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护理
凡发生在骨胳或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都称为骨肿瘤。可分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骨肿瘤一般只限于局部发展而不向其他器官转移。恶性者可以是原发的或是继发的,有局部发展迅速和向其他器官转移的特点。
一般护理 对病人做思想工作,以解除思想负担和消极情绪。适当使用镇痛催眠药,以缓解疼痛促进睡眠,术前尽量不用阿片类药物,以防成瘾。保证病人摄取必要的营养以补充肿瘤的消耗,尤其恶性肿瘤病人,精神压力及疼痛均影响食欲,从而常出现贫血、恶液质,因此饮食要营养丰富、易消化、清淡可口。血红蛋白低者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液及补液,使之较快地获得所需的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以便及早手术。嘱病人患肢不要负重,因肿瘤侵犯使骨质破坏,易造成病理性骨折。尤其脊柱肿瘤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要坐起及下地行走,以免发生脊柱压缩骨折,而压迫脊髓造成截瘫。
手术护理 包括术前及术后。
术前准备 讲清手术目的及手术内容,恶性肿瘤需作破坏性手术,必需与家属解释清楚,以取得病人合作。术前一日备皮,注意勿将皮肤剃破,以免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的机会。术前一日晚肥皂水灌肠,如骶骨部位手术,术前一日口服新霉素以清洁肠道,并在术前一日晚及术晨行清洁灌肠(至洗净为止),术日晨根据医嘱注射术前用药。
术后护理 (1) 良性骨肿瘤护理: 常作肿瘤刮除植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异体关节移植术等。导体半关节移植术是将肿瘤骨组织段截植入异体骨。为减少异体骨反应,防止关节内积血、积液而发生感染,术后关节内放置塑料管一根,保留2~3周,进行负压吸引。要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如血性引流液过多,及时告知医生。为预防感染及杀灭瘤细胞,手术时放第二根塑料管,可持续或间断点滴或注入抗癌药物及抗生素。患肢以长腿石膏托固定4~6周,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15cm),观察足趾血运。术后两周开始功能锻炼,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
(2) 恶性骨肿瘤护理:其特点是病程短、发展快、愈后差、死亡率高。治疗原则是早期手术,配合放疗与化疗。下肢常作的手术是大腿高位截肢,髋关节离断,半骨盆切除,段截灭活再植术等。因手术均较大,术中出血多,术后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2~1小时测血压,脉搏一次,至平稳为止。注意观察伤口渗血,如出血较多,可加压包扎,并肌内注射止血敏。如继续出血须告知医生进一步处理。为防止术后大出血,常规准备下肢止血带放在床旁。输液速度根据病人的血压与脉率加以调整,如血压低、尿量少说明术中失血多,要适当加快输液。半骨盆切除,髋关节离断及骶骨部位手术,术后须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2~3小时),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行动脉灌入化疗药物者,术后要抬高患肢,观察远端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患肢血运。若出现高热、恶心、呕吐等,应作对症处理。大剂量化疗:凡恶性骨肿瘤病人手术后2年内每隔2个月作大剂量化疗一次。以防止局部复发及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