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阿巴·勒纳揭示的关于一国货币的贬值与该国贸易收支改善程度关系的理论。一国货币相对于他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即若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只有当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绝对值大于1时,汇率下调才能改善贸易收支,否则会使贸易收支恶化。
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一国通过汇率变化来改善国际收支时,其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得国际金本位制崩溃,西方各国纷纷通过货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在此情况下,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 (Joan Robinson) 于1937年提出了国际收支弹性理论,研究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从理论上讲,根据外汇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可以确定一国为改善国际收支所需要的货币贬值幅度。但在实践中很难知道外汇的供求弹性,故只能借助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因为商品进出口跟国际收支密切相关。
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提出并运用到国际贸易中。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勒纳 (Abba Lerner) 加以发展,研究了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与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在进口和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如果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和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则货币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如果两者之和小于1,则货币贬值会恶化国际收支; 而当两者之和等于1时,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没有影响。其中,为使货币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之和必须大于1。这个临界值被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说明,一国要想借助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则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及本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都必须相当大。只有这样,由进出口货物量的总体变化所增加的外汇收入才会抵消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所减少的收入而有余,国际收支因而得以改善。两个弹性越大,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改善的作用越大。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构筑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之上的,特别是它以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为前提。这就意味着贸易伙伴国都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和充足的自然资源,各国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不会受到因货币贬值而引起的出口量变化的影响。这个假定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时期是现实的,但在经济繁荣及迅速发展时期,这个假设就与实际相去甚远,马歇尔—勒纳条件的适用性因此大打折扣。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美国经济学家梅茨勒 (L.A. Metzler) 结合罗宾逊夫人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贸易伙伴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及供给价格弹性,得出了一国利用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时这4种弹性必须满足的条件,这被称作罗宾逊—梅茨勒条件 (Robinson-Metzler Condition)。马歇尔—勒纳条件实际上是罗宾逊—梅茨勒条件放弃进出口商品供给价格弹性的特例,后者比前者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总之,以马歇尔—勒纳条件为代表的国际收支弹性理论研究了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对国际贸易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其分析的前提过于简单,该理论不免产生以下缺陷: 第一,它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上,忽略了汇率变化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及这种效应对进出口的进一步影响,因而弹性理论对货币贬值效应的分析是不全面的。第二,弹性理论的分析是静态的,在现实生活中货币贬值对经常项目收支的调节实际上有一个“J” 字形的动态过程。在国际贸易中,国际需求对货币贬值引起的价格变动的反应存在一个时滞,由于国外不会因为出口国货币贬值所带来的出口价格的下降而立即扩大需求,这样经常项目收支在贬值初期反而会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经常项目收支方可改善。至于想通过货币贬值彻底纠正国际收支的不稳定,更是需要假以时日。第三,弹性理论没有考虑资本流动的影响,在资本流动不断发展的今天,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西方国际经济学中关于汇率变动 (特别指贬值) 能否取得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调节效应从而稳定外汇市场所必需的条件的论述。马歇尔首先论述过这个问题,后经勒纳发展,形成这样一个论断: 只有当贸易双边国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时,汇率变动 (贬值) 才能改善该国的国际收支,使外汇市场得到稳定。一般称此条件为“马歇尔—勒纳条件”。
这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特别是弹性分析方法向国际收支领域延伸的一个理论成果。这个条件在理论上的形成过程可在下面的分析中得到反映。
设: P=Pm/Px,这是进口品M与出口品X的相对价格。
由此可列出下式,
M=M (P),X=X (P) (1)B=X-PmM (2)
式 (1) 分别给出了进、出口需求函数,式 (2) 的B代表经常帐目的国际收支余额。由于汇率变化(即贬值)会影响相对价格P,故为探究贬值效应,应将式(1)代入式 (2) 加以全微分,即

令:e
X=(əX/əP
X)(P
X/X)=出口需求价格弹性。
e
m=-(əM/ əP
m)(P
m/M) =进口需求价格弹性。
再令式 (3) 两边除以P(=P
m/P
X),得,

(4)
显然,货币贬值的直接效应是提高了相对价格P,而改善国际收支的最终结果又要求dB/dP>0,从而,
ex+em-1>0 ex+em>1
这就构成了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标准形式。其含义是:若一国汇率变动 (贬值),其进口需求价格弹性 (它的出口需求弹性也即是贸易对方国的进口需求弹性) 之和大于1,是其国际收支得以改善从而外汇市场得以稳定的起码要求。