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印 > 騎縫印 騎縫印 qífèngyìn 印於文件兩紙連結處的印章。有關雙方各留存印有半印之一紙。核查時,紙連印合以爲信,以防僞造。因其印於兩紙結合之縫隙,故稱。始於北魏明帝,歷代沿襲,今稱“騎縫章”。參閲《北史·盧同傳》、清·汪汲《事物原會·騎縫印》。 骑缝印为了证明复制的文件与原文内容相同,或文件页间的连接关系,将二者重叠排列的交界线,或在两页间折缝处所捺的图章印文。多由文件制作人或复制人捺印以表示个人的责任。除捺个人图章外,有时可捺刻有“骑缝印”文字的专用印章。由于在两个或两页文件上同时捺印同一个图章印文,如果将骑缝印结合起来,即可根据结合处是否一致判断复制文件与原件是否相同,以及有否换页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