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驳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驳议

驳议

奏议之一种。蔡邕《独断》: “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又云: “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若台阁有所正处,而独执异意者,曰驳议。”后统指在上书中驳正别人议论,如柳宗元有《驳复仇议》等。

☚ 札子   书牍 ☛

驳议bóyì

【释义】
用来反驳纠正别人观点的议论。

【色彩】
中性。

【近义】
议论︱高见。

【扩词】
一段驳议︱精彩的驳议︱提出驳议。

【造句】
 ❍ 文章中的这几段~很有说服力。
 ❍ 他们也提出了~。

驳议;博弈

◉ 驳议bóyì  反驳的议论;异议。〈例〉提出~/ 既无~,便算通过了。〈近〉异议。
◉ 博弈bóyì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博。弈:古代对围棋的称呼。
❶古代指下围棋,也指赌博。〈例〉既读诗书,也喜~/ 这伙人出则偷盗,聚则~。
❷比喻为谋取利益而竞争。〈例〉炒股票犹如~,常常是输赢难料。 博,不要写作“搏”。弈,不要写作“奕”。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奏札 > 駮議
駮議  bóyì

省稱“駮”。古代臣下上天子書奏之一種,爲駮正他人之議論,因稱。始於秦,後世因之。《漢書·于定國傳》:“陳萬年與定國並位八年,論議無所拂,後貢禹代爲御史大夫,數處駮議。”漢·蔡邕《獨斷》卷上:“其有疑事,公卿百官會議,若臺閣有所正處而獨執異議者,曰駮議。駮議曰:某官某甲議以爲如是,下言臣愚戆議異。其非駮議,不言議異。其合於上意者,文執曰:某官某甲議可。”《後漢書·應劭傳》:“集駮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是《漢書》二十五,《漢記》四,皆删叙潤色,以全本體。”《文選·表上》唐·李善注:“至秦并天下,改爲表。揔有四品……四曰駮,准覆平論有異事進之口駮。六國及秦漢兼謂之上書。”

各种意见

各种意见

自己的意见:己见
自己个人的意见:一己之见
谦称自己的意见:愚心 愚意 愚怀 愚见 瞽见 鄙见 鄙意 窃意
敬称他人的意见:尊意 尊旨
开会或商讨问题时提出供讨论的议案或意见:提议
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呼声
事情引起的意见:反应 反响 回响
对事情确定的意见:主见 意智
商议的意见:议意
用谈话的形式发表的意见:谈话
不同的意见:二话 二辞 贰言 异议 殊议 驳议 间言 别论
不同的或反对的意见:异言
长篇的书面意见:万言书
好意见:嘉议
向上提出的好意见:美芹之献
微不足道的意见:芹曝之意

☚ 意见   意见不一致 ☛

上书

上书

拜笺
向皇帝上书:上章
臣属向皇帝上书的名称之一:驳议
向皇帝上书言事:奏疏
封建时代臣下向君王进言、上书:陈奏 敷赞
 陈奏,向君上报告:敷奏
向皇帝上书直言:抗疏
向皇帝进呈情况:奏呈
 奏呈天子:奏上
 准备奏呈:拟奏
(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上书)

另见:进言 陈述 意见 君主

☚ 上书   上奏 ☛

驳议bó yì

❶辩驳,议论。《后汉书·郑兴传》:“若复遣之,虏必自谓得谋,其群臣~~者不敢复言。”
❷一种文体。指臣属对朝廷决策有异议而上书奏议。蔡邕《独断》:“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