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仙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仙芝?—755唐大将。高丽人。幼时随父至安西。开元末,升安西副都护。天宝六年(747年)小勃律国王娶吐蕃公主为妻,附吐蕃反唐,西北二十余国均为吐蕃所制,贡献不通。玄宗特派他为行营节度使,前往攻讨。他率兵转战数千里,擒勃律王,以功拜四镇节度使。天宝八年入朝,兼左金吾卫大将军。九年,率兵讨石国,俘其国王;次年出击大食败归。性贪,私获玉石、宝马多件,家财至钜万。不久再入朝,拜开府仪同三司。十四年进封密云郡公。十四年冬安禄山反,被任为副元帅。接战败退,坚守潼关。受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被杀。 高仙芝?—755唐大将。高丽人。父舍鸡,初从河西军,为四镇校将。少随父至安西,因其善骑射,勇决骁果,年二十余即拜将军。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小勃律国王为吐蕃所招,西北二十余国皆为吐蕃所制,贡献不通,唐军三讨皆无功而还。天宝六年(747年),诏其以步骑一万出讨,乃自安西(治龟兹,今新疆库车)过拨换城(今阿克苏),入握瑟德(今巴楚),经疏勒(今县),登葱岭,涉播密川(今阿克苏河上流),遂停干特勒满川(今瓦罕河)五识匿国。凡行百日。由此分军为三,自与监军边令诚自护密(今布洛吉尔山口之北)入,约三军会于连云堡(今昔尔哈特镇)。命兵士带三日粮渡婆罗川(今昔尔哈特镇南之支流)。既渡而阵,破连云堡城,吐蕃大败。令边会诚率羸兵三千守城,自率军前行。三日至坦驹岭(今达尔阔特山口),直下峻峭四十余里。因恐军士惧险不敢进,先潜遣二十骑衣胡服来迎,军心稍定。行四日,至阿弩越城(今克什米尔古皮斯镇)。遣将军元庆率兵先往,示以官军借道去大勃律(今印度河上游),并赐以缯綵呼之,就便缚其酋领。回至,斩其首领五六人,遂即拆桥,破路,及吐蕃兵马大至,已不能渡娑夷河(古皮斯北之河)。招谕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出降,遂平其国,班师还朝。于是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九年,命讨石国(今苏联塔什干),其王车鼻施约降,献俘京师、斩之。石国王子引大食兵攻唐,他率兵与大食战于恒罗斯城(今苏联哈萨克东南部江布尔城),军败而还。不久,授武威太守,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当地吏民固留思顺,遂改授右羽林大将军、密云郡公。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反,以为副元帅,命其领飞骑、骑、朔方、河西、陇右及召募关辅地区的五万人,继封常清出潼关进讨。十二月,军发,仍令边令诚监其军,屯于陕州(今河南陕县)。及封常清兵败汜水、禄山军陷东京,常清以余众奔陕州,谓其曰:“宜退军守潼关。”因急开太原仓,悉以所藏赐士卒,焚其余,引兵趋潼关。入关后,勒兵缮守具,士气稍振。安军至,攻关不得入,乃还。边令诚因私怨在玄宗面前构害之。谓“封常清以敌动摇军心,仙芝弃陕数百里,盗颉资粮”。玄宗大怒,使令诚就军中斩之。就死之前,军中大呼冤枉,呼声震地。 高仙芝 高仙芝?—755唐大将。高丽(今朝鲜)人,随父舍鸡来中国。其父初以将军隶河西军,为四镇校将。仙芝年20余从至安西,以父功补游击将军。事节度使夫蒙灵詧(cha)。开元末,升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天宝六载(747), 奉诏讨小勃律, 平其国, 俘其王, 拂(lin)、大食等二十七国震慑降附。因此,擢鸿胪卿,假御史中丞,代灵詧为四镇节度使,寻加左金吾大将军。天宝九载,讨石国,其王车鼻施约降,仙芝俘献阙下,斩之,由是西域不服。迁武威太守,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因诸部族固留思顺,更拜右羽林军大将军,封密云郡公。安禄山反,为元帅荣王之副领兵东讨,在退守潼关时,被监军边令诚进谗害死。 ☚ 哥舒翰 封常清 ☛ 高仙芝?—755唐大将。高丽人。随父来中国,以军功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初因领兵击败叛唐的小勃律部(今克什米尔东北部)升安西节度使。后又征战石国,但在罗斯败于黑衣大食。安禄山叛乱时以副元帅领兵东征,因与监军宦官边令诚有隙,后退守潼关时被其诬杀。 高仙芝?~755唐代将领。高丽人。曾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及平叛安禄山的副元帅。卒于阵。 高仙芝?—755唐朝将领。高句丽人。高氏。四镇校将舍鸡之子。年20余,从至安西,以父功补游击将军,数年父子并班。善骑射。唐玄宗开元(713—741)末,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天宝六年(747),奉诏率步骑1万征吐蕃,大破吐蕃军于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附近),袭小勃律,俘小勃律王等。拂菻、大食诸胡72国皆降附。擢鸿胪卿,假御史中丞,为四镇节度使。旋加左金吾卫大将军。九年(750),率军讨石国,俘其王送至长安。次年,被石国王子引大食兵败于怛罗斯城,引数千残兵逃回安西。历迁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右羽林军大将军,封密云郡公。十四年(755),从元帅荣王征安禄山,为副元帅,失利,退守潼关。后被监军边令诚诬杀。 高仙芝?~755唐大将,高丽人。开元末年,任安西副都护。天宝六载(747),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北)强盛,西北二十余国皆为所控。仙芝帅万人出征,逾帕米尔高原,破吐蕃于连云堡(今阿富汗北沙哈得),横跨兴都库什山,直下峻坂四十余里,袭击小勃律,俘小勃律王及其王公至长安。后代夫蒙灵祭为安西节度使。九年,败石国。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仙芝奉使出击,大败于恒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众士卒被俘西迁。十四年(755),安禄山反,又以副元帅出征。后退守潼关,为监军宦官诬杀。 高仙芝?—755唐大将。高丽人。善骑射。开元末,因功由将军升任安西副都护。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吐蕃唆使小勃律王叛唐,他率军万人越波密川(今帕米尔高原),横跨兴都库什山,击败小勃律,升安西节度使。九年(公元750年),击败石国,擢为四镇节度使,累拜左羽林军大将军,封密云郡公。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 他率军出击,在怛逻斯战败。安禄山叛乱时,以副元帅出征潼关,被监军宦官所杀。 高仙芝?—755唐玄宗时名将,高丽族人,骁勇善骑射,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天宝六载(747)小勃律背唐附吐蕃,仙芝率万骑西讨,历尽艰险,平小勃律,威震西域诸国,遏止了吐蕃势力的扩张,因功升任安西四镇节度使。九载,击败石国,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唐军与大食军会战于怛罗斯城(苏联江布尔),唐军大败,仙芝仅以身免。十四载,安史之乱起,仙芝奉命屯兵陕州。洛阳失陷后,与封常清退保潼关。为监军宦官边令诚诬陷,被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