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驯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驯鹿xùn lù

一种哺乳动物。俗称四不像。1856年,在理雅各翻译的《智环启蒙塾课初步》(第四十七课)中,将reindeer译为“北大鹿”。◇北地鹿、北鹿、大鹿、马鹿、羱羊。“驯鹿”这个词出现在后,如1902年樋田保熙译《世界地理志》部首:“寒带为鲸、海豹及海马等最大海兽之住处。陆兽有白熊、驯鹿。”1912年吴敬恒译《荒古原人史》第三章:“古世各时代之兽类,分为穴熊时期、古象时期、驯鹿时期。”

鹿

鹿

鹿(~茸;~角;马~;黑~;驼~;驯~;黄~;麜~;梅花~;白唇~;毛冠~) 麈 茸客 角仙 伊尼 斑龙 角僊 西王母 钜鹿侯
鹿的美称:仙兽
小鹿:麑 麛 幼鹿
小型的鹿类:狍 麅 獐(獐子;牙獐;香~) 猄(黄猄) 麝(麝鹿)麕
小獐:
大鹿:麟(麟鹿)
母鹿:麀 牝鹿
公鹿:麚 牡鹿
驼鹿:
水鹿:麖 马鹿 黑鹿
白鹿:银獐 仙客

☚ 鹿、猴、鼠   猴子 ☛

驯鹿caribou

Rangifer tarandus L.,又称角鹿。茸用鹿之一,属中型鹿种。鹿科,空齿鹿亚科,驯鹿属。分布于欧、亚、北美三洲的北极圈附近,有一个种群(R.tarands phylarchusHollister ),分布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北及北部地区。因性情温驯而得名。毛灰褐色,颈部有长毛为灰白色,幼鹿无白斑。鼻镜至鼻孔都长有绒毛,适于在寒带觅食。蹄在各种鹿类中是最大的,便于在冰雪上驰行或通过泥泞沼泽地。公母鹿都有角,母鹿角稍短小。角的各分枝复杂;两眉枝向前常呈掌状,其中必有一枝稍长或稍短;左右角的枝杈通常不相对称;角的各分枝均从主干向后分出。成年公鹿一副茸重为5~6 kg,母鹿的茸重为2~3kg。每年冬末或春季(3~4月)脱角一次,夏季长出新角,生长迅速。迁移性大,冬季可到100 km以外的地区采食,这是对饲料条件呈季节性变化的一种适应。16~18个月龄时性成熟,妊娠期为192~246天。野生驯鹿胎产一仔,家养驯鹿有产双胎的。驯鹿可繁殖到15~20岁。驯养的驯鹿可供役用,为雪地上的良好运输工具。其肉可食,味鲜美。皮可作制革原料。

驯鹿

驯鹿Caribou

鹿科动物,加拿大北部的象征。主要群居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前苏联、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加拿大有3种驯鹿:极地驯鹿、荒原驯鹿和林地驯鹿。由于食物减少、疾病侵袭、食肉动物的威胁以及人为的捕猎等因素,驯鹿数量在不断减少。在有人定居前,北美洲大约有300万头~500万头驯鹿;而现在仅剩约100万头,在一些地区甚至濒临灭绝。

驯鹿

俗称“四不象”,也叫“角鹿”。鄂温克族猎民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因其似马而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驴而非驴、蹄似牛而非牛,故名“四不象”。一般体长2米左右,高1米,体重100至150公斤。毛呈灰褐色、白色、黑色、杂色等。尾巴较短,颈下有较长的垂毛。雄鹿较高大,雌鹿较矮小。一般寿命15至20年左右。鹿科动物中一般是公鹿有角,母鹿无角,唯它与之不同,无论雌雄,头上都长着一对分枝很多的大茸角。年龄不同,茸角的大小、分枝就不同。每年脱角一次,第二年的3、4月间重新长角。它全身都是宝,肉可吃,奶可饮,皮能制革,鹿茸、鹿鞭更是珍贵的药材。它是野生动物,原生于贝加尔湖和勒拿河上游地区,后来被游猎的鄂温克人、鄂伦春人捕获饲养,逐渐驯化成他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性情温顺,不踢人不咬人。适宜在寒冷的地带生活,觅食能力极强,即使冬天大雪封山,也能用宽大的前蹄扒开1米多深的积雪寻吃苔藓。它体格健壮,能负重40多公斤,日行20多公里。由于蹄子宽阔,因而在深雪和沼泽地里、密林中都能长途跋涉,穿行无阻。既可驮货物,又可供人骑乘。

