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髀肉复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髀肉复生 髀: 股部,大腿。原意指大腿上的肉又长出来了。语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刘)备住荆州数年,尝于(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建安六年(201年)九月,刘备在汝南(今属河南省)被曹操打败,走投无路之下,便暂时投靠荆州刺史刘表。 刘备在荆州闲居了几年。一天,刘备陪刘表边饮酒边闲谈。席间,刘备起身入厕,发现自己大腿上新长了不少肉,人变胖了,不禁感慨万分,流下了眼泪。回到座位上,刘表惊问其故。刘备长叹道:“以前,我常常身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肉都消下去了。这几年不再骑马,大腿内侧的肉又长厚了许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即将老迈,而尚未建立功业,因而很伤感。” “髀肉复生”即由此而来,用以慨叹虚度光阴、事业未成;亦用来形容久处安逸,壮志消磨。 髀肉复生【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刘)备住荆州数年,尝于(刘)表坐起至厕,见髀(bi)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髀肉复生bìròu-fùshēng髀: 股部,大腿。原意指大腿上的肉又长出来了。语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刘)备住荆州数年,尝于(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髀:股部,大腿。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备往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用“髀肉复生”比喻壮志未酬,虚度光阴。《三国演义》三四回:“玄德自知语失,遂起身如厕。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涕。” 髀肉复生髀:大腿。大腿上的肉又长了起来。形容人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后投奔荆州牧刘表,一呆就是几年。有一次,刘备与刘表坐在一起闲谈,上厕所时,刘备看到自己大腿上新长了不少肉,全然不是当年骑马作战时的样子。想到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刘备感慨万千,不禁落下泪来。(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九州春秋》) 为何感慨 为何感慨表示哀伤感慨身逢乱世、国家衰败:泣麟叹凤 孔子泣麟 ☚ 感慨何事 感情 ☛ 虚度 虚度浪度 假推(~年岁) 淹留(~岁月) 枉度(~一生) 空过 ☚ 消磨 吃喝 ☛ 髀肉复生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比喻久不骑马征战,安逸舒适,无所作为。髀:朋腿。复:又。晋代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备曰: ‘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get heavy and stiff; get stout again—a sign of regret about one’s idleness;idle away one’s time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ɡ髀:大腿。指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getting stout again, The thighs grow fleshy again.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解义】髀:大腿。久不骑马,大腿的肉又长起来了。表示久享安逸,无所作为的感叹。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髀:股部,大腿。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人久处安逸中而无所作为。 髀肉复生bìròu-fùshēng《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刘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髀:股部,大腿。后以“髀肉复生”表达壮志未酬、虚度光阴的感叹。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ɡ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原指长久不骑马的结果,后形容长时间过安逸生活而无所作为。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ɡ髀: 大腿。三国时刘备志在复兴汉室,统一天下,常年骑马打仗,大腿上多余的肉都消失了,显得精瘦有力。后来在荆州依附刘表,长期无事,以至大腿上赘肉又长出来了。刘备见状,想到岁月流逝,自己年岁已长,却还未建立功业,因此十分伤感。后来就用“髀肉复生”指岁月蹉跎而大志尚未实现。常用来感叹虚度岁月,无所作为。《野叟曝言》二○回:“连日缠绵床席,几令我有~之叹。” 髀肉复生bi rou fu sheng髀:大腿。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比喻久处安逸环境,无所作为。常指感叹久未建功立业,虚度光阴。语本《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刘)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2233【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常骑马的人,大腿消瘦;一旦不再骑马,大腿的肉又长多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或感叹虚度光阴。髀:大腿。 髀肉复生bìròu-fùshēng〔主谓〕 比喻长久处于安逸环境中虚度光阴,忧虑再不能有所作为。《三国志·蜀书·先主纪》注引《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冗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光阴虚过;髀肉复生 光阴虚过;髀肉复生guāng yīn xū guò;bì ròu fù shēng【上】岁月白白度过。 ☚ 独学寡闻;片接寸附 旁门左道;末学肤受 ☛ 髀肉复生bì ròu fù shēng髀:大腿。原指长期没骑马征战,大腿上肉胖了。后形容虚度年华,无所成就。也作“髀里肉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