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士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士传

高士传

西晋杂传体小说集。皇甫谧(mì)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六卷。今本三卷,记述上古至魏晋隐逸之士九十六人的生平事迹。据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谓,原书只记高士七十二人,今本系后人杂抄《太平御览》所引稽康《圣贤高士传赞》、《后汉书》等,附益而成。可知今本已非原书。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谓载九十六人,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自披衣至管宁仅八十七人,可能宋时已有两本。清人高兆又为采摭自晋至明得一百四十三人,则辑为《续高士传》。《汉魏丛书》本载九十一人。吴曾祺《旧小说》载录十人。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载入二人。是书叙记贤圣高士之风,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体例略同刘向《列士传》。皇甫谧编是书,大抵系借古咏怀之意,其中有些篇章是反映看破世态,不愿追名逐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如《严光》,写严子陵隐居,光武帝亲自去访召他,他睡在床上连起都不起来,帝同他说话,他竟“眠而不应”,好久始张目而言:“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充分展示了严光的超尘绝俗之志和傲岸奇特的隐士风度,反映了作者对严子陵的赞扬态度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严遵》通过严君平安贫乐道、不愿出仕、不肯受人“车马衣粮”的事,表现了严氏“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的视名利则如粪土的高洁品格和高尚情操。《韩康》则写韩伯休隐居霸陵山中,桓帝时,使者奉诏“备玄纁安车以聘之”,“康不得已,乃佯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先行,而终遁去。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亭长正“发人牛修道桥”,准备迎接奉诏进京的韩康,却见韩康“柴车幅巾”,以为是老百姓,便夺他的牛,他就把牛卸下来给了人家;后使者至,亭长才知道发生了误会,惹下了乱子。使者欲奏杀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乃止,韩康也于中途逃遁。这有点像《世说新语·雅量》篇里的《褚公于章安令》,所不同的是:褚裒走马上任了,而韩康则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终老霸陵山中。是书有些是表现仗义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高尚精神的,如《江上老人》,写江上丈人救被楚王追捕中的伍员过江,既不肯受恩,又不愿留名等。还有的是针砭沽名钓誉之徒的,如《汉阴丈人》。像《梁鸿》反映梁伯鸾于隐居中,其忧国忧民以及他与孟光志同道合等;《渔父》写楚渔父遇屈原,宣扬“与世推移”、“举世混浊,扬波汩泥”、“众人皆醉,𫘪糟歠醨”等思想,都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不小影响。当然作品中,其消极思想倾向则不足取。

☚ 汝归   渔父 ☛

高士传

传记。晋皇甫谧撰。三卷。谧字士安,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县西北)人。少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后得风痺疾,犹手不辍卷,屡辞征聘,终身不仕。著书多种,皆佚,仅存《高士传》。此编《通志》作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所载凡九十六人。今本载九十一人。上自尧时被衣,下至魏时焦先,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行径清白之高贤义士,故名《高士传》,有传说人物,有历史人物,皆具故事性和史料价值,文笔简洁,可补史阙。有《四部备要》本,《汉魏丛书》本。

高士传

高士传

书名。❶西晋皇甫谧撰。6卷。谧字士安,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是书序称自唐尧至曹魏咸熙年间,八代二千四百余年,得高节之士九十六人事迹,纂辑为传。其中东汉居三分之一。原书已佚。今本为3卷,收入《古今逸史》、《汉魏丛书》、《秘书二十一种》、《四库全书》、《龙溪精舍丛书》、《四部备要》等。
❷三国魏嵇康撰。1卷。康字叔夜,铚人。竹林七贤之一。所撰亦名《圣贤高士传》。刘宋周续之注,清马国翰辑本1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清王仁俊辑本1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 西戎记   逸士传 ☛
高士传

高士传

书名。❶西晋皇甫谧撰。6卷。谧字士安,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是书序称自唐尧至曹魏咸熙年间,八代二千四百余年,得高节之士九十六人事迹,纂辑为传。其中东汉居三分之一。原书已佚。今本为3卷,收入《古今逸史》、《汉魏丛书》、《秘书二十一种》、《四库全书》、《龙溪精舍丛书》、《四部备要》等。
❷三国魏嵇康撰。1卷。康字叔夜,铚人。竹林七贤之一。所撰亦名《圣贤高士传》。刘宋周续之注,清马国翰辑本1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清王仁俊辑本1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 西戎记   逸士传 ☛
高士传

高士传

(晋)皇甫谧撰。3卷。收录上古至魏晋隐逸之士96人。清高兆又采从晋到明143人,辑为《续高士传》5卷。

☚ 晋诸公赞   元祐党人传 ☛

高士传

三卷。西晋皇甫谧(215—282)撰。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汉太尉皇甫嵩曾孙,著名医学家。少游荡无度,人以为痴。20岁后开始发愤读书,后得风痹,犹手不辍卷,时人谓之“书淫”。武帝屡加征召不赴。表请借书,武帝遂赐书一车。平生著述颇丰,除本书外,还著有 《帝王世纪》、《列女传》、《甲乙经》等。《高士传》纂辑自唐尧至三国魏八代2400余年间高隐之士的事迹,其中东汉人居1/3。该书流传久远,宋时已有两种版本。南宋李石《续博物志》云谧书所录高士为72人,而《太平御览》录71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作96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又云自披衣至管宁仅87人。今本亦作96人。盖原书散轶,传刻真伪参半,今本人数转多于原本。今存版本主要有《秘书二十一种》本、《广汉魏丛书》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和《四部备要》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清钱熙祚辑逸文一卷,王仁俊辑佚文一卷。

高士传

高士传

书名。
❶晋高平(今邹县)虞槃佐撰。《隋书》及《旧唐书·经籍志》均见著录、《通志·校雠略》云:“虞槃佐作《孝子传》,又作《高士传》,高士与孝子自殊如何,《旧唐书·经籍志》因所作之人,而合为一”。《太平御览》逸民部曾引该书五条资料。旧列史部传记类。已佚。
❷明末清初韩国玺撰。韩国玺,号晴岚,茌平人。明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入清后,官潜江知县。喜阅史书,而尤留意于历代所谓“高士”。此书即其据平日所记删削加工撰成,共十数篇,各系以赞。旧列史部传记类。已佚。

☚ 胶澳租借始末电存   高文熠 ☛

《高士传》gao shi zhuan

Traditions of Lofty-Minded Scholars→皇甫谧 (Huangfu Mi)

高士传

书名。❶三国魏嵇康撰,已佚;清代严可均辑一卷。
❷晋朝皇甫谧撰。三卷。原载古高隐之士七十二人(见南宋李石《续博物志》),后人杂取《太平御览》所引嵇康《高士传》与《后汉书》等,增补至九十六人。清朝高兆又采从晋到明一百四十三人事迹,辑为《续高士传》五卷。(参考图248、2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9: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