驯鹿

游猎的鄂温克族饲养的一种家畜。鄂温克语称“鄂伦”。多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左旗。角似鹿, 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故俗称“四不象”。以苔藓、嫩枝和谷类等为食。一般肩高约1米,体长约2米,耐寒。雌雄均有角,长而多叉。尾短,蹄宽大,悬蹄发达,善游泳和在沼泽、深雪、密林中长途跋涉。故有“森林之舟”或“林海之舟”的美称。性较温驯,易于饲养和役驭,可用于驮运、拉雪橇、骑乘等。一般可负重40公斤,日行20公里。肉、奶可食,皮可制衣、靴、褥等,茸角为贵重药材,亦可制胶。过去多用作礼品或祭品。额尔古纳左旗从事游猎的鄂温克族, 因长期驯养和使用驯鹿,素有“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之称。解放后已作为稀有家畜品种受到国家保护,并进行品种改良,驯鹿饲养业有了很大发展。

驯鹿

鹿科驯鹿属的唯一种。又名麋鹿、角鹿、四不像。下分9个亚种,中国分布1亚种。雌性体长94~113cm,肩高90~103cm;雄性体长100~117cm,肩高103~118cm。主要栖息于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200~500只聚在一起营群居生活,春季分成小群,5~10d更换1次栖息地。雌雄都具角,雄鹿在3月,雌鹿约在4月中、下旬脱角。5月开始脱毛,9月长冬毛。9月中旬至10月交配,性周期13~22d,发情高潮持续2~4d。妊娠期240~250d,每胎产1仔,偶见2仔,哺乳期约5~6个月。仔鹿产出后2~3日即随母鹿返回鹿群,3d开始采食石蕊,7d长出茸包,9月后茸毛脱落变成干角。雌鹿1~1.5岁性成熟,雄鹿2岁性成熟。

驯鹿

驯鹿

驯鹿奶含脂率较高,营养丰富,乳肉是猎民的主要食品。它又是从事狩猎的主要运输工具,既可驮东西,又可骑乘,有“林海之舟”的美称。驯鹿茸可制药,驯鹿鞭也可入药,有壮阳之功能,鹿皮可以制革。

☚ 骆驼   水貂 ☛
驯鹿

驯鹿xunluRangifer tarandus

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体长1.2~2.2米,体重100~140公斤。肩高1.1~1.2米。雌雄个体都有角,角长、叉枝多,有时超过30叉。蹄宽大,悬蹄发达。尾极短。体色夏毛深褐色,冬毛棕灰色,颊部灰白或乳白色,尾白色。以地衣、嫩枝、谷类和草类为食。有大群迁移性,善游泳;性较温驯,人类驯养驯鹿有悠久历史可用它驮物和拉雪橇。肉、乳、脂肪均可供食用。雄鹿于11~12月间角脱落,第2年5~6月长出新角。我国东北大兴安岭西北坡有分布。北美洲、欧洲分布较多,在北美洲尚有野生种。


图454 驯鹿

☚ 小麂   梅花鹿 ☛

驯鹿

reindeer


驯鹿

reindeer

驯鹿

动物名。因其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故俗又称“四不象”。分布于欧、亚及北美洲的北极圈附近。居住黑龙江上游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族,养之作为交通工具。鄂伦春含义之一,即为“使用驯鹿的人”。今居于大兴安岭西北、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境内游猎的鄂温克人,仍饲养之。一般体长约2米,肩高1米左右。蹄宽大,悬蹄发达,善于在沼泽、深雪、密林中穿行。性温顺、耐寒,易于饲养和役使,是寒带森林地区的极好交通工具。能拉雪撬,也可驮运物品及供乘骑,一般可负重近百斤,日行20公里左右,使用时召唤即来,有“林海之舟”或“森林之舟”美称。夏天体毛深褐,冬毛棕灰。以地皮(苔藓)、嫩枝、谷类等为食。肉、奶皆可为食,皮可制鞋、衣、褥子等,茸角为贵重药材,也可制胶。《新唐书·鞠传》:“人豢鹿若牛马,惟食苔,俗以驾车”,知其被人类驯养,唐时已有记录,其供畜用的历史,当较此更早。今我国将其作为稀有家饲受到保护,除北京动物园饲养少量外,额尔古纳左旗的鄂温克人约养有千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