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骨盆异常性难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骨盆异常性难产 骨盆异常性难产骨盆异常在产道异常中较为多见,且较重要,为导致难产的常见原因。 图1 跨耻征 当骨盆入口狭窄,影响胎头衔接,则胎体较易活动,容易发生异常胎位,如臀位、横位等。在正常骨盆的产妇中顶先露占96.4%,而在骨盆狭窄者仅为89.7%,而臀位、颜面位及横位的发生率亦高出2~3倍。因此,如有胎位异常,特别不可忽视头位不均倾情况(图2),应联想到骨盆狭窄的可能性,还要注意盆腔有无肿块影响。 图2 胎头头位不均倾嵌入骨盆 骨盆入口狭窄的判断 其判断方法有 ❶按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的长短将骨盆入口狭窄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临界性狭窄,真结合径在10.5~9.6cm;第二级为相对性狭窄,真结合径在9.5~8.5cm;第三级为绝对性狭窄,其结合径在8.5cm以下。凡真结合径在8.5~10.5cm者,如无其他明显不正常因素,应给产妇一定时间试产,愈接近10.5cm者,经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愈高; 愈接近8.5cm者,剖宫产的可能性愈大。应用临床外测量也可判断入口狭窄程度。根据我国南方2500例骨盆外测量的统计。凡骶耻外径在18.5cm以上者,96.5%可经阴道分娩; 18cm者仍有90.1%可经阴道分娩,亦即骶耻外径为18cm者,如无其他因素影响,中等大小的足月胎儿,仍能安全通过骨产道;骶耻外径为17.5cm者,则剖宫产手术率就显著上升 (达23.5%)。故可认为骶耻外径18.5cm为临界值。如此径小于18.5cm,就应注意可能为均小骨盆或单纯扁平骨盆,须进一步观察,必要时作内诊或X线骨盆测量,以明确诊断,决定处理方针。 ❷如采用X线骨盆测量,可按入口前后径与横径之和分级:第一级为临界性狭窄,二者之和在24~22cm;第二级为相对性狭窄,二者之和在22~20cm;第三级为绝对性狭窄,二者之和在20cm以下。 ❸或按入口面积分级:入口前后径×横径÷145×%=标准的%(145为常数,以前后径11cm、横径13cm为正常标准。骨盆入口面积两者之乘积为143cm。为便于计算,即以145cm为100%)。正常骨盆在85%以上。因此,第一级为临界性狭窄,在85~76%; 第二级为相对性狭窄,在75~70%; 第三级为绝对性狭窄,在70%以下。 中骨盆狭窄的判断 中骨盆狭窄是指坐骨棘间径或中骨盆前后径(自耻骨联合前下缘至第四、五骶椎关节)任何一个径线缩短而言。但骨盆形态不同,耻骨联合后方角度差异很大,如男性骨盆的这一角度是锐角,前盆腔深,呈三角形,使可用面积相对缩减,分娩时胎头须向后盆腔推进,利用后矢状径。因此,单凭中骨盆前后径不尽可靠,常须参考中骨盆后矢状径,其正常值为5cm。X线测量中骨盆狭窄程度的分级有三种方法: ❶按坐骨棘间径判断,正常值为10.5cm,10cm为临界值,坐骨棘间径小于10cm之难产率较该径为10cm者高1倍。 ❷按坐骨棘间径与后矢状径(从坐骨棘间径之中点至第四、五骶椎关节面)之和分为三级:第一级临界性狭窄为13.5~12.6cm;第二级相对性狭窄为12.5~12cm; 第三级绝对性狭窄为12cm以下。 ❸按坐骨棘间径与中骨盆前后径乘积的百分率判断,坐骨棘间径×中骨盆前后径÷125×%=标准的%。第一级临界性狭窄为85~76%; 第二级相对性狭窄为75~70%; 第三级绝对性狭窄为70%以下。 