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端临税收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端临税收思想马端临 (公元1254年—1322年)字贵与,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宋时任承事郎,入元后隐居不仕。《文献通考》是他的代表作。马端临认为赋税制度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变化。由此,他对历史上的赋税制度的变革多持肯定态度。对秦商鞅创立的“随田之在民者税之”的征赋制度,认为“后之为国者,莫不一遵其法”(《通考·自序》)。对唐杨炎两税法“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规定,认为“历代口赋,皆视丁中以为厚薄。然人之贫富不齐,由来久矣。今有幼未成丁而成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今两税之法’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尤为了当”(《通考·田赋三》)。对宋王安石推行免役法,认为是“救时之良策”(《通考·职役二》)。马端临反对量出为入,认为“虽竭天下之力以奉之,多为法以取之,只益其不足耳”(《通考市籴一》)。强调赋税的征课以田亩为基础,认为“赋税为视田亩,乃古今不易之法”(《通考·田赋三》) 因而反对以“丁夫”为课税基础,他说秦“以后遂舍地而税人,则其谬尤甚矣”(《通考·田赋一》)。主张商品税而反对通行税,认为 “鬻卖而有税,理也; 经过而有税,非理也”(《通考·征榷一》)。反对国家专卖,认为“古者帝王,其物货取之任土所贡而有余,未有国家而市场者也”(《通考·自序》)。但是又认为以专卖来抑制商贾牟利,增加财政收入,有合理之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