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太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太后1032—1093即北宋英宗宣仁皇后。亳州蒙城(今属安徽)人。治平二年(1065年)册封为皇后。英宗在位仅四年即死。熙宁元年(1068年)子神宗继位,高氏被尊为皇太后。她出身于大官僚家庭, 自幼生活于宫廷中,经常接触那些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受到抑制的贵族,本能地反对变法,曾一度从宫廷内部掀起反变法浪潮。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死,孙哲宗年仅九岁继位,尊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于是罢免宰相、新党蔡确,变法派的其它重要人物如章惇、曾布等皆予贬逐或流放,废除全部新法,起用司马光、文彦博为相,使顽固守旧势力重新当权。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元祐更化”。这一股反动逆流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削弱了国防力量,使高氏不得不将神宗时在宋夏交界处建立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个要寨(在今宁夏东部和陕西北部)割让给西夏,因此西夏骑兵得以一再入边。高氏于元祐八年(1093年)病死后,哲宗始亲主朝政。 高太后1032—1093即北宋宣仁太后。毫州蒙城(今安徽)人。英宗皇后,神宗时尊为皇太后。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以年幼即位,尊为太皇太后,秉朝政,起用司马光等为相,废除王安石新政,放逐变法派,史称元沘更化。且割地西夏,与之妥协。死后,哲宗才得以亲政。 高太后 高太后1032~1092乳名滔滔,即宣仁太后。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高琼曾孙女,高遵惠之女。其弟高士林,涉猎经史,颇有才干,长期任内殿崇班,英宗欲提拔之,拒。神宗继位,念其舅家皆勋臣名将,欲为其营建府第,高亦不许,神宗多次劝说,始允赐高家一远离望春门外空地,而一切费用全由其付给。哲宗9岁继位,高以太皇太后名义听政,任用司马光,文彦博为相,废除王安石新法,割安缰、葭芦、浮图、米脂四寨给西夏。 ☚ 高遵惠 高士谈 ☛ 高太后1032—1093即宣仁太后。北宋英宗皇后。亳州蒙城(今属安徽)人。出身高官门第。元丰八年 (公元1085年),神宗死,哲宗即位,年仅十岁。她以太皇太后名义摄政,罢王安石, 用司马光为相,文彦博平章军国重事,废除王安石新法。又将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 (今宁夏东部和陕西北部) 割给西夏。她死后,哲宗才亲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