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牌古代的一种博具。初时以象牙为制料,故又名牙牌,其实是由骰子演变而来的。明张自烈《正字通》:“牙牌今戏具。俗传宣和二年设,高宗时,诏颁行天下,谓之骨牌; 如博塞格五之类。”一具三十二张,二百二十七点,象征星辰布列的情形。骨牌博法变化多端,也有用于占卜的。 骨牌gǔ pái娱乐用品,也是赌具。用象牙、兽骨或竹木制成,刻着以不同方式排列的两个到十二个点子,共三十二张:宝玉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正没人呢,你抹~去罢。”(二八·640)参见附录(二)。 古代名物 > 遊戲類 > 遊藝部 > 博具 > 牙牌 > 骨牌 骨牌 gǔpái 娱乐健身具 娱乐健身具球具:球(~拍;~网;~架;篮~;足~;排~;网~;垒~;铅~;乒乓~) 乒乓球的美称:银球 篮球架上供投蓝用的带网的铁圈:篮(篮圈;投~) 古代的一种皮球:鞠(蹴~) 古代的两种游戏用具:鞠壤 风筝:纸鸢 风鸢 风槎 用布或纸做的可舞动的龙:龙(~灯;火~) 假面具:假面 面具 面皮 伪装 骗人的伪装:糖衣 外衣 掩饰丑恶面目的美丽伪装:画皮 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铁面 鬼神面具:神头鬼脸 神头鬼面 神头鬼脑 其他娱乐具:牌(纸~;铺~;桥~;骨~;麻将~) 杆(单~;双~;高低~) 毽(毽子) 高跷 滑梯 铁环 陀螺 木马 秋千 鞬子 金叶子(金叶子格) ☚ 娱乐具 棋具、赌具 ☛ 骨牌 骨牌古代博具。相传最早的骨牌创制于宋宣和二年(1120年),所以又称宣和牌。骨牌由骰子演变而来,从一至六点,每张两数,三张合成一副儿,各种成套点色都有名称,一共三十二张牌,二百二十七个点,象征星辰布列的情形。玩法变化多端,还可以用来占卜或作为行酒令的用具。初期的骨牌由象牙制成,又称“牙牌”,后来变为骨制。 ☚ 扑卖 压宝 ☛ 00003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