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构造
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
骨膜 位于骨表面,包括骨外膜和骨内膜。骨外膜比较厚,覆盖在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外表。骨内膜比较薄,覆盖在骨质内表面,即骨髓腔的腔面。骨膜为坚韧的结缔组织膜与骨质紧密结合。骨膜内含有神经、血管、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等。破骨细胞可以破坏原有的骨质,而成骨细胞经过分裂与分化可以变成骨细胞以形成新骨质。因此,骨膜对骨的营养,生长发育和修复等具有重要作用。
骨质 是骨的主要部分,由骨板和骨细胞构成,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骨松质分布于长骨的两端、短骨、扁骨及不规则骨的内部。由针状或片状的骨小梁(骨板)互相交织成网状而构成。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与骨所承受的压力方向和张力方向一致。骨密质分布于骨的表层,其中长骨干主要为骨密质,具有较强的抗压、抗扭曲能力。
骨髓 分布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网眼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胎儿和新生儿的骨髓腔内全部都是红骨髓,成年人的红骨髓主要存在于骨松质的网眼内,约1500克。红骨髓呈红色胶冻状,内含网状组织,其中网状细胞可以分化成血细胞,故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呈黄色胶冻状,位于成年人的长骨骨体内,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无造血功能。但在失血过多和严重贫血的情况下,黄骨髓可以暂时转变成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