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革裹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革裹尸典源出处 《东观汉记 ·马援》:“ (马)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后汉书 ·马援列传》亦载。 马革裹尸 典源出处 《东观汉记 ·马援》:“ (马)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后汉书 ·马援列传》亦载。
释义用法 马援认为好男儿应当效死边疆,为国尽忠,以马皮裹尸归葬,才是本色。而不应死在家里床上。后用此典表示为国战死疆场。 用典形式 【马革】 清·孙旸:“未能马革酬明主,肯为猪肝累故人。” 【裹革】 明 ·皇甫汸:“业既违操觚,勋还期裹革。”清 ·吴伟业:“老臣裹革平生志,往事伤心尚铁衣。” 【包马革】 宋·汪元量:“人谁包马革,子独衣羊裘。”宋 · 陆游:“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裹尸入】 南朝梁·何逊:“且当横行去,谁论裹尸入。” 【裹尸还】 唐·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裹全尸】 清·沈绍姬:“总为人间留正气,不求马革裹全尸。” 【马革惊心】 清·王士禛:“乌啼溅泪逢寒食,马革惊心裹战场。” 【马革裹尸】 宋·苏轼:“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清 ·邵长蘅:“纵然马革裹尸还,九尺昂藏一男子。” 【甘同马革】 清·蒋士铨:“号令难安四镇强,甘同马革自沉湘。” 【裹尸马革】 宋·陆游:“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明 ·张家玉:“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太平御览》卷四三八引《东观汉记》曰:“马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后以此典表示决心为国战死疆场。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 马耳射东风 马没蓝关 ☛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mǎɡéɡuǒshī┃┃┃━ 以马皮裹尸,指血洒疆场,为国献身。语见《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裏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宋·苏轼《赠李彦威秀才》诗:“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宋·陆游《寓叹》诗:“裹马革心空许国,不龟手药却成功!”宋·辛弃疾《满江红》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 弓挂天山 车覆马颠 ☛ 马革裹尸借指战死沙场。宋辛弃疾《满江红》词: “马革裹尸当自誓, 峨眉伐性休重说。 ” 马革裹尸【出处】 《东观汉记》:“马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 马革裹尸mǎgé-guǒshī原指战死疆场,用马皮包裹尸体。语出《东观汉记·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马革裹尸(同)捐躯疆场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骁勇善战,曾经跟随光武帝刘秀平定陇西隗嚣叛乱,深受光武帝的赏识。当时匈奴、乌桓等少数民族不断侵扰北部边境,马援不顾自己年岁已老,上书皇帝主动请战。有些将领在一旁说风凉话,马援严肃地批评他们说:“大丈夫应当为国杀敌,战死边疆,用马革包裹尸体回来安葬,怎么能老是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呢!”(见《后汉书·马援传》)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运回。形容英勇战死疆场。 ☚ 临阵脱逃 能征善战 ☛ 死于正堂 死于正堂正终 齐终 另见:场所 处所 地方 ☚ 死所 死因 ☛ 马革裹尸成语。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军人英勇作战,死于沙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诗:“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 马革裹尸喻谓忠勇杀敌、战死沙场的英雄气概。语出《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一生英勇征战,为朝廷立下显赫战功,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一次他得胜班师回朝,平陵人孟葵来祝贺他,马援慷慨激昂地对他说道:“男儿要当死于边野,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女子手中邪!”其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经久不衰。如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宋·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等。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Mageguoshi古人爱国品质故事。马援是东汉战功赫赫的名将,赐封诸侯,食邑三千。凯旋回京时,亲友们都前来迎贺。向来会出主意的孟冀也站在人群中向马援道贺。马援不解地问: “你怎么也这样随波逐流地只一味地夸奖我呢?”孟冀不语。马援又说:“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广拓七郡,也不过封得几百户的侯爵。我今后得封过千,赏过于功,能保持长久吗?请先生赐教。”马冀客气一番,不肯多言。马援说:“当今匈奴、乌桓还不断侵扰北疆,我想自告奋勇前去讨平。好男儿应该献身疆场,用马革裹尸而还,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妻子儿女身旁呢!?”孟冀听罢,不胜佩服,叹道: “这才不愧为一个大丈夫!”马援到了62岁,还驰骋疆场。后在镇压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实现了生前“马革裹尸”的诺言。