但中骨盆与入口平面不同,它为一不规则之平面,故单凭二径乘积,也欠完善;且如前述,后矢状径远较前半径为重要。中骨盆狭窄常伴有骨盆前部的狭窄。如后矢状径够大,其与坐骨棘间径之和于13.5cm,则胎儿常能从盆腔后部娩出。故二径之和在中骨盆有更大参考价值。 临床测量也可用来估计中骨盆有无狭窄: ❶坐骨棘突出,间径小于10cm。 ❷骶坐韧带宽度小于3横指(≤4.5cm)。 ❸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棘距离≤8cm。 ❹骨盆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7.5cm,骨盆出口横径狭窄,则骨盆侧壁多有内聚倾向,常伴有一定程度的中骨盆横径狭小。坐骨棘间径不易准确测量,故可以出口横径作为参考。凡有以上两项不正常,可能为临界性中骨盆狭窄;3~4项不正常,则为相对性狭窄。 中骨盆为盆腔最窄平面,其狭窄程度,不易单凭测量数字作准确估计,故产程中应加以注意。凡第一产程活跃期停滞,或第二产程停滞,胎头嵌顿于骨盆平面,往往系由于中骨盆狭窄所致。 骨盆出口狭窄的判断 根据测量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与后矢状径(后三角之高度) 作为参考。凡坐骨结节间径缩短,耻骨角度变锐,出口前部可利用面积也缩减,胎头娩出时必然向后推移。因此出口横径与后矢状径之和小于15cm,即为骨盆出口狭窄。也有以出口后三角形的面积作为出口狭窄的指标者,计算公式为:坐骨结节间径×后矢状径÷2。如果计算结果为35~33cm2,多可正常分娩;如为33~28cm2则可能难产; 而小于28cm2者,一般足月胎儿不能娩出。由于胎儿通过骨盆出口时取枕下前囟径(9.4cm),系一圆形平面(即顶径9.2cm)。因此,坐骨结节间径不能短于7cm或出口前后径不能短于10cm,否则正常足月儿亦不易经阴道分娩。但单纯之出口狭窄较为少见,常伴有中骨盆狭窄,故多见于男性或漏斗型骨盆。 骨盆畸形 主要表现为径线不在一平面,或各相应径线不对称,长短不一。明显者临床测量即可判定。外形不显著者,须经X线骨盆摄片诊断。凡判断为骨盆畸形者不可试产。 试产 是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措施。凡轻度骨盆狭小或相对性头盆不称者,可在严密观察下予以试产。骨盆径线愈接近正常值者,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愈大。试产时间一般是在有良好宫缩下观察6~8小时。在预定时间中如宫颈逐渐扩张但未开全,胎头入盆但尚未超过坐骨棘水平,产妇情况及胎儿情况均好,也可稍延长试产时间。如宫颈已扩张至4~5cm以上,胎头未入盆,但骨盆无明显狭窄而胎膜未破,应即进行破膜,往往在破膜后,胎头入盆较快,如破膜以后宫缩良好,经2~4小时胎头仍无进展或进展很小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试产过程中,如产妇有衰竭或先兆子宫破裂征象或胎儿宫内窘迫,应立即改行剖宫产术。 凡胎位不正,包括臀位以及试产中发现之头位异常均不宜试产,以行剖宫产术为妥。 骨盆异常性难产对母婴的影响 骨盆狭窄或畸形在临产过程中如处理不当或疏于观察,常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母婴。 对母体的影响 主要有: ❶早期破膜、脐带脱垂: 由于头盆不称、胎头浮动或不能衔接,先露与骨盆壁之间存有间隙,子宫收缩力通过羊水传导直接作用于前羊水囊往往导致早期破膜,如伴有脐带过长,脐带可随羊水冲力沿头盆之间空隙脱出。