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力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力士684—762

唐宦官。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东北)人。本姓冯。少受阉术。圣历元年(698年)进宫,在武则天左右给事。后因小过被逐。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姓高。李隆基(唐玄宗)为藩王时,他倾心相结,及隆基即位,起拜银青光禄大夫。开元初,加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权力极大。四方进奏文表,必先经他,然后呈玄宗;小事即可裁定。玄宗常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当时将相如李林甫、王鉷、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等无不与其交结而取高位。肃宗为太子时,呼他为“二兄”,诸王公主皆称“阿翁”,驸马辈呼为“爷”。为人谨慎,善察风向。天宝初,进封渤海郡公。安禄山反,从玄宗至蜀。上元元年(760年),受李辅国构陷,流放巫州,两年后赦归,病死途中。

高力士684—762

明皇时宦官。《全唐诗》存诗一首。

高力士

高力士684—762

唐朝宦官。冯盎曾孙。起初,岭南讨击使李千里送上两名阉儿,一号金刚,一号力士。武则天以其强敏,给事左右,后因事逐出。宦官高延福养为子,故冒姓高。祖籍实为广东高州。玄宗时,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进封渤海郡公,宠任极专,四方奏事多经他手。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高仙芝辈,皆因厚结高力士,才位至将相。肃宗为太子,以兄礼事之,诸王公主呼为翁,戚里诸家尊为㸙, 玄宗或不名而呼为将军。 玄宗至蜀, 高力士从行,进位齐国公。从玄宗还,进开府仪同三司。玄宗徙居西内,失权。李辅国诬陷高力士有罪,流放于巫州。行前,求一见天子,李辅国不许。宝应元年 (762) 赦还,病死于途中。卒年七十七。代宗时,以其护卫先帝有功,还其官,赠扬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

☚ 杨思勗   鱼朝恩 ☛

高力士684—762

唐宦官。本姓冯,因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姓高,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东北)人。玄宗时任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见信于帝,四方章奏都经其手,开宦官擅权之先例。肃宗为太子时以兄事之,宗室弟子呼之为“翁”,将相与之攀援。封齐国公,势炽朝中。安史之乱后被肃宗放逐,后病死于赦归途中。

高力士684-762

唐宦官,冯盎曾孙,高延福养为子,故冒其姓。性谨密疆悟,玄宗时以诛萧岑等功,宠任极专。肃宗在东宫时,以兄事之,累官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后为李辅国所劾,长流巫州,寻赦还卒。唐之宦官跋扈,自力士始。

高力士684—762

唐宦官。本姓冯,后为宦官高延福养子,改姓高。高州良德(今广东高州东北)人。玄宗时,为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进封渤海郡公,宠任极专,四方奏事均经他手。肃宗为太子时,以兄礼事之,累官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权势极大, 安禄山、李林甫、杨国忠等也称他为翁。安史之乱时,随玄宗到四川。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为李辅国所劾,被放逐巫州,两年后赦归, 病死途中。唐朝宦官专政,自他开始。

高力士684—762

唐高州良德(广东高州东北)人。本姓冯,圣历元年(698)入宫为太监,武则天以其聪慧,给事左右。一度因过被逐,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冒姓高。深得玄宗信任。四方进奏文表,必先经他手。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等均因其力而位至将相。资产极丰,富过王侯。安史之乱时,从玄宗幸蜀,封齐国公。后为宦官李辅国所恶,被流放巫州(湖南黔城)。宝应元年赦还,途中闻玄宗已死,号哭而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