而马援的这种爱国气魄一直流传至今。 ☚ 一钱太守 刘备遗嘱教阿斗 ☛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英勇作战,死于沙场。《后汉书·马援传》: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宋代苏轼《赠李兕彦威秀才》诗:“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太平御览》卷四三八引《东观汉记》:“马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耶!’”后以此典形容决心报国,不惜战死疆场。宋·陆游《谢周枢使启》:“志士弗忘在沟壑,固当坚马革裹尸之心。”唐·李商隐《祭全义县伏波庙文》:“铜留铸柱,革誓裹尸。男儿自立边功,壮士犹羞病死。” ☚ M 马角徒生 ☛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be wrapped in a horse’s hide after death—die on the battlefield; be killed in action/“好男儿当~还。”我想就是这个时候了。(杨沫《青春之歌》171)You know the saying: “A brave man is ready to die on the battlefield and to be carried home wrapped in a horse’s hide.”Yes,the time has come for action. 马革裹尸ma ge guo shibe wrapped in horsehide after death—die on the battlefield 马革裹尸be wrapped in horse hide—die in battle;be killed in action 马革裹尸mǎ ɡé ɡuǒ shī革:皮革。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 。形容英勇战斗,战死沙场。die on the battlefield, be killed in action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解义】革:皮。勇战而死,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 马革裹尸《辞源》源云:《后汉书·二四·马援传》:“(援曰)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宋·苏轼《苏文忠诗合注·四三·〈赠李兕彦威秀才〉》:“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用马皮包起尸体来。形容战死沙场,无棺盛殓。“马革”,马皮。《后汉书·马援传》:“援请击匈奴曰:‘男儿当效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瑜听罢,于床上奋然跃起曰:‘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 马革裹尸东汉时期,大将马援立下了不少战功,皇上封他新息侯的爵位,食邑三千户。马援班师回京时,亲朋好友们纷纷前来道贺欢迎。其中有个名叫孟冀的人,向来会出点小计策,当时也随大家向马援道贺。马援说:“我以为只有你才会和我说些正经话,但你怎么也这样随波逐流来一味夸奖我呢?” 马革裹尸mǎ ɡe? ɡu?o shī【释义】形容军人英勇作战,死在战场上。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用马皮包裹尸体。指战死在沙场。谷斯范《新桃花扇》一六回:“与其在朝里做个有名无实、尸位素餐的首辅,何如到前线找个~、舍身报国的机会。”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格式 会意式。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革:皮革。裹:包裹。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军人为正义事业而战死沙场。 马革裹尸mǎɡé-ɡuǒshī汉·刘珍等《东观汉记·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马革:马皮。裹:包住。言战死沙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送回来安葬。后以形容英勇作战,为正义事业献身疆场。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英勇作战,献身疆场。也作“裹尸马革”、“马革盛尸”。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解义】 革:皮。勇战而死,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 马革裹尸mǎ ɡé ɡuǒ shī革: 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指战死在沙场。梁晓声《浮城》:“正好比有女郎的送行,奔赴沙场~也在所不辞。” 马革裹尸ma ge guo shi革:皮革。用战马的皮把战士的尸体包裹起来。指战死疆场。 马革裹尸 肝胆涂地mǎ gé guǒ shī;gān dǎn tú dì革:皮革;涂地: 流在地上,喻死去。指在战场上牺牲后,没有棺木收尸,就用马皮包裹尸体。比喻决心为国捐躯,甘愿在战场上壮烈地死去。明·无名氏《杨家将》第五十二回:“忠君报国之丈夫,~所不辞也,年虽老耄实不忘此。” 马革裹尸mǎgé-guǒshī革:皮革。用战马的皮包裹尸体。指军人英勇赴敌,战死沙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MC45【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用马皮来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革:皮革。 马革裹尸mǎgé-guǒshī〔主谓〕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英勇作战、死于战场的气概。语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明珠喝道:犟! ……真到那一天,养马都没门,~吧。”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革:皮革。即用马皮把尸体包裹回来。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