狭窄骨盆中,脐带脱垂占3.3%,比正常骨盆者(仅占0.38%)多7倍。 ❷宫缩乏力、滞产、母体衰竭: 子宫收缩的强弱常随胎儿先露部与产道的适应程度而异。二者愈适应,则宫缩愈有效。若骨盆狭窄、胎先露不能衔接而紧贴宫颈,致使宫缩由强转弱,终于乏力甚或形成不协调宫缩,导致产程延长,产妇精神、体力疲惫不堪,出现衰竭。 ❸软产道损伤:狭窄骨盆的产妇临产后宫口能扩大5cm以上者仅占半数,骨盆狭窄愈严重者,宫口能开全的可能性愈小。此乃因胎膜早破后胎头不能直接压迫宫颈或子宫下段,引起子宫收缩乏力,以致宫口扩张迟缓或停滞。且在宫缩时强使胎头楔入狭窄的骨盆,宫颈受压,血运受阻,宫颈前唇可全部水肿,严重者(时间延长)阴道前壁,小阴唇、以至阴蒂部均可发生水肿。如再延误,则宫颈、阴道壁组织坏死、脱落,最后形成尿瘘。如阴道后壁及直肠受压过久可形成粪瘘。在产程早期,由于膀胱顶部受压产妇常不能自行排尿。有时由于宫缩不止,胎头下降,子宫下段极度伸张,肌壁变薄,出现病理缩复环及痉挛性子宫收缩。如仍未加处理,终至发生子宫破裂(见“子宫破裂”)。 ❹产时、产后感染: 产程过长,早期破膜,反复肛诊或阴道检查,均可增加产时、产后感染机会。 对胎儿的影响 脐带脱垂,产时感染(侵入之细菌可透过羊膜,进入绒毛膜血管,引起胎儿菌血症)痉挛性子宫收缩,子宫破裂等均可直接威胁胎儿生命。产程延长也易引起胎儿窘迫。此外,胎头为适应产道而严重变形,颅骨重叠,颅内压增高,可致颅内出血,脑幕、脑镰撕裂。加以手术率高,故围产期及新生儿死亡率显著增高,幸存者以后可能有后遗症。 骨盆异常性难产的处理 除骨盆重度狭窄或畸形,以致活的足月胎儿难以通过外,一般皆可试产。凡属临界性狭窄者,在临产过程中经过妥善处理多能经阴道分娩。相对性狭窄者则要根据胎儿大小,胎头位置与可塑性,以及宫缩、宫口扩张与胎头下降的进展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❶以往有正常足月分娩史对判断很有价值。若以往胎儿较小,而此次估计胎儿偏大,则试产时需要慎重。若以往胎儿较大,而此次估计亦较大,仍可加以试产观察。 ❷骨盆入口狭窄而早期破膜者,多表示有明显之头盆不称,以早行剖宫产术为宜。 ❸宫缩弱者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宫缩,促使胎头旋转,纠正胎位,加速产程。 ❹胎头下降,宫口扩张顺利者,表示经阴道分娩可能性大。 ❺产时宫腔感染往往影响宫缩,对分娩不利。 ❻胎头过度倾斜,预后不佳。 ❼男型骨盆即使径线短缩不明显,亦可因其利用面积之缩减而影响胎头下降。 ❽胎头大小对产程进展关系极大,应利用各种检查方法早作估计。凡认为不利于分娩因素时宜早行剖宫产术。 关于骨盆轻度狭窄的产妇试产时如宫缩微弱而需加强者。可根据情况适当应用催产素。 至于骨盆狭窄合并臀先露者,因产前较难精确制定有无头盆不称,且易伴发胎膜早破,脐带脱垂,故即使为临界性骨盆狭窄,亦不宜试产,而应采取剖宫产术,以确保胎儿安全。 凡诊断为中骨盆狭窄者,应根据其狭窄程度,前后部骨盆形态大小及胎头大小,判断能否经阴道分娩。胎儿如已抵达坐骨棘平面,有时试用产钳,可以娩出; 如估计困难,应行剖宫产术,如胎头最大径线尚未超过中骨盆平面,绝不可冒然施行产钳牵引术。对于胎头已达盆底或从阴道口可以看到胎头者,虽多表示胎头最大径线已超过狭窄的坐骨棘平面,可以考虑产钳助产,但仍应仔细检查,排除增大之胎头水肿变形的可能性。中位产钳术现已甚少应用,采用剖宫产术对母婴均更安全。 骨盆出口狭窄常伴有中骨盆甚至入口狭窄,在临产之始即应考虑剖宫产术。即使是临界性骨盆出口狭窄,亦不宜试产,以早行剖宫产术为上策。否则必然使胎头高度变形,产程延长,对母婴均可能造成严重损伤。