由低血钾转变为高血钾症。病理变化可见到脑、肝、肾等内脏出血,骨髓巨红母细胞坏死伴血小板明显减少,动脉内皮细胞损害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液凝固性改变。脑部病理改变可见小脑、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丘脑下部。中暑死亡率高达50%,系紧急严重情况,必须立即
❶降低体温,以冰水毛巾擦身或冰水浴直到肛温降到39℃(102°F),寒颤须用氯丙嗪、非那更或安定加以控制,
❷出入液量统计和中心静脉压测定观察下立即胶体或晶体补液静脉滴注补充血容量使中心静脉压调整在10~15cm H2O,酸碱平衡,调节电解质特别是血钾。休克明显时,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凝血如肝素或抗出血如EACA等应用要根据临床和血液检查结果具体考虑。

☚ 减压病   高山病 ☛
000117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