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❶产妇的精神状态:产妇可因对分娩过度恐惧,精神极度紧张,临产后不能很好进食,不能很好休息,因此,工作人员应耐心说服产妇,树立信心。同时应加强护理,争取产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主动配合医生的处理,精神舒畅,进足够的饮食,及适当的睡眠和休息。如果产妇确实表现疲倦,饮食摄入不足,应及时静脉输入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维生素C2g,给镇静药如10%水合氯醛15ml口服,异丙嗪50mg或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往往经过输液或休息后产妇精力可以恢复。若等到发展成酸中毒时才给予处理,则为时过晚,反而增加处理上的复杂性。 ❷注意胎儿情况:如胎心音好,是有利因素;如胎心音变快、变慢或不规则,则为胎心宫内窘迫的表现,应及时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经过相应处理后,如胎心音好转,可继续观察,如胎心音仍无好转,甚或有恶化趋向者,如宫口已开全,应立即经阴道手术助产,结束分娩;如估计短时间不能从阴道娩出者,为抢救胎儿,应考虑剖宫产术。 ❸注意破膜情况:如已破膜,必须记录时间,观察羊水的颜色,量及性质,同时听取胎心音,作肛诊,注意有无脐带脱垂。在分娩早期破膜且产程延长者,对母婴均不利,胎头未入盆者,破膜后容易发生脐带脱垂;胎头已入盆者,破膜后,胎头直接受压迫时间过久,容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如羊水呈黄绿色或质稠呈胎便污染状,表示胎儿宫内窘迫,虽胎心音正常亦应引起重视,一方面立即给氧吸入,一方面尽速采取措施,促进分娩。如不能除外头盆不称,估计短时间内不能分娩,且胎心音仍变化不稳定者,应作剖宫产术。如胎头已下降,头盆无明显不称,宫口已开大5~6cm以上,无明显胎儿窘迫现象,但子宫收缩无力,可在严密观察下,试用5u催产素加于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由每分钟8~10滴开始,逐渐调整速度。如出现强直性宫缩或宫缩虽强而有力,但产程仍无进展,可能为中骨盆狭窄,胎头内旋转受阻,胎头方位不正,应停止静滴宫缩剂,考虑剖宫产术。如经用催产素后,宫颈顺利扩张,胎头下降,多可自娩,必要时在宫颈开全后,以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娩。 ❹注意子宫收缩情况:头盆不称往往引起宫缩无力,从而延缓产程进展。因此,对于有头盆不称可疑者,在产程观察中是否需要应用静脉滴注催产素激发宫缩,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凡无禁忌者,经过短时间观察产程能否顺利进展。如不成功,应及时作剖宫产术,如果成功,可以比较迅速地结束分娩。 此外,在试产过程中,一般不宜应用镇静剂,以防拖延时间,且试产中随时有作剖宫产术之可能,应避免镇静药对胎儿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试产中也不宜过多地进行肛诊或阴道检查,因反复检查,有可能引起污染有利于细菌进入生殖道,增加母婴双方的感染机会。 ☚ 子宫收缩乏力 软产道异常性难产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